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寿命成像原理及应用说明
本篇文章595字,读完约1分钟
荧光寿命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荧光寿命是指分子被光脉冲激发后回到基态前的平均停留时间。处于激发态的荧光分子在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过程中发出荧光并释放能量。荧光寿命取决于荧光分子所处的微环境。通过测量和成像样品的荧光寿命,可以定量地获得样品的功能信息。
荧光寿命成像技术有两种:时域和频域。
(1)时域胶片:需要脉冲光源,因此在双光子系统中通常使用胶片(简称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拷贝)。一个原因是激光是脉冲的,另一个原因是购买双光子的老师通常配有薄膜。如果是单光子系统,你需要购买可见波段的脉冲激光器。光路调整也是一个问题,供应商是贝克尔&希克和一家德国公司皮考克。这种方法很流行,而且有很多系统。
(2)频域滤波:需要一个相位调制的光源,由发光二极管调制。荷兰的兰伯特仪器公司有这样一套产品,它们是建立在宽视场荧光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上的。
电影有助于许多研究,但它在生物学领域几乎没有影响,有物理背景的研究人员正在这样做。用fret获得的结果比用强度fret获得的数据可靠得多。
以下是荧光寿命成像胶片的应用:
1)细胞体自发荧光寿命分析;
2)有效区分自发荧光和荧光标记;
3)区分具有相同光谱特性的不同荧光标记;
4)活细胞中水介质的ph值测量;
5)局部氧浓度测量;
6)测量活细胞中的钙浓度;
7)时间分辨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纳米尺度的远程测量和环境敏感fret探针的定量测量。
标题:荧光寿命成像原理及应用说明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6274.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