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如何走出资源枯竭阴影
本篇文章2718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矿业大国。矿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也与矿产资源密切相关。目前,中国每年的矿石开采量超过40亿吨,矿石开采量和主要矿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三位。1999年,采矿和选矿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采矿和矿产品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
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中国现有178个矿业城市中有18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约占中国矿业城市的十分之一。这些矿业城市的转型直接涉及700多万矿业从业人员,对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
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席朱训指出,矿业城市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大局,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辽宁省阜新市作为矿业城市之一,是一座因煤而崛起、繁荣的城市,但目前正面临着因煤炭枯竭而萎缩的局面。它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新中国最早建成的煤炭能源基地。在过去的55年里,中国生产了5.6亿吨煤炭,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煤炭的地质储量只有6.9亿吨,2001年国务院将它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阜新转型的重要标志在于阜新矿业集团是否实现了经济转型。梁锦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矿区经济转型意味着从以煤炭为主的产业向以非煤炭为主的产业转变,意味着跳出“以煤炭为纲”的发展思路,将经济转型和非煤炭产业发展置于战略位置。
实施战略转移,“非煤炭”经济脱颖而出
梁锦发认为,阜新矿区的经济转型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产业转型,二是企业转型。前者解决了企业发展和延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后者以制度创新解决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驱动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问题。福冈集团在进行矿区经济转型时,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了建设新矿区经济的战略主张,把建设新矿区经济确定为第二次创业,把全面建设小康矿区确定为第二次创业的目标,组织动员了全体员工,走上了一条具有阜新矿区特色的转型之路。
阜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阜新矿区经济转型的战略部署,制定了经济转型“1+x”企业方案。“1”是主要煤炭行业,“X”是主要煤炭行业的替代行业。经过反复探索,“1+x”企业包被定义为“一个稳定、四个转变”的经济转型模式。
稳定的煤炭工业是稳定的。阜新矿区的经济转型必须首先解决生存问题。当集团公司刚成立时,非煤炭经济很弱,支持矿区经济仍然需要时间。但是,煤炭可采储量为3.23亿吨,煤炭工业的稳定为矿区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
一个转折,就是产业转型。即在稳定煤炭工业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矿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非煤炭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在非煤炭经济的产业定位中,应重视矿区现有资源的产业开发,通过产业链关系构建循环经济,发展非煤炭产业。通过煤炭深加工和共生及伴生资源的产业开发,将形成八条非煤炭经济产业链。如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链、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到2007年,非煤炭行业的收入将达到20多亿元,占煤炭行业收入的一半。到2010年,非煤炭收入已超过36亿元,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转折,即煤炭产业转移。是利用煤炭设备、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非本地煤田。阜新矿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矿区,在采矿技术和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如果把关闭、破产和转让开发结合起来,把经济转型和矿区开发结合起来,可以大大降低沉淀成本、破产成本和新区开发成本。例如,利用即将破产的海州矿现有的人才、技术、设备、劳动力等优势,对内蒙古煤田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了富矿在转型中求发展的战略构想。现在,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在进行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年产3000万吨的露天煤矿、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电厂等相关产业。阜新矿区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管理资源将再次得到充分利用。
三个转弯,换工作。就是采取多种措施,把职工大学、中专学校、安培中心、医学院、技工学校作为培训基地,组织一切教育资源,对破产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员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活动。计划每年培训3000人,开设30多个煤矿、隧道、化工和企业管理专业。
四个转弯,即系统转换。改革现有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彻底改革非煤炭行业的组织结构,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机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其中,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通过合资合作、投资入股、部分产权出售转让、破产重组、承包租赁等方式,改变产权结构,实现产权改革,从而达到转变经营机制、促进制度创新的目的。例如,阜新矿业集团公司计划与阜新圣诺化工有限公司(原阜新矿务局第十二厂)的一个分厂和一个内资企业建立一个新的股份公司。圣诺公司是福冈集团科技含量最高的非煤炭企业,是中国民用爆破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股份公司成立后,阜新的产值将增加3000万元。
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替代产业
阜新矿区煤炭资源虽已枯竭,但共生和伴生的煤炭资源依然丰富。因此,阜新矿业集团在规划非煤炭产业发展方向时,以煤炭深加工和共生及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为产业导向,走循环经济之路,可以大大降低转型成本。
梁锦发介绍,阜新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储量超过116.06亿m3,可采储量34.8亿m3,含气量12m3/吨煤。为了充分利用能源,福田集团成立了煤层气公司,并于2001年9月完成了年供气能力为4700万m3的瓦斯抽放工程。一个有八个发电机组的天然气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向市氟化工总厂和市煤气厂供气。总投资2.6亿元的三期工程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9804万元。本项目可减少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造成的空气污染,造福人类,并带来明显的环境效益。
煤层气开发属于废气利用和环境保护项目,将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布局、减少交通运输和城市环境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阜新矿区经过55年的开采,产生了大量的煤矸石,不仅占用了肥沃的土地,而且容易引发滑坡等自然灾害。阜新煤矸石电厂配有三台6000千瓦发电机组,发电能力为18000千瓦。这是一家由中国设计和安装的热电联产企业,二期生产后装机容量达到4.2万千瓦。它每年可以“吃掉”60万吨煤矸石。是一家灾害管理综合利用企业,社会效益显著。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建设年产5000万标准砖的粉煤灰烧结砖厂,粉煤灰将用于制砖和水泥生产。构建了煤矸石-发电-制砖/水泥生产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辽宁金山电厂联合建设的54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每年将消耗260万吨煤矸石,成为阜新矿业集团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标题:矿区如何走出资源枯竭阴影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69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水产业向质量效益绿色环保转型
下一篇:兴澄特钢构建节约型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