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包装"简历:代写5元起步 49800元得面试机会”
本篇文章2260字,读完约6分钟
秋招结束,还没有拿到offer (录取通知)的大四学生正在写论文。 另外,也开始寻找实习机会和就业途径,制作明亮的简历是不可缺少的。 现在没有经验的“白”决定买模板做简历,花几万元获得实习经验,做简历的情况不少。 但是,你知道“简历代写”“实习训练”有多少雷区吗?
陷阱1 :只有得到好评,才能取回简历
目前,网上有不少简历制作的经验共享文案。 也有专门从事简历代写工作的职业。 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除知名招聘平台外,少许EC平台有此业务,代写简历价格为5元至数百元。
基本的操作流程是,购买者先付款,填写新闻表格后,表现为对方的人事负责人信息,简历满意后,确认领取。 如果是“专业服务”“紧急服务”,将超过100元。
但是,北青报记者在看某平台买家的评论时发现,人力资源师专业性的真伪很难识别。 据购买者称,只有确认付款,拿到简历后,才会出现很多错别字。 另外,也有人反映了卖家没有信息表达,后续编辑跟不上,最终拿到的简历是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没有“定制”的感受。
另外,也有人向北青报记者报告说“还不能说不满”。 除了好评之外,如果不把截图交给商家,除了拿不到自己的电子版简历外,还可能存在简历新闻泄露的问题。
陷阱2 :在模拟项目中就业时“不顺利”
此外,还有专门针对大型网络公司的咨询培训企业。 他们的服务更“专业”,更昂贵。
被毕业论文缠身的小玉看到,该企业员工因微信朋友圈频繁发送入口页面功能优化、客户成长策划、音乐运营营销策划、文案表达和功能优化、热点ip拉新活动策划等知名企业项目,表示“ 玉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交钱后可以把项目经验写在简历上,不必等到项目完成。
北青报记者在该企业微信公众号文案中表示:“企业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接收互联网企业招聘通知,是提供实习信息、求职干货、职业指导的职前教育平台。”
蓝报记者咨询了该平台的求职规划师。 她介绍说,一个项目包括18小时课程+5周的实践经验,由现任知名网络企业高级产品和运营经理进行直播课,比较简历制作和笔试、面试并进行相应指导。
她表示,不同价位的服务不同,5480元获得项目经验赠送实习内推,7980元才是标准版,除了项目经验外,还包括简历制作、精修、笔试和面试的一对一指导。
网络行业的陈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平台上所谓的“学到了运营相关的逻辑和规律”实用性不高,比如转化500名顾客,有多有用,是正确的顾客,使用了什么样的做法、渠道? “平台只是告诉你基本的运营流程和面试的应对措施,没有必要花大成本去上这样的培训课。 ”
陈先生认为,模拟项目和实际操作大不相同,也许可以学到一点做法,但在就业时要得到企业的同意并不容易。
陷阱3 :广告中的“offer”表达有误解
据北新闻记者介绍,上述企业还有一项服务。 跳过网申、笔试、面试环节,可以获得与网络公司部门负责人直接单独面试的机会。 有39800元和49800元两种价位,两者的优点是“确保获得录用通知,不获得退款”,两个价位对应的企业水平不同。
记者在询问知名企业的项目经验是否进入公司真正参与操作时,该规划者还解释说,项目不是在相关企业中实际存在的,而是在线模拟中产生的,因此无法得到相应的实习说明。 “实习offer是指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是与进公司后的实习期不同的概念。 ”
本来,宣传海报上的“offer”其实是“实习offer”,并不是拿到了企业的“入职offer”,“为了弥补实习经验,我们做的就是花钱买工作”
陈先生认为,这个平台的所谓项目经验只是培训,含金量不高。 特别是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简历上写的是知名企业项目的经历,但对于一点点的项目数据,如果回答是模拟的话,可信度与预期相差甚远。 广告的推广环境更重,更容易误导求职者,所以大家认为有这个项目的经验就可以进入大公司。
律师解读
写简历有风险
做生意都要慎重
北京嘉善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常亮律师分析认为,求职市场激烈的竞争催生了“简历代办”服务,目前我国对简历代办服务没有确定的分类和划分,主要以能够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咨询管理企业为咨询服务形式提供
不具备相应人才服务的企业提供这种服务,根据中国《公司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者经营方法从事经营活动的,根据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另外,违反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非法经营情节严重的,有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可能性。
另外,在网上店铺提供个人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不表示具有“写简历”服务的资格。 我国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目录中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中确实有人力资源服务人员的认定标准。 但是,通常取得该证书的是公司管理或为相关员工做准备的人,“简历代办”不是他们的业务范围。
从事“代办简历”服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商家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的拘役、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
对买方来说,找人代笔也面临风险。
首先,商家在从事“简历代写”的过程中,有可能将收集的求职者的个人新闻泄露(销售或提供)给他人,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新闻,要将新闻泄露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对外提供个人新闻的事件要慎重态度。
其次,“简历代写”可能会造成高额的金钱损失,不规范的服务使得“简历定制”的效果与预期大不相同。
最后,“简历代写”下的新闻诈骗是诚信诈骗。
从某种意义上说,求职简历既是身份和实力的说明,也是“诚实的说明”。 在信用书、新闻互通的时代,录用假简历不仅会让求职者失去心爱的工作,更有可能面临进入“求职黑名单”的风险。
标题:“毕业生"包装"简历:代写5元起步 49800元得面试机会”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093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