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拍卖市场风云
本篇文章3612字,读完约9分钟
作为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2012年肯定不是好年景。就像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样,拍卖量和成交额的下降是惊人的。在一阵惊呼声中,处于全盛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在本轮市场调整中消亡了,就像2008年的惨淡局面一样。2012年,我们还剩下什么?是艺术品市场的高调调整,还是“关税”调查后艺术品机构的低调行为?无论是遭遇“寒流”的春季拍卖会,还是秋季拍卖会上的“当代艺术崩盘”,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似乎从年初开始就笼罩在阴云之中,直到年近,这种浓重的阴云依然没有消散的迹象。然而,在2012年,当最后几周即将结束的时候,国内艺术市场在这个不太冷的冬天仍然留下了一些春光。例如,北京保利在国内秋季拍卖会上唯一的“1亿元拍品”,以及北京的“梁档案”与北京保利的“广韵大厦”的精彩角逐,都为原本平淡的秋季拍卖会增添了几分精彩。
年终盘点,座位非常重要
与2011年的疯狂不同,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非常低迷。今年以来,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调整已成定局。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也宣布整个艺术品市场下跌,导致24.64亿港元的损失。与去年春季的拍卖相比,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成交额下降了近30%,但这种下降趋势在秋季拍卖中依然明显。20.45亿港元的拍卖结果成为近年来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最低纪录,比去年秋季的32.1亿港元低36%,比今年春季低17%。与成交额大幅下降不同,香港苏富比的总成交额在过去两年基本保持稳定。2011年,春季拍卖成交率为91%,秋季拍卖成交率为85%;在2012年的春季拍卖会上,成交率为87%,在秋季拍卖会上仍然是87%。虽然周转率波动不大,但总周转率明显下降,这是由于调整期间市场低迷。另一方面,今年艺术品金融化后资本狂热的全面消退也注定了高价物品的逐渐淡出。带着正常的收藏品重返艺术品市场降低了估价,并放弃了对高价物品的刻意追求。
毫无例外,市场的调整不会只针对某个拍卖公司。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和秋季拍卖会的双重预演之后,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也开始出现下跌趋势。作为内地拍卖市场的领头羊,北京保利在2012年春季的30.33亿元显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即便如此,这样的结果仍然是国内拍卖领域的最佳结果;虽然23.18亿元的秋季拍卖会成交额不高,但也是大多数人的预期。毕竟,自从香港苏富比秋季当代艺术拍卖会遭遇“黑色星期天”后,很多人都接受了当代艺术明星的拍卖。在此之前,北京保利香港首个秋季拍卖会也以5.19港元成交,略高于此前嘉德中国在香港首次拍卖的4.55亿港元。
今年,中国嘉德首次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整个拍卖会上有300多件拍品来自海外收藏家。两个特别的表演,“从世界各地观赏中国书画”和“观赏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家具和庭院陈设”,分别以84.33%和94.87%的成交率结束,并率先与香港苏富比拍卖行进行了首次直接对话。根据对目前艺术品市场情况的估计,此次中国嘉德香港拍卖会的内容主要是绘画和瓷器杂品,而本次香港拍卖会没有出现当代艺术品,也避免了第一轮秋季拍卖会上当代艺术品的崩盘危机。此外,作为一家有着20年经营历史的拍卖公司,嘉德对国内家族的吸引力也在此次香港拍卖会上显露出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嘉德赢得与香港苏富比首次对话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内地收藏家对中国嘉德香港首次拍卖的集体“支持”,也与“失踪”的香港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拍卖会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此同时,中国嘉德香港的首个拍卖会和苏富比在香港举行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也在同一天举行,这使得一向“重感情”的内地收藏家无一例外地在中国嘉德和香港苏富比之间选择了中国嘉德。
师旷显然是今年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大赢家。尽管年末总成交额仍落后于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但看过北京师旷拍卖会的人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今年的师旷拍卖会似乎有一种摆脱整体市场调整阴霾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产生也与今年师旷经营战略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国书画和早期油画,作为北京师旷的标志性部分,在今年各大拍卖公司需要寻找出路的时候,其市场份额受到了极大的挤压。同时,由于这两个类别在艺术品市场上一直以“硬通货”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此次市场调整中必然会遭受更为严重的市场冲击。在这个时期寻找另一条奇怪的道路显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然而,在这个时候,北京师旷再次当选前市场萧条之一——古籍善本。很多人都在谈论春季拍卖会上“路过云楼”的震撼性,而秋季拍卖会上的“梁档案”又让这个埋藏已久的拍卖类别“火”了起来。《梁档案》专场拍卖虽然以6709万元成交告终,但未能为古籍善本拍卖带来新的拍卖记录,与《过云楼》的2.16亿元成交成绩相比存在明显差距,100%的成交率再次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古籍善本在当前艺术市场整体低迷中的稳定性,《梁档案》是一场拆标。《袁世凯的解剖》卖了713万元,《中国历史时期与西历比较表》卖了9200元,都显示了藏家收藏珍贵古籍的热情。
