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潞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潞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4 20:45:03阅读:

本篇文章1726字,读完约4分钟

自2001年以来,六安集团一直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在不断扩大煤炭生产规模和优化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四大经济循环园区,使园区内不同企业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交换的产业共生组合,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相互资源的优化配置。

潞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以屯留煤油园为例。园区主要项目包括屯留矿、配套选煤厂、屯留综合利用电厂和煤基合成油厂。屯留煤矿生产的原煤尚未见阳光,已在当地转化利用。其中一些被用于煤制液体,一些被清洗并作为注入的煤出口。原煤洗选产生的煤、煤泥和煤矸石供给电厂发电;电厂产生的电能由屯留矿和煤基合成油厂使用,其余由供电化工园区使用;发电余热可用于煤基合成油厂的蒸汽加热屯留矿和当地;提取处理后,部分矿井瓦斯用于提取氢气作为合成油燃料,部分用于小规模发电;合成油厂尾气回收发电(国家igcc项目);处理后的矿井水分别由屯留矿、洗煤厂和电厂使用。发电厂的飞灰和合成石油厂的灰被用来生产建筑材料,如水泥和混凝土。随着煤基合成油项目的产业化,六安下组高硫煤将作为合成油的原料煤。

潞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回收煤矿生产中的三大废弃物&煤、煤泥、煤矸石、废水和瓦斯,六安集团投资建设了一座综合利用电厂,将煤矿生产和洗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煤泥和煤泥全部用于发电;除了为屯留矿和煤基合成油厂供电外,电厂产生的电能还可以在网上使用,或者为该矿提供给公司的电化工业园和电厂,或者从煤基合成油厂提供蒸汽,还可以为当地城市居民供热。矿井瓦斯年抽水量可达1亿m3以上,经处理后用于煤基合成油和当地民用,部分与合成油厂合成(尾气)一起用于综合燃气联合循环发电(igcc)。矿井日排水量为12860m3,经处理后供给矿井、选煤厂和热电厂。发电厂的飞灰和煤基合成油厂的灰被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如燃烧陶粒和建筑砌块。目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浆态床间接液化技术的六安集团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已于今年2月22日奠基,成为国家煤炭示范厂。基于煤气化-煤基合成油和igcc系统的多联产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大技术项目首批三家试点企业之一。此外,他们还在积极研究燃料电池技术、二氧化碳隔离和掩埋技术,开发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煤基化学能源系统,并在21世纪长期发展。

潞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堆积如山的煤矸石是污染环境和制造“黑色形象”的主要“罪魁祸首”。以六安为例,现有矿山每年排放废石150多万吨,粉煤灰30万吨。五年来,潞安集团利用这些固体废弃物进行焚烧、填沟、铺路,特别是覆土绿化后用于休闲娱乐景观的建设,受到了职工和社会的高度赞赏,为王庄矿边坡及周边山体的矸石绿化创造了科学模型,为矿矸石的景观堆放和复垦创造了科学模型。投资6500万元,建成中国最大的单线煤矸石砖厂,年产1.3亿标准砖,日加工煤矸石1000多吨,年消化煤矸石近40万吨;六安集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发了高科技项目“煤矸石复合微生物新型肥料”,并成功进行了试验。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涂层工艺实用专利,并提交了煤矸石复合微生物肥料专利申请。农业部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施用煤矸石微生物复合肥的青椒、玉米和谷子的产量分别提高了9.3%、0.4%和10.3%,vbi含量提高了103.1%,粗纤维和硝酸含量大幅下降,克服了化肥施用造成的环境污染、肥效短和作物品质下降的缺点。它无毒、无害、无污染、广谱

潞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废水处理方面,六安集团先后建设了10套矿山废水处理设施、4套生产废水处理设施、6套医院废水处理设施、6套煤浆闭路循环设施、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全公司产生的各类污水(废水)均可得到处理。废水处理率为100%,洗水回用率为100%,处理后的矿山废水回用率为70%

潞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六安集团将沉降控制、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土地复垦有机结合,兼顾土地复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关系,努力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促进矿区土地复垦的顺利开展,将土地复垦纳入生产建设计划,土地复垦费纳入生产成本。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土地复垦等环境综合治理,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配合地方政府搬迁塌陷村和采矿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标题:潞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525.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