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23 11:01:02阅读:

本篇文章1572字,读完约4分钟

地下停车位明显有产权,符合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装的相关规定。然而,已经预订了新能源汽车的陆先生已经为此烦恼了两个多月,因为该房产不同意盖章。我无法处理完这笔财产。陆先生向区房管局、街道房管局和居委会求助,但没有任何进展。鉴于预定的车马上就要来了,如果你不能解决充电桩的问题,你就不能刷卡...

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鲁先生想: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大力推广的东西。为什么实施起来如此困难?症结何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业主:物业停车位不允许使用充电桩

与大多数社区不同的是,路先生居住的上海市普陀区浅水湾开岳铭诚社区的马路上没有车。卢告诉记者,小区共有14栋楼,485户,停车位全部在地下,分为b1层和b2层,与户数的比例为1.2: 1,即每户至少有一个停车位。陆先生家的物业停车位位于b2层016号。记者跟着陆先生来到地下车库。从位置上看,无论是停车线的左前立柱还是靠墙的后立柱,016号停车位都有足够的地方安装充电桩。

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陆先生说,当他们在2009年买房子的时候,他们花了超过17万元购买地下停车位的产权,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买过车。现在他和妻子都退休了,他们想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在空,有空的时候四处走走既方便又环保。"虽然有房产停车位,但为了保险起见,在预定新能源汽车之前,他先咨询了房产是否可以购买。当时,物业说他可以买车;出乎意料的是,当他付了押金去物业申请安装充电桩时,物业说车可以买,但不能收费。拒绝陆先生在自己的停车位上安装充电桩。陆先生表示,国家和本市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定已经明确,对于住宅小区,经业主同意,物业公司有责任全力支持和配合拥有自有停车位的用户,或在租赁期一年以上的固定停车位上安装充电设施的用户。因此,物业不允许他安装充电桩,这让他很难理解。

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记者了解到,在浅水湾开岳社区,7户居民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但无法安装充电桩。原因是房产也不同意。

物业:担心影响社区用电负荷

记者从管理浅水湾凯悦城社区的上海西部物业公司了解到原因。物业经理先是说“不面试”,然后又说“已经和业主协调好了”。

普陀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长寿路街道办事处陈主任告诉记者:房管局已经与浅水湾凯悦城物业进行了多次沟通。该物业的理由是担心小区的用电负荷无法承受,并表示将在行业委员会成立后投票决定。房屋署的建议是:如果住宅区的电力负荷有问题,请向电力公司查询。“尽管经过多次调解,该房产仍坚持不同意,对于房屋办公室来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他们准备与住宅物业的上级部门联系,尽可能地帮助业主沟通和协调。

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应明确充电桩的安全责任

事实上,像鲁先生这样符合安装充电桩要求,但因物业阻塞而无法安装的情况,是有不少的。记者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上看到,自2015年7月以来,已有数以千计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的求助和投诉。为什么这么多的房地产公司不愿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作?

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员服务部负责人的话可以说明一部分情况: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只能满足哪些条件,但充电桩安装后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并不明确。汽车公司负责汽车,充电桩制造商负责充电桩,电力公司负责电路的设置和安装...但是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甚至爆炸,谁来负责?没有明确的规定。为了缓解财产问题,有必要明确新能源汽车在住宅区充电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归属,充电设施应通过消防部门的安全验收。

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上海谢利律师事务所的陈少玲律师认为,虽然这是一个物业停车位,但大量充电桩的安装和使用可能会导致电力设施的安全和改造问题。如果涉及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改建和重建,根据《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确实需要征得全体业主的同意。从根本上说,安装充电桩反映了部分业主的需求更新与旧物业设施之间的矛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多,国家应该增加资本投资,帮助一些社区改造电力设施。

标题:物业不让产权车位装充电桩 怕影响小区用电负荷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947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