2012年,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国内艺术品拍卖基本结束。在经历了艰难而忙碌的一年后,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年终排名也出炉了。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拍卖公司营业额排名变化不大,前四名都有所变化。榜首仍然是北京保利。虽然60.9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较去年缩水近一半,但仍难以改变北京保利拍卖龙头的现状;《中国卫报》以50.4亿元的比分追随着北京保利,但仍保留了当前艺术市场衰退对北京保利的冲击和危机;香港苏富比以36.77亿元的成绩排名第三,这显然与这家具有国际身份的拍卖公司不符;香港佳士得仍在追随香港苏富比,22.83亿元的成交额使其缺乏继续与香港苏富比竞争的信心;北京不仅凭借春季拍摄的《过云楼》和秋季拍摄的《梁的档案》大受欢迎,还以22亿元的成绩获得了市场和收藏家的认可,名列第五;澳门中信拍卖、北京瀚海拍卖、北京九歌拍卖、北京歌德和荣宝斋(上海)位列最后五名。
年度最具影响力的项目:“穿越云端建筑”
尽管“穿越云塔”已经成为春季拍卖的过去,但回顾2012年整个拍卖市场,这仍然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事件。尽管2.16亿英镑不是今年的最高拍卖纪录,但自《穿越云端建筑》获得成功以来,以此为代表的新“拍卖焦点”才刚刚开始上演。此外,随后的所有权之争将“穿越云端建筑”从纯粹的拍卖市场拉向权利和制度之间的复杂对抗。虽然“穿越云楼”最终回到了半路被杀的家乡南京北大,但这一事件的发生确实给看似板上钉钉的事情平添了几分波折,这一事件的发生也让习惯于拍完电影就离开的藏家们明白了这一点。
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亿元”地段:王振鹏的“江山胜利图”
2012年,实际上有相当多的“1亿元”拍卖。仅在春季拍卖会上,就有超过10次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拍卖会,其中包括中国拍卖史上最高估价为2.8亿元的《穿越云端建筑》和李可染的作品《万山红遍》。为什么要把这个“一亿元”的荣誉颁给“江山盛蓝图”,而不引人注目的成就?事实上,原因很简单。虽然春季拍卖会上有很多1亿美元的拍品,但这是整个秋季拍卖会上唯一一个超过1亿元的拍品,这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江山胜利地图的胜利。2012年,艺术品在秋季拍卖中跌入低谷,正当人们对整个秋季拍卖没有任何期待的时候,作为国内拍卖市场的领头羊,北京保利此时选择了挺身而出,以10亿美元的成交额略微拉低了市场,这样的成交额也为2012年的拍卖市场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至少为2013年的艺术品交易留下了一丝复苏的火花。
最神秘的拍卖公司:澳门中信拍卖行
事实上,澳门中信拍卖公司是否真的神秘并不特别重要。毕竟,它是一家习惯于“保持低调”的拍卖公司,尤其是当它创下今年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时,来自内地艺术媒体的报道和担忧仍然很少。就连拍卖公司本身也不认为这些成就值得炫耀,活跃的媒体宣传更是凤毛麟角。即使是中国最丰富的拍卖数据库雅昌艺术网,也很少介绍其内容,但这样一家极其神秘的拍卖公司,在2012年的一次春季拍卖中,仅在年终成交额排行榜上名列第六,这着实让许多忙碌了一年的内地拍卖人感到惭愧。
年度最佳拍卖公司:北京师旷拍卖行
许多人可能会期望北京师旷获得这一荣誉。毕竟,春运《过云楼》和秋运《梁档案》专场拍卖的好成绩,让北京在两个大拍卖季中获得了足够的眼球,也让其在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在港举行拍卖的强劲势头中脱颖而出。虽然这两个特别的事件在拍卖之前或之后引起了很多麻烦,但他们无法阻止北京师旷。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北京师旷的年终总成交额,但经过仔细研究,在秋季拍卖会上完全放弃海外作品收藏的北京师旷,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下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显示出其在内地市场的影响力。当然,《过江云》和《梁档案》的特别拍卖太抢眼了,这也让获得了年度最佳拍卖公司的称号,同时也获得了另一个称号——“年度最不值得拍卖的公司”。原因可能就像赵本山和魏凡在《卖绑架案三》中写的:“厨师不看菜谱,不研究兵法”,然后,
标题:2012拍卖市场风云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303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斩断利益链 假书画便无所依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