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7 12:51:02阅读:

本篇文章4427字,读完约11分钟

在各种书法展览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与传统书法创作相悖的所谓现代书法。"它假装晦涩难懂,采用奇怪的形式,有意识地进行实验,并故意扰乱观众."我们也听到一些标榜现代主义的理论家到处宣扬,反叛传统,标新立异,试图把书法变成一种纯粹的技术,让人捉摸不透。对于书法初学者来说,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到茫然。艺术叙事形式的演变受文化环境的驱动,适应历史现实。现代主义书法流派的出现自然与当今时代的表达困境密切相关,也是书法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然而,笔者认为,虽然现代派非常响亮活泼,但它不是书法的本来面貌,也不代表书法的未来发展。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书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庄子和惠施在讨论“鱼之乐”时,各有主张。最后,庄子说:“请依书而行”。意思是不要争论,让我们回到事情的起源。面对众多的现代书法流派,各有各的主张,我们也可以说“请遵循其本来面目”,回到书法的本质去看一看。书法的起源是什么?书法首先是汉字,汉字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书法的基本功能。现在,用毛笔写便条已经很少见了。然而,当我们想写一部书法作品时,我们还是要思考该写什么。不同的主题,我们选择不同的词语和不同的内容。由此可见,即使书法成为一门艺术,书法表达情感的基本功能仍然存在。作者认为书法的发展离不开它的祖先,一件作品总有它的内涵。本文将从喜怒哀乐、学德、儒道三个方面论述书法在各种表象下都离不开其表达情感的基本功能。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如果你想要一本书,你会先张开双臂

书法的抒情表达功能,首先表现在创作一个小系列的书法作品的情感思想上,一副能打动人心又有收藏价值的书法作品,因为字里行间有丰富的感情,或喜、或悲、或怒或悲。即使历经千年万水千山,我们仍然可以被时间空.分开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对书法创作状态最早、最著名的论述是西汉作家杨雄的“书是心画”说,但更直接、更深刻的是蔡邕。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文学家、音乐家和书法家。他的四篇论文《石砖》、《离石》、《碧论》、《九石》篇幅短小,涉及到中国书法本体论和创作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中国传统书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蔡邕在《笔论》中这样论述书法家的状态:“书者散。如果你想要一本书,你应该首先张开你的双臂,让你的感情随心所欲,然后去预定它;如果你被迫做某事,虽然中山兔一点也不好。”“书,散了。”这里的“三”应该理解为sàn,它是一个动词。它的意思是传播和送走,“在你想要书之前张开你的双臂”意味着书法是表达你的思想和感情的艺术。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蔡邕认为,书法的追求是释放心灵,抒发情感。写作时,有必要放松双臂,放纵情感,放纵灵魂。如果你因为被其他事情缠住而做不到,这本书就不会漂亮。在蔡看来,书法创作的过程就是用笔墨表现书法家的情感和精神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在写作中有一种充分而强烈的创作欲望和丰富而自由的情感和精神,我们才能写出最能表现书法家真实情感和本质的作品。世界上三个运行的脚本都是“草稿”。它们之所以作为一种标准流传后世而不可复制,不仅是因为书法家是当时最好的书法大师,也是因为他富于情感,最少修饰,自由挥洒。《兰亭序》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书,充满了王羲之洒脱的个性和对宇宙人生的悲叹之情;第二大行书《孝祭稿》是严振清在极度悲愤之下写成的,文字随情波动,纯粹是劳动者内心平静的自然流露。第三大行书《黄州凉菜帖》,是苏轼贬谪黄州第三年寒食节引发的人生叹息。它写得苍凉而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的忧郁而孤独的心情。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写书需要背景和心态,古代和现代的书法家都是这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书法创作经历了无数的变化和派别,但书法“伸开双臂”的创作心态依然被传承。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秋风渐起的感觉,有一种风卷走树叶时的汹涌,有一种秋雨卷走树叶时的沮丧...心情不同,对这本书的感受也不同。夜是寂静的,但是当星星反射出一缕光线时,书法家扔掉了墨水,完成了神秘的精神创造和对生活的渲染,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梦幻般的空空间。相反,如果一部作品失去了情感,脱离了边肖的情感世界,变得完全陌生化和神秘化,成为一种没有生活内涵的风格,那么它就失去了欣赏和代代相传的价值。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书法特别注重品格

