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品牌竞争加剧
本篇文章974字,读完约2分钟
2004年,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朗,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市场化的趋势。市场将在经济中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手机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有序。纵观2003年的中国手机市场,利润的下降、众多品牌的竞争和高库存使得行业趋于白热化和竞争。只有不到1/3的手机制造商真正赚钱,手机行业进入低利润时代是大势所趋。因此,2004年已成为手机市场的“洗牌年”,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业内人士认为,有两种企业可以在洗牌中占据主导地位:一种是像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这样具有强大国际市场运作能力的企业;另一个是像伯德这样具有明显规模和网络优势的企业。对付优势不明显的企业,最好的办法是差异化的市场细分战略。经过洗牌,伯德、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品牌将继续争夺中国市场。伯德等国内品牌的手机以其质量、服务和创新赢得了最广泛的本地市场。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将继续以技术引领行业高端发展方向。而其他中小品牌将在个性化细分市场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第二,国际化趋势。在国际化进程中,一方面,中国手机产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产业政策支持优势将更加明显,中国企业将加快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深度合作进程,从而缩小技术和管理差距。另一方面,在国内手机市场接近饱和的现实情况下,国际市场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新形势,各大手机制造商如何应对?作为2003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冠军,伯德公司的战略尤为引人注目。2003年底,伯德在2004年完成了手机市场的战略部署。
2003年,伯德的手机出口位居国内品牌手机前列。2004年,伯德将在巩固其国内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加强其国际市场。据悉,伯德在香港设立了一家分公司,主要从事手机出口。在东南亚、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相应的办事处,并通过欧洲合作伙伴成功实现了反向贴牌生产。伯德的目标是通过建立营销服务网络全力进军海外市场,力争2004年出口200万台,收入2亿美元。
目前,波导正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一方面,加快杭州R&D中心建设,壮大R&D团队;另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大公司的技术合作,提高研发水平。其目标是不断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核心竞争力。伯德公司还透露,伯德的战略还包括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继续巩固和完善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等。,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手机行业“洗牌年”。
标题:手机行业品牌竞争加剧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94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我国最难建的山区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