排污是企业的环保责任
本篇文章1326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由于污染企业的普遍存在,一些地方的环境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空煤气和水源遭到破坏,这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一切都表明,保护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未来的麻烦,并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节能减排运动,希望唤起人们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作为企业,它应该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企业必须考虑做好污水处理工作,避免或减少企业污水造成的危害,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大污染治理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减少企业污染排放。然而,长期以来,企业一直将污水、废气等污染物排在一排,排污形成了惯性思维。虽然地方环保部门加强了环保监管,但一些企业往往不顾国家法律法规,只顾自己的小利益,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利益。污染企业猖獗,包括企业对利润的忽视、环境监管部门执法不力和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使污染企业得以顺利开展,污水得以顺利排放,环境屡遭破坏。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一些污染企业和项目在一些地方被关闭和转移。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暗中勾结,秘密立项,秘密生产和秘密排放污染物,导致污染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夹缝中生存和站稳脚跟。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对污水排放的惯性思维,这使得企业很难禁止污水排放。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了一份30家环境违法企业的名单,要求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不得向这些污染企业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事实上,已有12家重污染企业因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黑名单而被多家银行收回、停止或拒绝贷款。作为企业资金链的顶端,银行的“底薪”无疑切断了污染企业的资金来源。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SEPA),这是一个全民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方式,值得庆祝。然而,它揭示了污染企业的政府是无效的法律和行政,污染企业的地方保护主义是严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污染企业的一种无奈。为了控制污染,法律制裁不如经济制裁有效?执法部门不如财政部门有效?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随着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环保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一些污染企业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保护,一些污染企业要么藏在西藏,另谋出路,或秘密生产和排放污染物。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下,法律对一些污染企业基本上是“无效的”。然而,由于在环境治理中纳入了大量的权力因素,环境执法部门陷入了两难境地,有的甚至不得不屈从于“行政长官的意志”,对污染企业视而不见,使得环境执法大打折扣,国家法律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环保总局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寻求权力之外的金融部门的“合作”,希望通过银行的“底薪”切断污染企业的“金融路径”。财政部门确实采纳了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建议。但是,笔者认为,银行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控制污染是不够的,还应考虑综合因素,特别是环境执法中的权力因素的干扰和环境保护成果的破坏。在某些势力的干预和支持下,污染企业很可能会采取其他方式放贷,比如换一个新面孔或以其他形式放贷。到那时,银行会不会放贷?全民参与环保是对的,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和责任都寄托在金融领域。除了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最重要的是加大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约束。
标题:排污是企业的环保责任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39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绿色信贷助力清洁生产
下一篇:港口现代物流的展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