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岂能将企业一关了之?
本篇文章1826字,读完约5分钟
佛山陶瓷是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金字招牌。然而,由于环境保护、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因素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重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成为地方政府整治的重点对象。
目前,佛山已经列出了详细的时间表。该市400家陶瓷企业中只有几十家将在三年内保留下来。今年,数百家陶瓷企业被关闭并限期搬迁。因此,当地陶瓷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前一年投资,去年生产,今年关闭
一家陶瓷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曾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建厂,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动员下搬到了南海区石山镇的官窑。当时考虑到离市区30到40公里,不会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所以投资6000多万元建了一个新工厂。2007年4月,该厂通过了各方面验收并投入生产,半年多前被列为关闭企业,要求在今年年底前搬迁或关闭。
企业负责人遗憾地说,一条陶瓷生产线的投资回收期约为5年。相关部门没有做出前瞻性的行业指导,而是采取了“突然死亡”的方法进行行业调整,使企业感到不知所措,损失惨重。
陶瓷曾是佛山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陶瓷工业在佛山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正在下降,不到gdp的10%。同时,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也使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面临诸多压力。
2007年下半年,佛山市出台了《加快陶瓷产业调整升级》的政府文件,提出对污染重、能耗高、安全生产、环保不合格的陶瓷生产企业采取治理、搬迁、关闭等措施,以达到优化调整的目的。
今年年初,南海区、顺德区、禅城区等。佛山陶瓷企业集中的佛山已先后确定了关停企业名单,计划年底前完成175家陶瓷企业的转移和关停,占总数的50%。
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佛山陶瓷商界人士表示,他们理解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但实施措施不应简单粗暴。
佛山建辉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新辉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在没有提出明确的环保标准,也没有征求企业意见的情况下,就宣布关闭企业名单,这相当于“杀”企业。他认为,企业支持节能减排政策,只要有相应的标准,就会努力实现。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如果想关闭就不要关闭,这样企业就没有喘息的机会。
根据石山镇政府的一份文件,该镇已有43家陶瓷企业被关闭:2008年底前将关闭24家企业,2009年将关闭10家企业,2010年将关闭6家企业,只剩下3家企业。佛山的一些区领导表示,没有一家陶瓷企业会留下来。
停工名单一公布,企业就突然陷入困境。顺德区乐从镇一家洁具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经销商一旦听说关闭企业名单,就不敢再购买,这将导致一些陶瓷企业资金链断裂,现有库存产品贬值。,积压;不仅如此,企业和银行的债权债务以及员工的薪酬也将成为难题。
行政手段应该适度
在近日举行的“佛山陶瓷区域品牌和总部经济发展峰会”上,佛山市禅城区经济贸易局局长胡安泉表示,陶瓷产业的升级和转移是环境所迫。随着广佛都市圈的加速发展,佛山的城市定位得到迅速提升,大量陶瓷企业与城市不相称。
佛山市经济贸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传统产业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佛山的目标不是排斥陶瓷产业,而是大幅度降低产量,把佛山陶瓷企业的R&D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和陶瓷机械制造中心打造成国际陶瓷创新中心,发展陶瓷总部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陶瓷行业已经从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企业不应该因为一些问题而消亡。“佛山陶瓷”是当地知名品牌,应从引导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帮助企业跨越环保节能的技术门槛,走向产业升级的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指出,佛山似乎没有抓住陶瓷行业造成污染的关键点。例如,燃料产生的硫化物是陶瓷生产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应采用清洁燃料。到目前为止,对清洁能源没有要求。在其他陶瓷产区,如江西景德镇和广东潮州,由于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陶瓷工业的污染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国情专家李春华博士说,企业应该有明确的标准来决定是搬还是留,否则他们会不相信。政府应该遵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千方百计把传统陶瓷产业改造和升级为现代产业,而不应该用行政手段把没有明确标准的企业列为关停企业。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公室主任兰表示,佛山陶瓷行业目前拥有员工15-18万人,涉及化工、机械、包装、餐饮、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政府对行政手段的使用应该适度,而不应该简单地“赶走”。如果陶瓷企业纷纷倒闭,想发展所谓的陶瓷产业总部经济,这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企业成功的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在他们成功的背后,他们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那就是诚实。...
标题:节能减排岂能将企业一关了之?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197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美的柜机换气不损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