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4 19:49:02阅读:

本篇文章4973字,读完约12分钟

“义”是爱国主义的追求和共同富裕的理想,是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道德精神表达;“利润”是对合法的、正当的实际利益的追求和物质利益的表达。“义”与“利”应该而且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不仅要坚持和倡导对祖国的义务和对社会的责任,还要承认和尊重个人的合法利益,实现二者的统一;正义和利益都要考虑,正义和利益可以兼容。让我们揭示一位私营企业家对正义和利益的看法以及他的创业之路。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如果一切顺利,到2008年,杭州萧山区乔伊镇的濮阳河边将建成一个占地6平方公里的“福克达广材工业园”。园区建成后,将在6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创造4万个就业岗位,年生产总值50亿元。徐水公司站在规划公园一侧的公路旁,向我们介绍了公园的规划。放眼望去,不远处,濮阳河和富春江汇入钱塘江,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很朴素的服装,很温柔的话语,第一次见面,很难想象这个诚实的中年人的身份:作为浙江福克达皮革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徐水把一个只有20多台缝纫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年产值16亿元,出口创汇1.9亿美元,年利税8500万元。如今,福克达拥有11家分公司和3500多名员工,拥有2000万系列服装的生产能力,产品出口到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美国纽约和日本大阪设有分公司。许水莲为此奋斗了近20年。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许说,他有三个梦想,就是在商海里划船。第一个梦想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第二个梦想是让福克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三个梦想是建设“福克达广材工业园”,实现为国家服务、与中西部地区携手共荣的夙愿。现在,前两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而第三个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摆脱贫困致富的创业之路

1981年,徐从部队回来后,担任该村党支部委员。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缓慢而热烈地吹响。1985年,许出任仅有20多台缝纫机的皮革厂厂长。小作坊依靠加工劳保用品来维持23名员工的生计。许创业的基础如此薄弱。

皮具厂从初级加工开始,为电器厂生产配套产品,并为订购者加工出口包。即使利润微薄,顾客也是上帝。

1989年底,徐计划将皮具厂的主要生产车间从租来的影剧院的地下室搬到大街上,以改变沿街15幅卷首零散、破败的状况。他想用全新的企业形象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职业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为了实现征地和两亩建新厂的计划,徐水多次作了50多份报告;为了说服老百姓出让承包的土地,许走访了两个生产队的村民家庭500多次,并专门召开了30多次征地协调会。许的发展规划给村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主动将原征地面积从2亩扩大到3.8亩。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为了筹集建设工厂和设备的资金,他不仅卖掉了家里所有的树苗,还动员妻子去卖结婚饰品,并向全厂员工借钱筹集资金。许的创业规划和执着精神是最好的保证。当地农业银行贷款20万元来解决他们的设备资金缺口。

1992年,乔伊皮革厂有了自己的新工厂,有了更多的新客户和900多名员工,企业像滚雪球一样滚动。随着员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信誉的提高,乔伊皮革厂的客户数量不断增加,业务量也逐渐达到一定规模。原来,这个小手工作坊已经成为杭州的外贸定点加工企业,其产品也从出口包转变为出口皮衣。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稳定的客户和稳定的收入并没有让徐水变得更加富有。他知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规模生产和自有品牌的优势,企业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中变得强大。

为了把握市场主动权,搭建企业腾飞的平台,许凭借自己多年的市场经验,敏锐地提出了企业的外向型发展战略,积极避免了众多皮革企业争夺国内市场的混战,将产品定位于出口加工的国际市场。

1994年,与台商合资的杭州福克达皮革工业有限公司成立,并获得自营出口权。次年,企业出口创汇930万美元,成为萧山市百强企业之一,成为杭州市重点骨干乡镇企业。

随着出口业务的不断扩大,浙江福科达皮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底成立。许抓住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大好时机,先后成立了七家不同类别的外贸公司,并在美、日、俄等国设立了企业办事处。

通过一针一线的积累,福克达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飞跃。随着福克达乔伊工业园第二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企业效益逐年提高。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企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7.1亿、12.3亿和16亿元。福克达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发展和起飞的。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基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福科达集团成立的那天起,徐水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许深知,作为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其初期发展往往得益于市场缺口和低成本优势,但其在资金实力、人才储备、技术水平、管理基础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很容易被高速发展所掩盖。但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领导者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和非凡的智慧,从战略的角度制定计划,从基础做起,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增强竞争力。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当“福克达”皮衣不断出口西欧市场时,徐水公司也在规划“十五”期间福克达的发展。他为企业设定了四个战略目标:

——拓展市场,国际化经营。在日本大阪和美国纽约设立办事处的基础上,支持以工业促贸易,以贸易促工业,工贸结合,在海外设立国际贸易窗口,为国际市场的跨国经营、全面发展和多领域拓展设立更多的国际窗口。

-建立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实施“创高、创新、创优”计划,在巩固“福科达”萧山名牌、杭州名牌、浙江名牌和中国出口名牌的基础上,使“福科达”服装成为国际名牌。为此,充分发挥年产350万件服装第二生产基地的作用,使企业规模翻一番。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资本管理和管理创新。充分利用福科达的品牌优势、区位优势和资金优势,通过独资、控股等方式,扩大中西部地区原辅材料生产基地。,使福克达真正形成“自带原料、自控、自产自用、自产自销”的一站式生产销售过程,满足价格优势。充分利用福科达服装有限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争取早日上市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通过实施is09001、is014001和ohsasl8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促进公司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形象创新。

