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高兴博士:设计与伦理之思
本篇文章2841字,读完约7分钟
众所周知,在“国际”和“民族”共同创造中国设计所处的重要领域的当代,中国当代设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化”、“本土化”、“世界主义”和“地域主义”的概念不仅宣告了现实设计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成为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由此带来的设计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认知的变化自然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现代设计”在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虽然这一时期的得失得到了不断的反映和纠正,但由于“时间跨度”和“专业类别”的限制,它往往呈现出更多的“实事求是”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设计学者逐渐关注这一方面,整个研究不仅展现了科学体系的面貌,而且许多研究成果也展现了设计科学应有的前瞻性和社会使命。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代表人物,著名设计理论家快乐博士的研究无疑是颇具特色的。近日,当高兴博士被聘为成都荣成美术馆学术主持人时,中国创意联盟网站编辑部邀请成都荣成美术馆著名策展人、馆长彭贵军先生采访高兴博士。
照片:左边是馆长兼艺术史学家彭贵军,右边是快乐博士
最初的采访如下:
:高博士,早在2007年左右,我们就开始关注您的研究。我记得当时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你们关于“设计平等”的系列论文,这是这个领域的第一个研究,自然在当时的圈子里形成了一定的反响。在那之后,你的研究似乎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并且越来越倾向于与哲学、社会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交叉。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快乐:那时,我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学习。“设计平等”的概念是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设计史著作后,结合多年的设计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具有前瞻性和原创性。我记得当时提出这个概念后,无论是在硕士学位开放时,还是在发表相关论文的过程中,都有一些争议。许多人赞成它,许多人质疑它。赞成者认为这是设计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从学术角度拓宽了设计认知的视野。这一关键点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领域,成为设计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轨迹。然而,怀疑论者担心在“设计”和“平等”之间建立联系会影响设计与商业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担心设计作为经济活动工具的属性会被削弱,而作为社会政治生活重要载体的属性会被凸显出来。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方面,理论研究并不意味着在现实层面上的全面提升,二者之间的联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另一方面,设计本来就很全面,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这种综合属性非常显著。现代设计理论研究的一个任务就是对这一综合属性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我后来的研究逐渐以此为主导思想,试图通过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滋养,获得探索设计科学性的路径和养分,这是现代设计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上述研究经验体现在我的专著《新设计理念》中。
彭贵军:我读过《新设计概念》这本书,它从整体结构到写作风格都不同于通常的设计理论专著,特别是它涉及到一些关于人、社会和学科的思想,读起来很有启发性。
快乐:谢谢你!事实上,这本书只是我之前设计见解的阶段性总结,所以还有很多肤浅的方面。但另一方面,正是有了这样的思维基础,我后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才逐渐形成。这一点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这些内容在本质上已经涉及到设计实践的背景内容,如人与人的关系原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等。,如此广泛的领域再也不能用一个肤浅的“设计”概念来描述。随着对系统科学背景下“设计”理解的加深,我相信不仅是我自己,而且所有的设计师和设计学者都不可避免地会提出“越来越多”不同于以往的观点,这种趋同性越来越具有合理性和非物质性的特征。
彭贵军:你能详细谈谈这个吗?
快乐:嗯,与以前的设计相比,当代设计越来越复杂多样,这不仅是因为设计本身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也是因为设计与人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设计真正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的本质层面,这意味着围绕设计的思维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触及人的核心。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原则和在现实中与人相处的方式实际上已经成为设计实践的指导原则,具体的产品应该充分体现这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现实的体现和物化,相应的理论无疑应该成为设计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这些内容在今天的设计理论研究中被粗略地归为“设计伦理”的范畴。
彭贵军:“设计伦理”可以说是现代设计理论中的一个热点,日益引起设计界的关注。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有什么样的研究计划?
快乐:我个人认为现代西方设计对我们的主要影响是来自包豪斯的“功能第一”的概念,而现代西方设计对我们的主要影响是很多理论,包括伦理考虑、伦理导向和伦理反思。在设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以批判和批判为特征的前沿理论对设计实践本身构成了规约和限制,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设计的理性面貌。虽然设计富含情感成分,特别是在实践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情感成分会成为设计的主体,甚至在实践中,更不用说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化的整个过程中被考虑。应该说,上述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实践,是从古至今与人类一起孕育设计、支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设计伦理的定义产生于现代设计阶段,但实际上,伦理思想和相应的实践自古就有;虽然这一概念是由西方人正式提出的,但并不意味着中国设计自古以来就在这一部分缺失。更不用说长期的实物证据了,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论述中,关于“设计与伦理”的关系有很多争论。这些论点确实鼓舞人心,发人深省,它们的价值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指向了未来。
就我个人而言,我从事设计伦理的研究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了,其间的研究得到了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基金的资助,相应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文学奖在内的多项大奖,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伦理的现实批判和实践原则,构成了博士论文的主体。现在这些成果正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其中已出版的书籍如《设计伦理研究》和《设计问题》将很快再版。
围绕这一部分的进一步研究将是我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彭贵军:我希望阅读你的新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分享你的研究经验!同时,我们将继续关注您的研究!
快乐:谢谢,我希望有机会和你讨论设计伦理的相关问题!
快乐博士介绍
快乐,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无锡太湖大学客座教授。他先后获得江南大学文学(设计艺术)硕士学位和工程(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设计师协会(cda)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服装色彩协会拼布色彩与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理事、研究员,成都荣成美术馆学术主持人、特约评论家。
出版了《新设计理念》、《设计概论》、《设计伦理研究》、《设计质疑》等7部专著,在《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甘肃理论》等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篇,2篇ei和istp双检索,3篇istp检索。2012年,他获得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文学奖; 2014年,他获得了14世纪中国收藏“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的称号。
标题:访高兴博士:设计与伦理之思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361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温州东霸食品机械厂沧桑激荡20年
下一篇:金龙鱼打造安全餐桌 守护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