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卓达陨落:实控人曾系当地首富 46亿资产被冻结”
本篇文章2920字,读完约7分钟
卓达董事长兼总裁杨卓舒
河北第一批杨卓舒和他的卓达没能整形为“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产业”,也没能实现曾经的豪言壮语。
67岁的杨卓舒,目前正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东院接受法律审判。
11月27日、28日,卓达控股、卓达房地产、卓达新材料及杨卓舒、杨汗青数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据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东院、裕华法院第19法公开审理。
界面信息最近致电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办公室,得到答复称案件正在审理中,尚未有结果。 结果什么时候公示还不确定。
在等待法院审理的过程中,一个既定的事实是,曾经风光无限的杨卓舒如今以悲剧告终,他迅速发展的实业企业卓达集团也在一瞬间没落。
大风是从青萍的末尾起的。 杨卓舒和卓达的命运逆转了。 在当时的“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的报道中,他质疑卓达诈骗融资,并透露该企业一起集资超过100亿美元的敛财诈骗。
这件事对卓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卓达陷入直接投资者、社会公众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质疑和调查之中,最后走向末路。
要深究骗局的背后,卓达的雷早就埋下了。 那个用p2p、竹子代替钢的技术,是最终推翻公司的元凶。
跌落
从一家公共商业企业走向违法犯罪,源于杨卓舒口的民间融资。
卓达进行的民间融资包括众筹、p2p等理财项目。 据说像太阳城资产管理项目一样,投资4年后可以归还本金。 甚至投资者也可以获得与本金同等价值的住房。 达到卓新材料理财项目,年化收益率可达20%至30%以上。
利润眩晕,但结果幻灭。 卓达利用旗下的资产管理项目超过了100亿,但未能利用这些资金。 正如杨卓舒所说,“支持国家建设”、“完善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产业”、“支持俄罗斯的国民建设”正在走向深渊。
年,媒体以《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 30%高利息吸引40万人》曝光卓达融资诈骗。
据报道,卓达将不同的房地产项目包装成理财项目,销售20~30%的超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吸引了40多万以老年人为主力的投资者。 卓新材理财项目短时间内超过100亿元,对应的利息支出达到20亿元以上。
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当时在向外界回应融资时,还假借融资之名“蒙混过关”。 他说:“不是钱吗,不是100亿吗,1000亿也没关系。 只要杨先生在,就是1000亿也是小钱”。
他利用心理战略,动摇了投资者的退保意愿。 “你们现在有人退钱。 我可能会随便退钱给你,退钱后就填黑名单。 请不要再回来。 ”。
但是,在杨卓舒这些狂言的背后,卓达的商业模式已经动荡不安,无法继续下去。
为了填补空缺,卓达还通过新的项目吸引着新的投资者。 卓达官网对外发布虚假业绩——“卓达新材料已获得2万亿元( rmb )以上订单”、“年,卓达新材料集团实现产能20亿建筑平方米,实现市场销售总额7万亿亿”……
这个值得夸耀的业绩没有实现,卓达集资百亿资金的去向成为谜。 当时债权人组织了维权计划委员会,与卓达协商了还款方案,但投资者投入的百亿资金尚未归还。
年开始爆发卓达理财产品兑付危机。 当时,卓达为了稳定投资者的情绪,表示:“卓达的估值超过2700亿,可以弥补债务。
但是,卓达的现金流危机已无法用文案掩盖。 在其融资欺诈被曝光后的三年多里,卓达只能通过其他融资方法填补资金黑洞。
据当时媒体调查,卓达发放的信托达19笔,累计融资达55.5亿笔,但未能偿还,故被信托企业列为黑名单。 这三年内可调查的私募基金还有11种,累计融资超过17亿元。 通过出质三亚项目的企业所有权,获得了一定的融资。
随着卓达对外来资金的吸附能力减弱,杨卓舒也无法逮捕,最终决定自首。
2019年5月1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通知,河北卓达实际统治者杨卓舒父子将自首。 杨卓舒本人自首后得了重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东院接受治疗。
现在卓达官网无法打开,关联企业的所有权也被冻结。 法院已经冻结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企业48项股权,冻结相关金额超过46亿元的卓达控股股权44项、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23项股权。
“竹替钢”的新材料产业
卓达成立于1993年,在这固定节奏运营的20多年间,既有令人羡慕的契机,也有令人惊讶的事情。 卓达的命运轨迹深深烙印在杨卓舒本人身上,可以说一切荣损。
出生于1952年的杨卓舒,年轻时做过记者,入海前曾担任河北日报发行所副处长。 他对外发表的复印件涉及民族和历史、思想和文化、制度和国力等复印件,共有500多万字。
外界的评论中有好有坏,有学识也有远见,但多少有些叛逆色彩,要靠才能。
1993年,杨卓舒看到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契机,房地产大面积滞销,在亏损低谷的背景下毅然下海。 当时,杨卓舒拿着向朋友借的旧车和自己积攒的数万元钱开始创业。
他将旧车抵押给石家庄城郊荣城县的农民,取得了30亩土地的开发权,成立了河北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企业。
杨卓舒逆势而行,有独特的生意之路。 河北卓达刚成立,他用信用帐户在《石家庄日报》上取了全面广告——卓达别墅每平方米1588元。
188元在当时河北是个很有吸引力的数字,比普通商品房的价格低400元左右,广告语带着卓达这家企业逐渐被外界所知。
以低卖少益的逻辑,杨卓舒在这里赚了人生第一桶金,改写了人生的命运。
房地产腾飞后,卓达以三产联动和产业造城,逐渐确立了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园和新型城市化产业新城开发建设的商业模式。 通过新材料产业,卓达在全国各地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储备。
在用卓达理财产品筹钱之前,杨卓舒也做过实业、慈善。
杨卓舒在2001年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5位,身家近50亿。 卓达集团也是当时河北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将产业扩展到了包括商业、市政建设、服装、高科技、旅游、教育、娱乐、物流等在内的泛房地产行业。
达到卓达快速发展史上最高的光照时刻,现有净资产超过千亿元,公司员工15000人,业务覆盖新型材料、养老健康、文化创意、旅游、现代农业、低碳智能城市建设、港口建设与运营等实业。
项目涉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同时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分别进行了大开发。
从房地产重构房地产相关的多产业布局,从今天来看,也不会落在人的后面。 将卓达带入末路的,也许是名不符实的产业。
卓达的新材料是协助模块化建筑的建筑板材,其原料构成主要是建筑垃圾、工程废弃物等。 卓达将这些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多道工序最终形成固定尺寸的板材。
但是,这种新材料的生产方法和原料的具体混合比例尚不清楚,卓达以商业秘密为由未对外公开,不为外界所知。
杨卓舒表示,卓达凭借这种新材料,获得千亿订单带来的高额利润,以新材料的名义推出了非常高的理财产品。
在卓达新材料理财产品引起质疑之前,杨卓舒向外界做出了触目惊心的说明。 其核心技术是“用竹子代替钢”。
正如卓达新材料产业的名字不真实一样,杨卓舒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极其矛盾的颜色。
“只有利益是社会的基本原则,不能随便批评。 但是,利润并不是公司能欺骗别人,你的手段高尚,能提供优秀的产品。 “他自己走上了违背他对外宣传的道路。
更讽刺的是,杨卓舒把许多“财富英雄”、“富豪”的落马比作“皇帝的新衣服”,认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往外画的故事不可信。 现在他自己也成了这样的人。
标题:“河北卓达陨落:实控人曾系当地首富 46亿资产被冻结”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0925.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