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我们不能忘 也不敢忘”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我们不能忘 也不敢忘”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1-03-02 04:30:14阅读:

本篇文章3650字,读完约9分钟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

从1937年到2019年已经有82年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持续6周,持续了40多天悲惨的大屠杀。

( 1937年12月13日,中华门前躺着一具尸体,上面有血迹@央视信息)

在大屠杀中,30多万中国人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女性被日军通奸,南京市三分之一被日军放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目前,名单上登记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只有78人。

国家公祭前夕,幸存者金茂芝老人于12月5日16时50分去世,享年91岁。 他是今年去世的第12个幸存者。

出生于1928年的金茂芝,目睹了包括父亲在内的20多人被日军杀害。 父亲被害后,金茂芝和母亲生活艰难,曾经靠乞讨为生。

目睹这些大屠杀的幸存者正在凋零,但血和泪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 记住他们,为历史作证!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

幸存者马庭宝:四世同堂,希望永远和平

84岁的马庭宝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1937年日本对南京发动侵略时他才两岁。

据说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入侵南京时,他们全家逃到难民营避难。

后来,有一天日军闯进难民营抓人时,抓了几辆卡车的人,他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被日军拖走后被集体枪毙,用汽油烧毁。

当时在难民营的时候,马庭宝的母亲和祖母害怕日本人找她们,剪了头发,把黑灰涂在脸上。

幸存者陈德寿:回忆痛苦是痛苦的,但有说话的责任

/ h// br /

1937年,大屠杀幸存者陈德寿只有6岁。

1937年,陈德寿6岁。 日军占领南京时,他的父亲被带走,婶婶反抗日军被刺伤6刀身亡,甚至连死前奶奶给的糖水都喝不上。 88岁的老人说,现在想起一次过去,他三天睡不着觉,但他有义务向大家讲述历史。

幸存者陈德寿:想起苦难,三天睡不着觉,但我有责任告诉世人。)

日军占领南京时,在街上扔炸弹点燃街道,他父亲去救火,被日军抓走。

之后,拿着枪的日本鬼子来到家里,寻找“花姑娘”。

他的母亲大肚子逃跑了,婶婶在反抗日军的屈辱中被刺了6刀后死亡。

陈德寿回忆说:“我阿姨才26岁,而且手里抱着2岁的表哥,混着4岁的表哥。”

日本鬼子喜欢上了婶婶,“从第三个进入的房子拖到了第二个进入的房子空房子里面”。

反抗的时候,被日本鬼子用刺刀逼上大腿,倒在了地上。

的鬼子还没收手,又刺了5刀后,拿着枪逃跑了。

死前,他婶婶对母亲说(陈德寿的奶奶)。 请给我拿一杯水来。 ”。

但是,陈德寿的祖母送来糖水的时候,阿姨已经断气了。

阿姨被杀的那天晚上,陈德寿妹妹出生了。

6天后,家里又来了会说中文的日本兵。

这位日本士兵和陈德寿的爷爷介绍说,他家在日本开店,但现在被征召来到中国。

陈德寿的祖父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了这位日本士兵前阿姨被杀的经过,这位日本士兵带着祖父出去找棺材,载着阿姨。

得到一点粮食和小菜,然后不留姓名地离开了。

“这个身体是个好人,”陈德寿说。

到了第十天,一位亲戚晚上来了,带着陈德寿和他的母亲、还有妹妹三人去了难民区。

在难民营住了40天回来,知道了父亲被日本人杀害了。

之后,由于生活困难,阿姨去世前留下的两个孩子被送回家,不到两年这两个孩子也死了。

88岁的陈德寿老人想起了这段痛苦的经历,他这次想起了过去,他三天睡不着觉,但他有义务向大家讲述历史。

幸存者岑洪桂:那是800年来难忘的痛苦

今年96岁的岑洪桂老人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

当时岑洪桂的房子被日军烧毁,不满两岁的弟弟岑小三被活活烧死,他的腿部被烧伤,至今仍留有伤疤。

他说,这些痛苦别说80年,800年也忘不了,永远忘不了。

“那天,在大街、小巷、道路上,有3人5人死亡。

你看不见人走了,没人了。 ”

岑桂老人至今还在回忆当时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谁也不出来,他(日本兵)一见人就杀。 十几岁的孩子留不住,这么残忍。 ”。

岑桂老人说,日军在南京市“三光政策”——烧毁、抢劫、杀害。

他们在秦淮河边行刑,说:“打死就栽,那条河涨水,就被冲走。 ”。

当时有五台山小学,250多名五年级学生被杀。

岑桂说他姑姑住在小学后面,她亲眼看到。

年,岑洪桂访问了日本长崎、熊本和福冈3个城市,与当地日本民众交流了南京大屠杀问题。

一位年轻的日本学生说,当时日本来中国杀了那么多人,但他们没有看到。

岑桂回答这个学生说:“那时还没有你呢。 你有时间去我们中国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看看你就知道了。 ”。

90岁的幸存者夏淑琴:活着,等待日本承认历史

今年90岁的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当时在家的9人被日寇残忍地杀了7人,年幼的她也被刺了3刀。

