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食品安全热点⑦:“毒豆芽”案首现无罪判决引关注
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和Tencent.com“2015”协办 食品安全 热点科学解读媒体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胡,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网记者晓寒/照片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晓寒)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和腾讯协办的“2015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交流大会”于1月12日在北京召开。备受关注的“毒药” 豆芽系列案件中的第一个无罪判决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对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胡认为,6-苄基腺 嘌呤植物的生长 监管机构表示,在豆芽生产中使用这些物质的安全性是“不确定的”。因此,这种物质不能被直接认定为有毒和有害 非食品原料,这是无罪的基础。 2015年6月16日,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郭某、陆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无罪,该案发回重审。这是第一个“毒豆芽”系列案件被宣告无罪的案件。无罪判决不仅明确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界限,而且对证明此类案件的审判判决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经济网舆情研究所的监测数据,从2015年7月25日至2015年8月17日,共有185篇相关新闻报道、1篇博客、9个论坛、89条微博和26条微博。从此次事件的网络舆情比例图可以看出,整体报道和讨论很少,新闻报道是主要的。在语、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平台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 从民意主题趋势图可以看出,总的主题数量很少。7月29日,红网就“毒豆芽案的无罪判决是对科学的尊重”这一话题发表评论,被人民网、搜狐、凤凰网等媒体转载,使话题数量达到高峰。 从话题的区域分布图可以看出,辽宁、山东、浙江、福建等地的相关舆情热点。 胡说,原卫生部从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删除6-苄基腺嘌呤是因为技术的必要性,而不是因为安全。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和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2015年第11号公告中,“禁止豆芽生产者使用上述物质,禁止豆芽经营者经营含有上述物质的豆芽。”胡宋啸说,“这澄清了这个问题上的‘监管红线’。在豆芽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上述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农业等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是否有毒是一个科学问题,”胡宋啸说,并补充说,“你不能简单地在“有关部门禁止的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之间划一个等号。” 相关报告: 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8:“原料奶”未经灭菌存在安全隐患
标题:2015食品安全热点⑦:“毒豆芽”案首现无罪判决引关注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955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金陵电机“新三板”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