中国书法不仅是一个表意的词,它传达了一定的思想,也是一个表达的对象,它包含了书法家的学习美德。它通过极其简单的笔墨和线条的本质来表达一切事物的情感,表达书法家的思想和兴趣、思想和性格,并通过线条的起伏、粗细、平直、干湿、柔滑等不同变化来传达书法家的学习美德。书法作品是美德、品格和藻类的反映的说法自古就有。“话,衷心的祝愿;书籍,心画。画声,君子小人见。”杨雄对汉代书法精神的简要论述,已成为书法与文字关系的经典论述。清代图书评论家朱鹤岗说:“学书只是一种技能,但制作产品是第一步。”东汉辞赋作家、书法家赵翼说:“书是好的,也是丑的,在心里,在手中。”清代文学评论家刘熙载也说过:“书,如果也是书的话,就是书的学问,书的才能,书的志向。”简而言之,它就像一个人。”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写好字容易,但要达到书法的高水平却很难。一个真正优秀的书法家必须做到书和字的统一。没有书,谁也不能称为书法家。“那些高质量的,一点一点画出来的,都有自己清晰优雅的氛围;那些低人一等的人,虽然激情四射,但令人印象深刻,而那些纵横交错的人只是暴力,不可避免地会流露出简单。”颜真卿书法之所以成为唐代的典范,是因为他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融入了他的书法之中。在乱世,他坚守城市,为唐朝尽了自己的职责,最后被义军杀死。他一生英勇悲壮,用生命捍卫了唐朝的尊严,他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欧阳修评价宋说:“斯人的忠义是出于自然,所以他们的书法和绘画都是刚强而独立的,没有攻击前人的痕迹,而是相当惊人和相似的。”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从书写美的角度来看,即使反面人物的书法作品很好,但如果与他们的性格相结合,人们也不会接受他们的艺术作品,因为他们的行为方式、方法和态度是不被世界所接受的。北宋宰相蔡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蔡京有很高的艺术天赋,被称为天才学者。就连骄傲的极客米菲也曾说过,他的书法不如蔡京。蔡京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分别是米、蔡、苏、黄。当时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常常把它描述为“最好的”、“最好的”。但由于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虽然他的书法是一流的,但他的作品也被书法艺术殿堂之外的人所排斥。纵观南宋末年的,传说中的“宋式”是所创,而本应成为一代书法家,但他却因为破坏了忠义和卖国对荣耀的追求而遭到世人的唾骂。即使是他所创作的字体也总是被称为“宋体”,而不是“秦体”,也没有人称他为书法家,这是一个典型的被他的性格所误导的例子。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古人说:“制造产品的人,除了笔墨之外,还有一个光明正大的想法。”要达到更高的境界,书法艺术不是比技巧更深,不是比点画和构图更精致,而是比边肖的精神、心灵和气质,以及书法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更为深刻。古典艺术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容、思想和精神都是有价值的。它们都表现了人们对善恶、对与恶的原则性问题的态度,使欣赏者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与作品内容的灵感和影响以及小系列的高尚道德产生共鸣,净化灵魂,升华境界。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书法不是一项小技能,但有一条文化之路可以拯救它

书法作品不仅充满了书法家的悲欢离合,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书法时,字里行间充满了哲理。书法具有文化赋予的属性,这为我们共同欣赏书法提供了基础。这是书法写意性和抒情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王岳川所说:“书法不是一个小技巧,但有一个文化途径来保存它。”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中国文化追求和谐,和谐之道是我们的理想境界,书法也是如此。当然,书法的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排演,而是通过拼布和浓墨等艺术手段达到的艺术平衡。如《兰亭集序》整体构图优雅、均衡,黄庭坚的《黄州寒食诗后记》画了1.1幅图画,一字不差,错落有致。苏轼的《冷食帖》有不同的标题,并互为渲染。中国文化中“和为贵”的价值观在书法艺术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无论道教是否存在,困难与互补的辩证思想对中国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辩证思想也充分体现在书法艺术中。空·怀特对书法艺术的管理,强调在没有笔墨的地方施展才华,就是具体的体现。如颜真卿的《刘仲帖》、宋克的《草书》、杜甫的《壮游诗》、董其昌的《草书》、白居易的《琵琶行》、怀素的《自叙帖》等,都有较多虚实结合的例子。在书法艺术中,在一张纸上,着墨的地方是黑色的,不着墨的地方是白色的;有墨水的地方是真实的,没有墨水的地方是虚拟的;字有墨,字无墨;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必要;在没有文字的地方,这一点尤其重要。白色是黑色的基础,黑色是白色的基础,黑色和白色相辅相成;虚拟指的是现实,但它是由虚拟反映出来的。当虚拟和真实时,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已经被书法家们所诠释。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基本内容。儒家主张自强不息,老子主张无为,是对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与阴柔的追求是儒道互补精神的体现。当然,书法艺术中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气的表达不仅仅是一个或另一个,而是两者兼而有之,有所侧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普遍以女性气质为基础,含蓄内蕴,刚柔相济,这是由于晋人崇尚高洁典雅、洒脱清远的精神风貌。相反,在清代,由于汉族人的心理压抑和怨恨,尤其是金石学的繁荣,书法家们获得了一种强烈的缓解压抑的动力。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书法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书法既有浓烈浑浑的气息,又有奇异潇洒的姿态。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书法作品本身的内容除了体现在书法精神中的中国文化精神外,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具体传承。包括王羲之和苏轼在内的书法家的作品都是作为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写的。然而,许多书法家,尤其是当代书法家的作品,喜欢用古代文化经典作为他们的写作内容。这些著名的文化谚语,如“以德报恩”、“善如止水”和“无为而治”,可能会成为我们今天在客厅生活的元素。如果你不懂儒家思想,不懂道家思想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懂道家思想中的“路不远的人”,那么有些人就会写出“摇钱树”、“升官发财”之类的庸俗不堪的词语,完全丧失了他们的文化品位。由此可见,书法与文化密切相关,在文化传承中,书法的抒情写意功能得以完成。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从一个小的角度来看,书法,作为一个词,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作为一种工具,它具有社会身份。对书法作品的认同往往是书法所蕴含的喜怒哀乐、趣味和美德,它使人感受、思考和共鸣。从大的角度来看,书法不是一项小技能,而是一种文化途径。书法融合了各个时代泰莎人的高文化内涵,吸收了他们广博的智慧,不断提高。从古至今的书法珍品,用各种线条建造,汇集了中国文化的语句,突出了民族精神。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蕴含在书法艺术中的无尽的民族精神。

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综上所述,书法的抒情和表意功能是书法的基本功能,也是书法欣赏和书法传世的基础。如果我们今天只把书法当作一门艺术和一种奇怪的形式,就会有很多问题。书法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创新。如果我们为了标新立异而抛弃书法的内在本质,那就不会长久。

标题:浅论书法的抒情表意功能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4101.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