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企业巧打循环经济牌
本篇文章1165字,读完约3分钟
酸性废水输入时,通过管道进入混合池,与有异味的废氨反应,而雪白的硫酸铵肥料“流出”。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的河北衡水冀恒集团化工有限公司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一个小环扣。
就在几年前,每天有60多吨酸性废水排入下水道,污染了环境,浪费了潜在的资源;氨气经常泄漏,周围的居民来到门口是很常见的,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刺鼻的气味。环保部门就如何使这个城市最大的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并增加效益发出了最后的“最后通牒”。在专家论证下,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建了4个稀酸池,安装了饱和器等设备。几天前,在氯金酸分公司的厂房里,安全部门的负责人王黎明指着几个大水池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每天生产110吨硫酸铵,每吨的价格是700多元。废水已经变成了婴儿,我们再也不能忍受扔它了。;氨气的怪味消失了,周围的居民也安静了。”
近两年来,衡水冀恒集团化工有限公司氯碱、消毒剂等十多家分公司都开展了清洁生产。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形成了五条相互关联的绿色产业链,如二氯母液生产三氯和粉煤灰等废渣制砖。去年,吉恒集团综合回收价值8000万元,经济效益2480万元。目前,集团中心的四个分公司蒸汽互补,冷却水闭路循环,废水零排放,中间产品和废物相互交换和连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和封闭的生态工业网络,整个集团进入了“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吉恒集团只是全市56家重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流程改造、实现循环经济的缩影。目前,衡水已建成4个畜禽养殖循环经济沼气利用和有机肥生产试点项目,建成3个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区,包括吉恒集团化学工业区、枣强玻璃钢科技园和电厂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业区。
衡水市枣强县是传统的玻璃钢生产县,玻璃钢废料通常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对环境有害。在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对玻璃钢废料的综合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后,京九环保复合材料厂于2002年投资建设,每年可“吃掉”1000吨玻璃钢废料,生产1500吨瓦楞纸板和板材型材,创造产值1800万元,形成了效益可观的生态产业。
衡水老白干集团形成了“酿酒-酒糟生产饲料-养殖-粪便和废水生产沼气-有机肥农业生产-酿酒”的循环发展模式,从原来的重污染者转变为循环经济试点。
冀州市热电厂利用余热供热,利用粉煤灰制作空芯砖,废水可以养殖热带鱼;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ddg饲料生产、酒糟回收、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等五大技术改造项目,初步形成了酿酒、畜禽养殖和生物工程三大产业相互支持、自成体系的循环经济框架。
目前,衡水已初步建立了吉恒化工集团、老白干集团、恒丰电厂、泾县金龙养殖有限公司、枣强玻璃钢民营科技园、泾县金龙养殖集团、冀州银河化工集团、河北美达颜料工业有限公司、衡水国鑫建材有限公司等10个典型试点项目,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呈现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态势。
标题:重污染企业巧打循环经济牌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41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节能降耗的三把“利刃”
下一篇:构建绿色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