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国民经济的走势
本篇文章3273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时期,
一个非常重要的迹象是市场自主性的加强。
工业化带来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说,去年的经济困难比预期的大,成绩比预期的好。去年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第二,它比常年自然灾害更重要;第三个是非典,我们称之为突发性灾难。尽管困难重重,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仍达到116694亿元,总量超过11万亿元,经济增长率达到9.1%。
中国的经济增长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好处。另一个指标是,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时期。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000美元时,将会发生许多重大变化。例如,在消费需求方面,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精神和文化需求将会增加,这将导致我们社会中出现许多新现象。
支撑9.1%增长率的因素,从经济分析来看,去年整个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是工业生产的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去年达到62.3%。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重工业比轻工业去年快4个百分点,重化工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39大类工业中,五大部门的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总额的50%以上。首先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二是以汽车为代表的运输设备制造业。第三,电机及设备制造。第四是冶金。第五是化学工业。这五个行业的增长占去年工业总增长的50.2%。
第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去年,三节车厢都表现良好。就投资而言,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18亿元,同比增长26.7%,应该说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去年,我们看到了两个明显的投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在总投资中,私人资本投资的比例在增加,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去年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即预算资金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这是第一次下降,而民间资本和民间投资增长迅速。去年企业自筹资金增长39.7%,投资越来越多地由政府引导到市场引导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特征。
第二个特点是产业投资成为整个投资的主体。全社会投资增长率为36.7%,但工业投资增长率为39.3%,高于全社会的增长率。它告诉我们,中国正在走向完全工业化。
抓住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
在消费方面,去年非典没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但主要影响消费。然而,最终的数据仍然乐观,去年我们整个社会的零售总额增长了9.1%,这仍然是一个好的结果。
重要原因是中国目前的消费正处于结构升级阶段。当我们获得货币收入时,它总是用于消费和储蓄,从长远来看,储蓄也是消费。在80年代的那个时候,我们消费的主要特点是解决温饱问题。
目前,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最突出的特征是从温饱到住房的升级,这主要是由于消费结构升级的客观经济规律。房地产和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是由市场、客观管理规律和消费结构升级决定的。没有任何部门可以压制他们,这是市场的力量。
当我们在讨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时,也有一个关于是否增加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污染问题、能源问题和交通道路都被提出来了,但是我认为这个指标应该被提出来,因为我认为汽车进入了家庭。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规律和趋势。如果我们想阻止它,这不是我们可以阻止的问题,也不是任何政策都可以阻止的问题。
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市场自主性增强。过去,我们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主要是政府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然后是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现在,它是独立市场增长的因素,而且这种力量正在逐渐增强。
如果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消费结构的升级,满足这一客观经济规律的需要,那么我国企业将会取得巨大的成就。如果我们脱离消费结构的升级,我们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我建议我国企业家认真研究消费结构升级问题。
当我们预测和分析这些年的整体经济运行时,最不准确的是进出口。例如,去年年初,我们确定2003年进出口总额增长7%,但实际运行结果是37.1%。进出口总额超过85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成就。
当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时,他们不仅带来了资本、技术,还带来了市场。一些出口市场实际上是国际分工的调整,50%以上的出口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随着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我国民营经济拥有进出口权,民营经济在整个进出口活动中变得越来越活跃。在出口产品构成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已经超过50%,但这50%主要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对于我们自己的企业来说,大部分仍然是低附加值的产品。
事实上,中国出口的一个最重要的优势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这包括劳动力的工资,劳动力的各种补贴和福利,以及劳动力的培训成本。例如,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为每人每年1200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不到泰国的一半。应该说,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商品出口中最重要的竞争因素。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吸收外资。2002年,直接利用外资527亿美元,去年为535亿美元,累计流入1000多亿美元。资本流向利润率较高的地方是客观规律。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优化我们的环境上,这样我们的地方就可以为资本提供比它原来所在的地方更高的利润率,那么你就不能阻止资本,这就是现在中国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整个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通货紧缩仍然是主要矛盾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回避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去年,我们城市的人均收入是8427元,而农民的人均收入是2622元,表面上似乎是3: 1。事实上,应该取消农民的生产性支出,即8000元。绝大多数城市人口享有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但农民没有。如果把这么多因素放在一起,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很大的。
如果农民收入不上升,最终社会消费需求不上升,那么整个经济增长率肯定会被拉低,整个社会生产过剩的危险不是不存在的。
另一个老问题是就业。去年有1400万失业和下岗工人,今年将有大约1000万新工人,总数为2400万。应该指出的是,就业的困难正在增加。
除了老问题,从去年整个经济运行和目前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首先,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长期由投资驱动。投资在不久的将来会创造需求,但是一旦投资完成,它最终会产生供给。如果消费不足,完全依赖于投资,那么肯定会出现整体生产过剩,所以现在我也坚持认为,通缩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
消费不足的原因之一是上述农民问题;二是投资规模过大;第三,分配差距正在扩大。根据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20%的最富有的人占据了53%的社会财富,20%的最贫穷的人占据了3%的社会财富。20%的穷人有消费欲望,但他们没有支付能力。
我国产业结构也不协调,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发达。此外,我们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现在不协调。去年,差距扩大了,农民和城乡居民的收入也扩大了。
中国经济过热了吗?去年,我们9.1%的增长率没有超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自1979年以来,我们的平均增长率为9.3%。
第二,去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1.2%,远远没有达到引发通胀恐慌的水平,而且我们的国际收支状况也相对较好。
对于中国经济的快车,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踩油门,踩刹车,更不要说急刹车了。我们应该适时适度地对其进行调控。我认为“适时适度”的说法非常正确,我们应该保护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一方面,我们应该防止通货膨胀,看到通货膨胀的风险,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制造通货膨胀恐慌。
中国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绝非一两年的事情。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性。
“葡萄酒是一种文化。”郭双伟看到了作者的第一句话,这样定义它。他说:“6000年前,山西省兴化村的酗酒者就出生在兴化村...
标题:纵观我国国民经济的走势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312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营销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