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4 10:28:02阅读:

本篇文章2511字,读完约6分钟

制造业是宁波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宁波城市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宁波产业体系面对宏观调控和要素制约的“双力”,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努力打造创新型先进制造基地,全面提升“宁波制造”在全国的影响力。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在过去的四年里,宁波的工业经济蛋糕以每年超过1000亿元的速度增长。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7785亿元,是2003年的三倍。初步形成了以“510”产业为主体、地域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前缀“名片”如“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和“中国注塑机之都”当之无愧。截至2007年底,全国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7家,超10亿元企业85家,超1亿元企业1093家,分别是2003年的2.3倍、5倍和2.9倍。金田铜业和雅戈尔等12家企业也进入了“2007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宁波制造”135件产品销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17件,“中国名牌产品”61件,分别是2003年的23.4倍和4.1倍;20个品牌获得商务部“出口重在培育和发展的名牌”称号,民族品牌数量位居中国同类城市前列,连续两次获得“中国品牌之都”称号。2007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8845项,在中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是2003年的7.8倍。三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二等奖。2006年以来,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了4.54%,2007年下降了5%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640亿元和389亿元,是2003年的两倍。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宁波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我认为,宁波在推进创新型先进制造基地建设中,重点突出“四个优化”:

一是优化投资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引导制造业产业方向

强化产业投资导向。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和完善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和产业准入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发展高技术含量、高经济社会效益、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两高两低”产业。

加快发展重点优势产业。设立8000万元专项扶持基金,加快发展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和关键装配技术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同时,大力发展以设计创意、生产性服务业和绿色加工制造为主体的城市产业。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通过组织宁波信息产业投资合作洽谈会、宁波先进制造基地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大力引进外资和项目。在扩大招商规模的同时,要增加产业链中的投资和资本选择。

第二,优化组织结构,协调各类企业,拓展制造业微观主体

大力推进“亿元”工程。每年年初都会举办工业广告牌评选活动,引导企业转变增长方式,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实施工业企业上市项目。在过去的四年里,宁波新培育了21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3家,在计划单列城市中排名第二。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技术支持、创业服务、培训教育、市场拓展和信息交流六大服务平台。目前,全市有33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总额113亿元。大力建设银企合作平台,每年举办银企交易会。在过去的四年里,它帮助中小企业筹集了158亿元。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加强和改进行业协会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组织行业龙头企业和具有明显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相关展览、展销、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

第三,优化生产方式,化解要素约束,提高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协调机制,推进“零用地”模式的“嫁接”和技术改造升级。千方百计盘活现有土地和闲置土地,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和标准厂房,调整工业用地绿化率,强化投资密度和容积率“双控”指标,引导企业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水平。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注重节能降耗。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使市级节能专项资金达到4300万元。建立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坚持“大压小、支持上级、淘汰下级、保持压力”的原则,全面组织实施关停小火电机组和粘土砖窑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政策导向,编制出版《宁波节能技术(产品)目录》,加大企业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切实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管理,全面启动全市重点用能单位“333”节能行动计划实施。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做好清洁生产和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快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努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2412”工程。在化工、冶金、纺织等行业,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资源综合利用。仅去年一年,宁波市就新增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78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30家,1300多家企业走上了多种形式的资源再利用之路。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第四,优化技术要素,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对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或实验室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300万元。鼓励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近年来,宁波先后与国内外1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和建设了140多个技术研发机构。建立了检测中心等十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R&D各类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建立综合性或专业性技术孵化器。全市已建立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4个,其中省级4个,国家级2个。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大力实施“专利、品牌、标准”三大战略。设立专利申请补贴,加强专利保护,引导企业树立质量品牌意识,鼓励企业依靠专利技术和优质产品打造知名品牌。积极鼓励具有行业优势的制造企业参与或牵头研究、制定或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截至去年年底,全市近100家企业主持或参与了160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2家企业参与了3项国际标准的修订,6家企业成立了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块状经济的特点,对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中短期业务的培训。在过去的四年里,该市通过培训机构培训了30万各类人才。

我认为,下一步全市工业体系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实施创新型、效益型工业项目为抓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继续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标题: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工业结构助力节能生产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057.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