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13岁女孩因抑郁自杀:曾发40条微博记录寻死"心路"”

“13岁女孩因抑郁自杀:曾发40条微博记录寻死"心路"”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1-03-03 07:02:12阅读:

本篇文章3580字,读完约9分钟

前几天,在武汉某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心理情景剧大会上,《抑制治愈》《一束光的开始》等关于抑郁症的情景剧引起了师生的关注和共鸣。 视觉中国供图

“照顾好我的猫,不要扔掉,对它好! ”

11月17日晚11点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家中,13岁的少女乐(化名)留下仅有3行遗书,吞下96粒晕车药和16粒头孢菌素后自杀。

这个时候,距离她被诊断为抑郁症只有一个多月了。 事实上,这一个多月来,乐乐发了40条微博,和抑郁症有关联。

在微博这个自己的小世界里,她多次写下了抑郁症后受到的痛苦、自杀的想法、希望的帮助。 但在她自杀之前,这些复制品只有少数陌生网民,她周围的朋友和家人包括父母,但没有被发现。

被忽视的帮助

11月25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会见乐乐的父亲蒋时,他蹲在重症监护室门口。 此时,乐乐已经在里面昏迷了八天。

每天只有30分钟的会面时间,太短了。 他哭着说。 “我现在就想在门外和她在一起。 医生开门的时候,我可以隔着门缝看她。 ”。

蒋先生和妻子都不敢回家,一回去就觉得到处都是女儿的影子。 他们喜欢杨越,经常唱着“燃烧我的卡路里”的女儿突然一言不发,无法接受就这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幸运的是,经过几天的救治,乐乐目前肝功能恢复,肾功能也逐渐恢复,其他方面恢复较慢,但有断断续续的自主呼吸。

坏消息是,乐乐还处于昏迷状态,没有摆脱生命危险。

蒋先生记忆中,女儿一直聪明懂事,同时乐观开朗。 他平时乐和他不叫爸爸,都叫他“辉哥”。 女儿放学回家后,有时会对自己撒娇坐在沙发上,伸直脚说:“辉哥,帮我脱鞋。”

今年9月初,乐乐进入中学一年级后,蒋先生发现女儿渐渐变了。 他观察到女儿变得沉默寡言,总是闷闷不乐,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在音乐学校,作业每天晚上10点多之前,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7个小时。 蒋先生一度觉得女儿的学习压力很大,状态变差了。

开学两周后,乐乐和爸爸商量了一下,蒋先生不同意能不能转到普通班。 后来,乐乐的状态越来越差,今年10月,蒋先生带着女儿来到石家庄医院的心理科,经医生诊断,患有抑郁症,而且严重。

“我很吃惊。 没想到女儿会得抑郁症”蒋先生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11月4日,乐乐开始住院治疗。 “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我们看到孩子心情好了很多,就出院了。 ”。 蒋先生说当时他和孩子的母亲认为乐乐已经恢复了。

出院后的一天,蒋先生带女儿去肯德基吃了自己最喜欢的炸鸡。 父女相向而坐的蒋先生回忆说,他和女儿商量了下星期一( 11月18日)返校的事情。

乐突然对父亲说:“如果我从中学退学,今后还有路吗? ”。

“现在大学生很难就业。 因为你中学毕业不了,有什么出路? ”。 蒋先生脱口而出。

她回答说:“现在很后悔。” 他后悔了,自己看到当时她不想去学校,但怕她旷课误了学,还是建议回学校。

“当时乐乐应该向我求助,所以应该让我休学。”蒋先生后来反省说,父母自己认为对孩子好,并不一定对他们好。

自杀前的40篇微博

11月17日是星期天,第二天乐乐回学校。

音乐之母想起了音乐在中午想吃炸鸡。 “买鸡胸肉和面包糠来,我给你做”。

蒋先生说,他记得那天乐乐买了很多鸡肉,当时也没想到。 我想她可能想吃炸鸡。 之后,他可能会拆开,想在女儿自杀之前花掉自己的零花钱。 而且,那天晚上女儿吃的药可能是那天中午去买鸡肉的时候顺便买的。

晚饭时,蒋先生和妻子也没有发现女儿有什么异样,吃饭后乐乐一个人回了房间。

第二天早上6点,蒋先生叫醒女儿去学校,但敲门时没有人回答。 他连忙用备用钥匙开门,开灯一看,乐乐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嘴边还留着药渣。

他和妻子吓得叫了救护车,乐乐被送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救治,被诊断为急性重度药物中毒、多器官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等。

“女儿选择自杀后,我非常不能理解。 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要吃这么难吃的药自杀呢? ”。 蒋先生说自从看到轻松的微博后,他明白了女儿在抑郁症之后有多痛苦。

乐乐被送往医院救治后不久,乐乐的母亲接到了石家庄警方的电话。 他说:“他在网警调查时,发现乐乐在微博上发的复印件明确表示想自杀的意思,所以联系了家长。”

