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4 04:25:02阅读:

本篇文章1779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记者从湖南省环保部门了解到,湖南郴州矿业公司选择了国家高技能产业化实施项目“ds-二氧化硫烟气管理技能”,主要设备在3天内安装成功,并通过了湖南省怀化市环保检测站的6项严格测试。结果表明,脱硫率高达99.9%,接近工业二氧化硫零排放实践处理,达到每年5.5万标准立方米/小时的统一达标率,每年可减少社会经济损失4000万元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众所周知,二氧化硫烟气的管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那么谁用什么样的魔法破解了环境保护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日前,记者采访小组深入“ds- SO2烟气管理技能”的发源地浙江宁波,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访。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决心克服世界性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ds- SO2烟气管理技能”是由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和北京韩翔环境生物科学研究院投资5000多万元,历时8年成功开发的综合污染管理和资源利用技能。该技能获得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科技技能一等奖,被国家环保总局评定为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能,并被列入国家高技能产业化推广项目和重点技能创新项目。国家信誉评估安排北京中城永新地产对这项价值185.8亿元的技能进行评估。据报道,这是迄今为止国家专利项目评估中最高的价值。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这一技术的发明者、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石表示,中国是二氧化硫排放大国,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构成大面积酸雨污染。但是,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比较落后,尤其是火电厂的烟气脱硫项目,大多引进国外技术和成套脱硫设备,价格非常昂贵,运行成本非常高。中国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脱硫技术,完成脱硫设备的国产化。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1993年,石所在的浙江省宁波市,很多企业都在搞演习,包括他自己创办的宁波东方铜业公司。健身工厂每天都排放浓烟,几公里外的人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从未上过正规大学的民间科学家石带着“治理环境污染,还我蓝天绿洲”的雄心壮志,带领研究人员开发出一套能够全面处理工业锅炉燃煤烟气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和设备。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企业从事自主研发,没有任何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从事自主研发尤为困难。”时,在谈到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时,感慨万千。从1999年到2001年,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和他的团队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了“ds- SO2烟气管理技能”。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北京韩翔环境生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金广辉告诉记者,这种新型烟气管理技术的核心是主要设备“ds-多相反应器”。反应堆有一个奇妙的概念和一个非常新颖和简单的结构计划。它不同于喷淋塔、鼓泡塔、旋风塔等。它们通常被使用。没有必要在里面喷喷嘴。经过简单合理的内部组分后,液相和气相流体不断改变流动方向和流速,在反应器中形成“水幕”。固体物质不易积累、结垢和堵塞。净化效率高,设备运行稳定,保护方便。工程应用中选择模块化规划。脱硫设备可由一个单元(多相反应器)或多个单元组成,这些单元串联或并联组合以处理不同浓度和不同气体量的二氧化硫烟气。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总之,它使用的二氧化硫吸收剂不同于一般的脱硫方法。它不是昂贵的化学产品,如氨、苛性钠、纯碱等。,并且不限于石灰石。而是利用对二氧化硫有吸收作用的废渣,包括有色金属冶炼渣、钢渣、铁渣、煤渣、电石渣等。,也可以是碱性土壤。它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费用,还可以扩大吸收剂的选择范围,根据人们的需要选择最合理的吸收剂。经烟气治理和应用后的炉渣可适当加工成硫硅配方肥,再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可制成富硫生物有机肥。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在成功地讨论了污染管理技巧之后,石很高兴地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二氧化硫和水组成的物质具有很强的酸性,对设备的腐蚀非常剧烈,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讨论它,忍受了千辛万苦,并在科学研究上投入了无数的资金。最后,他们成功开发了第一台ds-多相反应器,该反应器使用了所有的聚合物塑料,从根本上解决了脱硫塔的防腐问题。2003年4月,他们在宁波东方铜业公司的锻压厂成功地治理了烧结烟气的污染,脱硫率达到98%。

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但是,石对并不满意。为了适应30万千瓦以上火力发电厂脱硫技术和其他烟气量大的二氧化硫排放作业的需求,公司经过半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最大旋转直径3.6米的原有设备的限制。现已建成投资3250万元人民币、回转直径5米的全方位滚塑生产线,试运行成功。

标题:科技立异:循环经济的“源头活水”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1874.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