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婚男张佩纶凭什么成了李鸿章的乘龙快婿?”
本篇文章2538字,读完约6分钟
张佩纶
(一)袁世凯看了看眼里的翰林
张佩纶( 1848-1903年),直隶丰润县人,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
袁世凯说:天下翰林真通,在我眼里只有三个半人,张幼樵、徐菊人、杨莲府、三人全员,张季直只有一半。
袁世凯这样评价的张佩纶,确实有很多独特之处。
张佩纶可以说是神童级人物,天资聪颖,反应敏捷,在少年时代,能聪明地写几千字的复制品。 其科考和入职之路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完全不同,一路绿灯通畅。 同年9年担任举人,10年担任进士,13年担任职制编修。 光绪元年大考翰詹时,排在第二等第三位,提拔侍讲,担任日讲起居注官。
他性格大方、雄辩,目睹了大清河水日下外患的日益困境,多次向朝廷阐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早年在都与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陈宝琛等,是当时清流派的主将,闻名弹劾大臣。 据统计,从光绪元年到10年,张佩纶有奏折、奏片127件,其中达到弹劾大臣和直谏的三分之一。 成为“名声最远,禁忌最深”的清流党人。 慈禧太后见他喜欢阔论,任命他为左副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监察部副部长),逐一发挥他的特长。
李鸿章
(二)因主持裁军事务失败被免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大清内部更不太平,列强越来越虎视眈眈,形势十分危急。 历史载他为“累陈经国大政”,慷慨激昂地论述天下。
1883年,清法战争爆发,他接连演奏了十多章,坚决主张抗法。 他的演奏章写得很好。 特别是议兵疏有特色,分析形势,提出对策,把握时机,出兵,各方都说滴水不漏。 时灭太平军,参加捻军的元勋重臣都很惊讶。 慈禧皇后由衷敬佩,认为他是一位很有见识、旷世奇才,赋予他三品卿之称,做福建海疆之事,兼任船政大臣。
清法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第一阶段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在东南沿海一带。 如日中天挟浩摇皇恩的张佩纶,虽说“可以”,但福建巡抚张兆栋、福州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当地官员,谁不听他的? 实际上的主政把一半的战场让给了从未带兵也没有上过前线的一介书生。 佛陀的魄力真大!
慈禧太后
虽然佛祖已经做了准备,但是在心里还是不要和外国人翻脸的好。 我指示张佩纶和福建水师:“如果他不动,我也不留头发。” 张佩纶唯命令服从,命令部下在到任后照指示做,“不服从的话,胜尤斩”。 现代语的注释:如果违反了不先动手的命令,就算赢了也会同样被斩首。
俗话说,不可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奇怪的是,张佩纶和官员们没有先动手,也没有做好丁点儿防御的准备,只是一味地报告向朝廷派兵增援。 朝廷无差别地倾听
法国军舰多次侵入马尾军港刺探军情,但张佩纶没有看到。 推测侵略者掌握了内情,1884年8月23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突然率领舰队袭击马尾军港,与先进入军港的法国舰一起向福建水师开战。 瞬间11艘战舰被击沉或重伤,殉难官兵达800多人。 军庚又丢下炮火摧毁了大清的造船基地——马尾造船厂。 在这场战役中,福建水军几乎全军复没。
根据《中法兵事本末》,在轰鸣声中,张佩纶吓得连鞋都穿不上,亲兵拖着逃跑了。 途中,老百姓不接受他们,他们逃到离造船厂20多里的禅园躲藏……好在台湾巡抚刘铭传、老将冯子材,分别在东南和越南北部取得胜利,至此大清在中法战争没有输。
(三)李鸿章将爱女嫁给张佩纶
战后,中方奏响弹劾张佩纶,朝中也有许多大臣群起而攻之。 确实让老人的脸变大了! 1885年,朝廷下令将张佩纶严密送往军台赎罪,并派出戍察哈尔察汉陀罗海、张家口等地。
1888年张佩纶被释放回到内地。 他不想再当官了,也不能继续当官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 尽管他名声不好,他的职业生涯很绝望,但李鸿章不仅收留了他,也没有欣赏他的初心,也没有在意他丧偶两次,而是把自己的小女儿李菊藕嫁给他。 李菊薯是黄花的女儿,比张佩纶小18岁哦。
为了促进这段婚姻,李鸿章创造了很多单独接触两人的机会。 据张佩纶的《涧于日记》记载,1889年李鸿章生日时,按照那个时代达官贵人的通行方法避开了客人的“避生”,但邀请张佩纶回家,第一次认识了李菊藕。 这次接触后,张佩纶和李菊藕接触,终于结婚了。
李鸿章是个谨言慎行的人,为什么他要全心全意完成张佩纶?
多年的主流评论是,李鸿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舍不得吧? 他非常重视博学多才的张佩纶。 张佩纶长相一般,但海水不能斗量,人不可貌相,简直充满经纶,在公务繁忙中,他还在努力创作,作品有《管子注》《庄子古义》《涧于集》《涧于记录》等。
笔者收集的史料表明,李鸿章爱确实是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李鸿章从政治角度考虑。
张佩纶家和当朝皇族有很深的关系。 慈禧太后的父亲叫惠征,张佩纶的父亲叫张印塘。 惠征最初是张印塘职位的继承人,后来惠征成为张印塘的直接部下。 两人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苦难弟弟。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之初势头很大,湘军和淮军还没登场,大清的国家军队和地方团的练习就被打得很惨,朝廷的命官们也纷纷逃窜。 战争的不利、生活的困难,使那两个人在安徽战场上相继病死。 多年来,张佩纶担任主编,每天在帝后身边侍奉,比他大13岁的慈禧太后每次看到他,都会涌起姐弟的爱情。
隆裕皇后
张佩纶从1874年到1884年的10年间(例如扣除母亲丁忧2年,实际在职8年),被晋升4次,从7品到3品,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 光靠个人的能力就能乘坐在天上飞的火箭吗? 谁会相信爷爷不喜欢呢?
还有很多其他的关系。 例如,惠征的孙女、慈禧皇后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后来成为光绪的隆裕皇后、宣统的皇太后。 张佩纶的侄子张人骏历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是袁世凯的老家。 张佩纶之前的两个岳父、大理寺卿朱学勤和陕西巡抚边宝泉……当时的世人,谁有这么有实力的政治背景?
(4)补白
虽然是政治婚姻,年龄差距很大,但张佩纶和李菊藕的夫妻生活总结起来也很和谐幸福。 婚后张佩纶写的《兰骏馆日记》中有很多夫妇弹琴、唱歌、唱歌的记载。 两个人有一个孩子和一个女人。 李菊薯37岁守寡后专心养育孩子。 儿子张志沂学成功,和黄素琼结婚,夫妻一起去英国留学,生下了世界闻名的近代大才女张爱玲。
这是李鸿章的意外收获吗?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共平台:转录和平( id:hongyupt )
张佩纶和李菊藕的孙女张爱玲
标题:“三婚男张佩纶凭什么成了李鸿章的乘龙快婿?”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2013.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