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集团背后的致富经:中药注射进体内治病靠谱吗?”
本篇文章2110字,读完约5分钟
虽然步长集团董事长赵涛通过“送”女儿到美国名校,聚焦赵涛奉献的巨款,但很少有人观察步长集团的致富经。
年报显示,全年梯级制药营业收入136.65亿元,其中仅主力产品丹红注射液就贡献了40.85亿元。
丹红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梗、脑血栓等疾病的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是指中药提取精制后注入体内的溶液、乳液和临用前供给混合在溶液中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截至2009年12月,由于丹红注射液副作用频发等原因,已确定浙江、安徽等9个省纳入辅助和要点监测药物目录。
从1941年第一种中药注射剂诞生,到大规模生产上市,一直受到公开批评,但近80年来,人们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过。
让我们从第一种中药注射剂开始
中药注射液是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西方国家的严厉封锁,中国无法从欧美进口抗生素和各种西药,于是我国迅速发展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注射剂。
1941年初,太行山区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制造柴胡注射剂。 这是中药首次被制成注射剂,用于临床。
1954年,武汉制药厂生产的柴胡注射剂上市,中药注射剂首次工业化生产。
1965年至80年代,全国兴起中药大众运动,出现了1400多种中药注射剂。
截止到年底,已淘汰了数千种中药注射剂,还有近140种具有正式批准文号的注册上市品种。
日渐变化的畅销商品
至今为止的中药注射剂在各公立医院很受欢迎。 在全国范围内,中药注射剂每年销售千亿以上。
根据过去5年北京、广州等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的调查,从年到年,这些重点城市的中药注射剂销售额维持在100亿元以上,逐年增加。
尽管销售额保持上升趋势,但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额增长率实际上在下降。 从年6.58%的增长率,数据波动下跌到年负增长。
每天的背影是从未正式停止过中药注射剂的紧致。
2009年、年、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连续第三年发布《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通知》。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安函[]99日列出淘汰中药注射剂品种名单,包括柴辛感冒注射液、穿山龙注射液、肝净注射液、肝欣泰注射液、田基黄注射液等11种临床少量、安全性不充分的中药注射剂。
年来,民间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声日益沸腾,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在这一年下降了13.11%。
注射到身体里的混合物
中药注射剂“不安全”的原因是“注射”和“混合物”两个关键词。
一直以来流传的中药疗法中,中药是煎后经口进入体内的。 但是,药物容易被消化酶和胃酸破坏,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最终进入体内的药量减少,口服的疗效往往下降。
西医注射疗法由于可以将药液直接注入体内,迅速得到所需的血药浓度,所以作用很快。
中药注射剂是中国和西方都没有的怪人。 那个药剂依然是从以前开始传入中药的,但是使用了西医的现代注射法。
注射疗法时,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其本身容易产生副作用,西医也是如此。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西医输液的药物是成分单一的溶液,而中药注射剂的成分显得多而复杂,增加了副作用的可能性。
128种有不良反应记录的中药注射剂中,只有9.37%为单一较有效成分的药剂,52.34%为单味药,但有多种较有效成分,另外38.29%为清爽多味药混合。
也就是说,高达90%的中药注射剂“成分不单一”,据南方周末报道,这些成分很多,复杂的中药注射剂每年注入我国约4亿人的体内。
严重副作用的主谋者
对“天然制剂、纯中药制剂”总是有误解,认为无毒无副作用。
在前几天的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中,一名女性为了养生而榨汁,用针提取鲜榨果汁注射到自己身上,最终全身血液感染休克,送到急诊室换血。
大部分人的知识不像这个女人一样贫乏,但也有人认为“中药无毒”。
这其实是个误会,中药应用不当,就会和西药一样引起毒副反应,轻则延缓病情,重则威胁生命。
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在采用中药的过程中,注射中药是引起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
中药不良反应样品中,注射给药过半,占54.6%,未超过口服给药。
到中药严重不良反应时,注射给药比例直接上升到85.1%,此时口服只占13.2%。
副作用是指肠胃功能不全、头痛、疲劳、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不适感、睡眠的变化。
严重不良反应是指死亡、危及生命、致癌畸形、永久性人体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等反应。
这种方式是注射中药时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绝对主谋,许多中药注射剂滥用柴胡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等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后记
不可否认,中药注射剂确实在肿瘤、心血管病的治疗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例如含有黄芪、人参、刺五加、蝌蚪的艾迪注射液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含有党参和黄芪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促进抗肿瘤和造血,是临床效果肯定的常用药物。
数据显示,年要点城市公立医院抗肿瘤中成药中,注射剂类占近一半,注射是抗肿瘤中成药的首选采用方法。
收获总是与风险并存的。 注射中药可能比吃中药更有效,但风险也真的很大。 无论如何,正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的那样,为了避免风险,现实中普通人应该遵守的给药大致是:能口服的人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人不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特别是中药注射剂。
标题:“步长集团背后的致富经:中药注射进体内治病靠谱吗?”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200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