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国梦之开滦样本.文化篇——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支撑片刻不离
本篇文章2425字,读完约6分钟
开滦集团成立于1878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开滦集团创造了无数辉煌的业绩,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之源”和“中国北方民族工业的摇篮”。在这些成就的背后,开滦员工和管理层深刻认识到,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和引导。同时,在实践中国梦的过程中,开滦集团在企业文化方面构建了一套现代、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形势相适应,取得了值得广大企业学习的成绩。
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日前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表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和引导。今天,在从内向外、从封闭到开放、从熟悉到陌生、从低风险到高风险的变化中,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应对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企业扩张过程中的文化整合、市场剧变过程中的文化重塑以及战略实施中的文化支撑等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转型的成败。因此,凝聚企业文化的正能量,为战略转型提供硬支撑,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将企业文化融入整个变革过程
未来的企业是那些渴望改变的企业。只有勇于变革,我们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开滦集团秉承开滦人民的勇气,把握经济发展的时代脉搏,果断提出“开放整合、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方针,努力扭转“一煤独大”和产业结构单一的被动局面,主导产业从单纯的煤炭开采和选煤延伸到煤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体现开滦特色的六种转型模式,加快了能源化工、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两主一新”产业的发展模式。
经验表明,变革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企业战略的重大变化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障碍。只有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强烈的变革文化,我们才能营造一种氛围,为战略的实施提供动力。为此,开滦集团就解放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举办了各级培训班,走出去邀请进来,先进标杆,学习超越,凝聚了全体员工的思想意志,增强了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为推进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八大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开滦各族人民的重大战略任务。开滦集团认为,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企业,展示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传承特别有战斗力的精神财富,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开滦集团在企业文化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成就。
张文学对记者说:“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宝贵的文化遗产,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企业转型的新亮点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领域,努力建设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世界级矿业文化园区和中国北方现代工业博览会园区。一方面,它已成为全体员工热爱企业、热爱岗位的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它也成为向社会传递开滦企业文化、扩大开滦社会影响力的积极能量。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自2008年开放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20多万人次,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12人,省部级领导500多人,被授予“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开滦文化产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态势。”
将企业文化融入管理
谈到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总觉得有些虚幻,甚至无法把握。然而,开滦集团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实践,使企业文化陷入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实践之中。
开滦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志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滦集团企业文化的定位是,企业文化就是管理文化。我们在实践中确立了企业文化的目标,开滦集团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灵魂建设、道路建设、基础建设、塑造和凝聚”。这十个字中,“铸造灵魂”是铸造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管理精神;建立道路是建立企业管理的途径;“坚实的基础”是一个坚实的基础;“塑造”就是塑造企业形象;“凝聚力”是人民的凝聚力。"
具体可行的做法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009年,开滦集团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认定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创建了河北省首家;2010年,开滦集团的“特殊战斗精神”被评为“新中国60年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精神”之一。1925年,毛泽东主席称赞开滦矿工的“特殊战斗”。这是开滦集团的企业精神,现在已经延伸到行业精神;同时,开滦集团还被评为“新中国60年培育企业精神的十大摇篮机构”,张文学董事长还被授予“十大杰出人物”称号。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为全国设立了这些奖项,只有开滦集团获得了所有奖项。
张志福说:“开滦集团的‘特殊战斗’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是继承和发扬的。有些单位存在历史沿革和企业变化等问题,而开滦集团是独立的,一直在继续。”
自2008年以来,开滦集团对《企业文化手册》进行了两次修订,现在是第三版。开滦集团认为,企业文化是员工在企业管理的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认同的理念、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具体体现在企业理念层、生产层和形象层。企业文化不能一成不变,它应该与时俱进,保持稳定,不断完善,因为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变碎片为系统,变病态为健康,变落后为先进,变先进为卓越的过程。
将企业文化融入员工心中
在开滦集团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企业文化从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内化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
对此,张志福表示:“以开滦集团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文化为例,除了强调安全理念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变化。我们已经明确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生产不能在不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这就改变了我们的安全管理模式。本质安全,首先,必须塑造领导力。没有安全的领导,就没有安全的员工。这个概念应该从领导者和决策层找到。”
张志福说,安全应该由领导来塑造,这是包括总经理、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在内的决策层不断追求的目标。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不仅在煤炭行业,在建筑行业和机械制造业,开滦的“本质安全人”都在使用。许多企业参考开滦集团的工作程序,这对改变企业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题:践行中国梦之开滦样本.文化篇——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支撑片刻不离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399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香港迪士尼 情人节的浪漫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