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6-04 18:57:24阅读:

本篇文章2652字,读完约7分钟

5月28日,2020广东中山投资贸易交流大会暨中山人才节圆满落幕。今年3月28日至5月下旬,中山市围绕“新机遇、新动力、新发展”的主题,围绕项目招商、项目落地、创新发展、人才服务保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各种力量引进的重点项目和高端人才将成为中山“新机新局”的强大引擎。

重塑产业格局

中山市商务局局长吴启初说:“今年3月28日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山市人才节如期举行,显示了中山市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打赢重振虎威(中山市曾被称为广东的“四小龙”)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据报道,今年中山“3月28日”经贸交流重点吸引投资项目,通过多方视频实时连接实施“云合同”,吸引5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42.74亿元,涵盖总部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多个领域。“到目前为止,52个项目中有7个已经开工建设,5个项目将在6月底前开工,另外15个项目将在今年进入建设阶段,其他项目已经进入建设规划设计和土地指标分配的关键阶段。”中山市副市长雷跃龙告诉记者,今年招商活动中承包项目的履约率有望超过50%。

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为解决中山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困难,此次招商活动重点是重塑产业发展体系和产业链招商,最终吸引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例如,中浩制药将在中山建立一个总部和一个新的药物培育基地,以生产创新药物制剂。傲立电子公司将在中山建立精密电子产业总部基地,致力于R&D和精密芯片连接器的生产。英维科技是精密温控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将在中山建设华南总部基地项目,为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专业设备环境控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现代服务业也是中山招聘项目的一个重要方向。一批金融、旅游、会展、物流等行业的优质项目陆续落地。与此同时,中山还加快培育研发机构和高端要素聚集平台,引进高端制造环节和产业链前沿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形成研发、生产、物流、营销一体化的完整分工体系。

同时吸引资本和智慧

区域经济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多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招商引资,人才济济”的发展理念。据介绍,前六届人才节共举办了73个专题活动,吸引了33名院士、100多名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和20.7万名各类人才来到中山。它已经成为一个享誉国内外的人才盛会。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人才节以服务为主题,以“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为重点,同时深入招聘人才,吸引人才。它注重提高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缓解人才“看病难”问题,4月2日,中山市人才医疗保障计划启动仪式暨中山市人民医院人才医疗咨询服务中心成立,将为人才提供医疗咨询等服务。“该中心成立后,仍需进一步完善,以丰富人口覆盖面,同时也希望得到更多医疗机构和更多人才的支持。“关爱人才服务”的实施体现了中山对人才和创新的尊重。”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说。

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事实上,更加系统的人才支持服务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4月17日,中山市发布了《关于加强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的具体办法》,从人才住房、家庭、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保健、激励补贴、中山青年人才培养等7个方面提出了24项措施,展示了中山市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思路和努力。

人才对接活动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今年人才节的亮点之一是推出了在线云平台,并采用“在线+离线”模式将医生和博士后与中山企事业单位联系起来。

5月9日上午,“2020博士与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对接活动”在中山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是中山市连续7年举办的“中山才艺节”系列活动中的精品项目之一。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的50名博士齐聚中山市,与中山市26家重点企业进行现场会谈,最终成功签约7个项目。300名医生和33家企业在该平台上注册。据报道,第一阶段的云谈判将持续到今年年底。接下来,中山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推进人才与企业“云对接”的常态化。

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激发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人才和团队,出台了一系列以人才服务保障为重点的政策措施,吸引了一批紧缺急需高素质人才的青年人才,形成了一批培养地方人才的创新探索。”张介绍了今年的才艺节取得的成绩。

两大工业区的布局

“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十年磨一剑”的中深通道将把中山带入“中深城市”的“桥梁时代”。中山市委书记赖日前表示,中山必须抓住机遇,围绕凝聚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重振虎威,与同步发展。

所谓“双区”,是指国家从去年开始实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特区的政策。有关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深圳首次示范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扩大了0+的范围,深圳的首次探索也为大湾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助于加快大湾区的建设。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充分释放“两区”叠加带来的“化学反应”和“乘数效应”的积极效益。

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珠江口两岸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从经济增长、产业集聚和科技实力来看,东部的深圳、东莞、惠州的经济圈比西部的珠海、中山、江门更具优势。作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战略纽带,深圳-中国线于2017年6月动工,预计将于2024年竣工。这将是继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和南沙大桥之后的第四条东西向重要通道。深中航道将大大缩短中山至深圳与其他东部城市的时间距离,真正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促进两岸经济协调发展。

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山一直在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塑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实施环海湾地区布局和向东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思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在产业布局上,中山积极规划打造两大产业区,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主的东部环湾创新开发区,以及充分发挥沿线专业镇特色产业集群优势的西部优势产业升级区。

在交通建设方面,从现在到2024年,中山将投资1500多亿元在大湾区西部建设一个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重点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珠澳高速铁路等战略通道建设,推进中山融入京广澳通道。加快深圳地铁33号线和广州地铁18号线向中山核心区延伸的规划和推广。

在平台建设方面,中山正在建设一个具有世界视野、海湾区域视野、高起点、高标准的大型发展平台,呈现出翠恒新区、綦江新城、火炬开发区三足鼎立的特点。推进东环湾地区创新资源集聚,加快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对接,建设中山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和深中山产业发展走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庞)

标题:广东中山: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培养新机器,开创新局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