她说她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死去的30万人。 我现在还想活下去。 等待着日本承认历史的那一天。 她也希望下一代记住历史。

“我一定忘不了,除非我死了。”

夏淑琴说:“我想等待日本国家承认这段历史。 但是自己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幸存者石秀英:父亲系鞋带时被杀

日本人进入南京城的时候,石秀英当时11岁。 他们一家住在山坡上,建着露席小屋,睡在铺稻草的地上。

石秀英老人说:“我的父亲是最好的父亲。”

“早上去买蔬菜,回来后给姐妹们几个,买花生糖。 每天都是这样。 ”。

虽然是这个最好的父亲,但是在送姜到阿姨家的路上被日本人杀了。

93岁的石秀英想起了那天的场景,连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爸爸为了把姜早点送到阿姨家,没吃饭就出门了。

后来,阿姨想离开父亲吃饭,但没能留住。 一出阿姨家的胡同,就遇到了两个日本人,被带走了。

在拐角处,石秀英的父亲蹲下系着鞋带,但日本人回头看不见他,以为他会悄悄地逃跑。

一下子捅了三刀,石秀英的父亲被刺死了。

父亲去世后不久,石秀英的哥哥也被日本人带走了。

她的母亲和姐妹四人维系着生命:“每天洗衣服、冲厕所、取两角钱、买黑面包。”

对于这些痛苦的记忆,石秀英老人说:“我现在有责任记住这样的历史。 你不告诉的话,新一代的他不知道这些事件。 记住历史,不能忘记。 ”

幸存者艾义英对日本的演讲得到了支持,唤醒了日本青年

那年7岁的艾义英目睹了每天有7名家人被杀害。 看到父亲的尸体,哭着,每天躲在山下,下山时到处都是被侵害的老百姓。

她去日本讲述历史的时候,现场座无虚席,日本学生听了之后,非常惊讶。

日本人踢了她家的门,拖走了包括她父亲和叔叔在内的一共7人。

之后,她和别人跑到山上躲起来。 她一直哭,哭了一晚上。

天亮的时候,一位老人走过来,告诉她父亲和叔叔们被杀了。

艾义英看着父亲被杀后的样子,说:“我父亲沾满了血,衬衫被染成了红色。”

几年前,艾义英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去日本参加作证集会,向日本当地的知识分子和一点点的民众讲解历史。

一些年轻的日本学生不相信南京发生了大屠杀。 他们说:“我们的国家这么激烈吗? 真的杀了这么多人吗? ”

听了艾义英老人的话,这些日本听众感叹真是悲惨。 之后,将当面与艾义英交流当时的具体细节。

艾义英老人的儿子说:“他们也对他们的政府不满。”

幸存者葛道荣:抱着弟妹被日寇用刀刺伤

“人命关天,杀一个人很辛苦,我家被杀了三个人。 这不是大屠杀,是大屠杀吗? ”。 今年92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说。

“日本可以去韩国道歉,也可以去珍珠港向美国人道歉。 没想到杀了中国这么多人,杀了我家三口人,现在缺了我们最起码的道歉。 ”

那时,他们一家正要半夜睡觉的时候,突然听到房子的墙壁被推倒了。

葛道荣的母亲从纸子的格子窗看到日军翻墙而入。

她马上叫葛道荣的叔叔跑了。 他叔叔没有逃跑,而是让母亲带着自己跑进避难所。

两天后,他和妈妈安心回家,发现叔叔倒在血泊中,满是血,眼睛睁得大大的。

几天后,又有三名日军冲进来。 当时,他和5岁的妹妹,还有2岁的弟弟又冷又饿,很害怕。

日军闯入后,猛地刺入葛道荣的右脚,“痛到了心里,血和裤子连在了一起”。

目前葛道荣正在努力收集日军大屠杀犯罪的资料,已经整理了十几万字,他说只要有光就会继续发烧。

今年92岁的葛道荣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10岁时经历了悲惨的南京大屠杀,看到家人被杀害,抱着弟弟妹妹被日寇刺伤。 葛道荣收集了日军大屠杀犯罪的资料,整理了十几万字,说有光就继续发烧。

(幸存者葛道荣:抱着弟弟妹妹被日寇刺伤,一家三口被杀)

他说:“历史是人们自己经历的,不可否认,不可篡改! ”。

幸存者傅兆增:两岁受枪伤,不可原谅!

日军进入南京城后开始放火,“南京的房子,到处都被日寇烧毁”。

当时傅兆增被母亲抱着,和阿姨一起外出。 被两名日本士兵看到,阿姨一枪打死,2岁的傅兆增被日寇枪弹打伤,目前伤疤还在身上。

想起当时大屠杀的情景,傅兆增说:“那河水都变红了。”

记住历史,守望和平!

记住,历史不是为了让仇恨持续下去,而是爱好和平的人以历史为榜样,希望走向未来。

更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继去世,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血泪记忆,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能忘记。

今天,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同胞,共同保卫和平!

标题:“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我们不能忘 也不敢忘”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082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