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直面三大发展模式
本篇文章1738字,读完约4分钟
今天,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0年后,在汽车工业达到相当规模后,当我们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而欢呼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只要汽车工业存在一天,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我们如何获得独立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你什么时候会有自己品牌的真正的汽车产品?这条路怎么走?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发展模式:三大集团模式、奇瑞哈飞模式和上海通用模式。
三组模型。这三大集团是指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公司(也称为第二汽车)和SAIC。这三大公司都是国家支持的大型国有企业。在与外国公司合资之前,我们的国有企业人员太多,负担太重。一汽和第二汽车都是干货,但是卡车不是大众消费品,所以他们的规模上不去,他们的效益自然上不去,所以他们救不了一汽和第二汽车。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只有汽车才能代表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并带来巨大的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把中国从卡车时代推向汽车时代。如果你想当汽车工人,你必须和外国合资。从近20年的合资来看,这条路是对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3年,三大集团的产销量占全国的48%,达到210万辆。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为企业带来效益。这种模式是为了生存,但生存是为了发展。这三个集团都有一个目标:把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它已经做得够多了,三大集团已经与两家大型外国公司合作生产汽车。他们都在各个方向合作,包括重型、中型和轻型卡车、公共汽车、轿车、商用车、suv和mpv。但是,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国外公司设计开发的,除了一汽解放属于别人的品牌和第二汽车的东风卡车。如果你想变得强大,你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来支持它。如果你很大,你能变得强壮吗?
再看看奇瑞哈飞模式。奇瑞、哈飞和吉利目前被公认为独立品牌。在汽车产业链中,设计、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最后一代自主品牌都处于上游阶段。汽车产品按此顺序生产。这些公司与外国公司没有合资企业,也没有强大的R&D机构,因此它们无法在政策、资本、技术和人才方面与大公司竞争。但他们从自己的品牌开始,购买别人的品牌,或者要求外国公司设计没有引擎的品牌。购买或请他人设计。有一点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品牌属于中国人。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金一波在谈到自己的品牌时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学习做,然后做,自己做。”该发动机由三菱公司开发,是该公司生产的东方之子。虽然它是一颗外国的“心”,但它有一个响亮的中国“名”。有些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有点国家狭隘主义?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品牌出发,然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后进行自主设计和开发,这是一条中国特色的完成行业使命的道路。这条道路成功的关键是这些企业能否继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最终形成自己的自主开发能力。
上海通用模型。这里提到的模式是基于合资企业的长期发展。合资企业不能只靠拿别人的产品生存,也不能成为外国加工厂。一开始你不能避免购买别人的技术。关键取决于你的整合能力,包括把握市场、管理项目,以及你最终是否有能力领导。你必须首先参与设计和开发,并将知识转化为你自己的东西。SAIC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陈宏曾经说过: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坚持以世界级的眼光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不断进行“本土化和创新”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理论上应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模式——品牌复兴模式。我不知道这种模式是否已经成为一些国有汽车集团的发展战略。例如,SAIC可以再建一个小型工厂,利用合资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精心打造“上海牌”轿车。记者刚刚从一汽汽车有限公司获悉,一款全新的红旗轿车将于2007年推出。
老品牌回到市场时应该表现不错,因为中国人对这些品牌太熟悉了。今天,当我们拥有自己的品牌时,品牌的复兴可以被看作是我们汽车工业完成其使命的一个举措。
在谈到行业使命时,第一汽车集团总经理朱延峰表示:“我们必须能够忍受孤独,也许我们要等20年。”东风公司总经理苗伟说:“在我退休之前,东风公司将能够生产自己的品牌产品。”SAIC总统胡茂元自信地表示:“SAIC将在5年内生产5万辆自有品牌汽车。”无论是等待还是在几年内实现,有一点可以说明,中国的汽车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最初完成社会使命的时候,已经直接面对了行业使命的重任。
标题:汽车工业直面三大发展模式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152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伊兰特助推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