这四个目标的实现将使福克达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徐水用四个字概括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支柱: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绝不是许哲学中的口号。多年的管理实践表明,企业留住对自身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人才是不够的。许创造性地提出了知识产权、股权和经营权相结合的人才战略。所谓知识产权就是为知识设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以反映知识的价值;授予股权就是赋予知识所有者继续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权利;授予经营权可以促进技术或专利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许自豪地表示,得益于三大力量的整合机制,福科达已拥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独特的皮套压花技术、创新的新型休闲服装面料、无毒生物酶水洗等发明、多色印染等环保加工整理技术。作为外向型企业,核心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克服出口中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许多企业强调以人为本,但有些企业只把以人为本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手段。然而,许认为,办企业的目的是让所有员工都有一个良好的收入,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心理感受,让员工学习技术,掌握更好的赚钱技巧,甚至有机会在未来创业。这是以人为本的真谛。把企业做大做强首先是一种造福社会的手段,其次是股东的利益。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许的企业观是相当不同寻常的。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近年来,福克达投资2500万元为员工修建了600多间宿舍,以改善他们在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活环境。每个宿舍都有一个厨房、一个浴室和一部程控电话,两个员工都有一个情侣间。为了满足员工的文化需求,宿舍区设置了图书馆阅览室、电视室和文化娱乐活动室。如此好的员工住宿条件在当地首屈一指。福科达皮革有限公司员工年人均收入超过12000元,企业为所有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福科达公司每年补贴500万元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晚餐和夜餐,每年补贴250万元报销员工探亲费用。每年春节期间,该公司都会集体租用公交车,运送近1000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员工回家。企业每年都投资鼓励员工学习,并奖励自学成才的员工。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1993年至2002年,福科达皮革有限公司向乡镇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捐赠150万元,向企业特困职工补贴200万元。1995年,福克达捐款200万元在萧山乔伊镇建实验中学,并捐款修复和扩建乔伊镇东方路。近年来,福克达已捐款75万元支持当地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1999年,江西九江遭受严重洪灾,徐水率先慷慨捐赠150万元,解决灾区人民的燃眉之急。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许水莲说:“这不是负担,而是企业的义务。企业的使命感感染了我们的员工。他们认同企业的目标,创造企业的向心力。这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到达是造福世界的光荣之路

当你变得富有时,想想资源,当你变得富有时,想想进步。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人振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工业化,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许的创业热情激发了的创业热情,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方案适时提上了日程:“富科达工业园”,经相关专家论证,选址为镇。整个公园占地430公顷,预计投资超过100亿元。2008年竣工后,它将创造约150亿元的年产值和超过10亿元的年利税。这个公园将为社会提供4万多个工作岗位。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在广材工业园区福科达A区占地20公顷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建设现场,许水莲表示,园区建设规模扩大后,不仅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将吸纳中西部地区大量的从业人员,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并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许说,“福克达工业园”之所以以“光荣”命名,是为了体现“致富思源、致富思进”的时代精神。俗话说:“给人鱼,只吃一顿饭;如果你教人们钓鱼,你将被终身使用。”创建工业园区的目的是开辟一条帮助社会贫困者的新途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义利观。许说,建设福克达工业园区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代表了我们的情感道德。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福克达广材工业园的筹备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时间、地点和人员。

三河交汇,钱塘自古以来就很繁荣。钱江大桥以田园诗般的风景,像天堂一样,随处可见,连接着杭州的繁荣和正义。杭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省会,上海是一个世界级的大都市,拥有众多的商人和发达的经济。福克达广材工业园区位于城市扩展区,也是长江三角洲锯齿形工业密集带的交汇点。它可以全方位接受上海、南京、武汉等特大城市的辐射,经济资源极其丰富。虽然这里的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高,但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都很有竞争力。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徐水公司首先将新园区的建设定位于提高社会效益。

——园区建设要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帮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加社会福利。自成立以来,“福克达”已从23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3500多人,其中近40%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社会失业人员。虽然光荣的事业建立在经济发达的萧山地区,但在这里建厂、发展城市,可以吸纳大量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有目的地支持西部大开发,为促进社会进步发挥建设性作用。福柯达广材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将计划在新疆、云南、甘肃、宁夏、内蒙古、贵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招聘和培训。通过资格后,它将在公园工作。通过相互投资,促进与西部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这项光荣的事业,它还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贫困地区。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将贫困地区的资源、自然和人力优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相结合,使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真正成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经济合作关系。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目前,中国有近4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其中近1000万极端贫困人口缺乏基本生活条件。这些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偏远地区,交通封闭,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恶劣。为这些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应充分利用园区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特点,采取企业扶贫、招工、再就业、安置和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式配合政府的扶贫计划,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许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企业家。有了这样的关怀,他热爱的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江团之所以能够成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机制,稳步前进,是因为它能够面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勇于创新...

标题:徐水连:缔造义利双全的商业传奇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46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