挂了电话,夫妻俩马上去看了女儿的微博。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观察到,乐乐的微博名叫“北巷林七”,背景和头像都很黑。 她只发了40条微博,每个微博都发到了一个叫“抑郁症超话”的微博社区。

乐的第一条微博是今年10月23日发的,“太痛苦了,我几次都去不了”。

10月31日,她第一次在微博上求助。 “能给我一点安慰吗,真的很痛苦”。

11月6日凌晨1点多,在住院中,第一次传达了想退学的想法。 “今天做的电针起了反作用,下午又病了,住院恐怕治不好,得考虑怎么跟父母说想退学的事件。”

之后又发了微博。 “住院已经治不好了,让我死吧! ”

“从中学退学,有什么路,但是真的读不懂。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学校。 这个假期一结束我就不能忍受去学校。 很痛苦”

“不是‘治一两周会治一两周吧’,而是真的想听身体对我说‘干得好,休息一下’。”

“再等一会儿,吃很多药,安心休息。 ”

…。

之后,这些微博相继发行。 11月14日,乐乐在《抑郁症超话》中向网友表示:“从中学退学还有出路吗? ”。

11月15日,乐乐第一次吃药尝试自杀,失败。

11月17日,乐乐开始微博直播自杀。 当天下午3点19分,乐发微博说:“断线了,我也必须准备。” 两个多小时后也被称为“准备好了”,晚上10点02分称为“今晚”。 我等家人睡觉。”

半个小时后,她发了最后一条微博。 “待会儿吃药,希望有人报警”。

乐最后的微博下面有400多条评论。 大多数评论都很在意说服她。 “别走,千万别走,好几次”“还在吗? 宝贝,别走”“别走,一起去好几次吧”……还有评论里说@石家庄网警执法,想阻止这个花季女孩。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打开这些留言网民的微博时发现,这些人大多关注抑郁症相关话题。 在这些抑郁症的话题中,很多网民流传着想自杀的想法,也有网友直接询问自杀的方式。

目前,“抑郁症超话”无法打开,标示为“超话暂时未开放,主持人完成整改后恢复”。

必须建立早期筛选机制

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来到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儿童精神科主任张旭静告诉记者,近年来,她收治的18岁以下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逐年增加。

据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统计,从年11月至今年10月底,近5年来,他们门诊接待的未成年人总数分别为613人、828人、886人、1573人、4626人,5年来增加了近7倍。 目前科里有50个孩子住院,都是重度患者,最小的抑郁症患者是11岁的少女。

“13岁女孩因抑郁自杀:曾发40条微博记录寻死"心路"”

据她的分析,人数逐年增加,不仅与发病率有关,也与人们对抑郁症的意识有关。 虽然现在开始重视抑郁症,但很多人忌讳生病。 这些人有“羞耻”。 如果不严重影响生活,他们不会来医院,也害怕别人知道抑郁症。

从目前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乐乐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抑郁症。 她不想回学校是因为不想面对同学们。 蒋先生说,乐乐只是把自己得了抑郁症告诉了她的好朋友萌(化名),萌不但没有疏远她,反而去安慰她,告诉她抑郁症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记得蒋先生当天很开心地和他说了这件事。

“13岁女孩因抑郁自杀:曾发40条微博记录寻死"心路"”

张旭静对患者总是反复强调:“抑郁症是心灵感冒了,不是见不得人的病。”

她提醒父母,要多观察孩子平时的状态,如果孩子情绪低迷,睡眠不好,厌学,一定是心理有问题,马上带他们来医院。 她拆开了,乐乐的父母发现女儿异常后,没有马上带她去医院治疗。 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重度患者了。 另外,即使乐乐向父亲求助,或在网上受到警告,也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13岁女孩因抑郁自杀:曾发40条微博记录寻死"心路"”

张旭静坦言,未成年人抑郁症已经不仅是孩子和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在制度层面上,她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筛查机制。 “精神科医院和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建立联合机制,对老师进行疾病知识培训,对学校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儿童青少年早期发现,每年定期进行心理测试筛查,由精神科医生定期到学校筛查相关人员,进行家长的宣教工作。”

“13岁女孩因抑郁自杀:曾发40条微博记录寻死"心路"”

她还建议建立学校和社区的心理卫生服务系统制度,对轻微异常患儿尽早进行心理干预。 正常儿童青少年采取预防保护措施,提高儿童青少年的抗逆力。

11月28日,是乐乐住进重症监护室的第11天,她还处于昏迷状态。 蒋先生感冒了。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这几天他不能进病房探视女儿了。 但是,他还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口。

出入的护士医生打开门一半以上时,他可以看到女儿熟睡的脸,但不巧,记录本歪了,正好挡住了他孩子的视线。 幸运的是,好心的护士发现后,挂了那本记录本,他又从门缝里看到了女儿。

标题:“13岁女孩因抑郁自杀:曾发40条微博记录寻死"心路"”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0948.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