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4 21:31:02阅读:

本篇文章1318字,读完约3分钟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防汛抗旱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湖南大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发,这使得防汛抗旱成为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过去,当水旱灾害来临时,全省都动员起来,给全省以抵抗的力量。虽然它一次又一次地赢了,但它似乎总是被动的。要改变这种局面,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防汛抗旱的主动权,就必须实现从防洪到防洪、从单一抗旱到综合抗旱的转变。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实现从防洪到防洪管理的转变,要着力建设四大体系:

防洪系统。防洪系统在抵御汹涌的洪水中首当其冲。它是分流洪水、确定洪水路线和防止洪水造成灾害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也是大中城市和其他重要地区抵御洪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防洪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河流和湖泊。就湖南省而言,该体系的框架是3471公里的洞庭湖一线防洪大堤、1509公里的二线防洪大堤和1300多公里的四水大堤。近年来,虽然该系统的防洪标准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不能抵御1954年的洪水,更不用说1870年的洪水了。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防洪和水系统的建设。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蓄滞洪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过量洪水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并确保重点城市和重要堤防的安全。为了完善这一体系,必须继续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巩固改造水库等战略措施,特别是要加强水库堤防的安全设施建设,解决城陵矶附近遭遇1954年洪水时超蓄160亿立方米洪水的问题。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防洪系统。湖南省是山洪多发省份,89个县市的793个乡镇受灾严重。因为防洪成本太高,面对山洪,“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应努力建立包括观察系统、预警系统、疏散系统和安置系统在内的避洪系统。

洪水调节系统。即洪水调度系统,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指修建水库、堤防等水利设施。非工程措施包括加强气象预报、水文预报、洪水分析和水库调度,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有效的防洪指挥系统。通过防洪体系建设,防洪工作应朝着科技领先、综合服务、快速反应的方向发展。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建设

改造自然与自然并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由人类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的高层次、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反思和纠正三种偏见:一是片面强调改造和征服自然,而不知道如何适应自然;第二,过分强调与自然的斗争,不知道如何约束人类活动;第三,它强调盲目使用人力,不善于使用和利用权力。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河湖治理与山川治理并重。江河湖泊的源头在于山川,山川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源与汇的关系。洪水在河流和湖泊中泛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脉和河流及其植被的破坏。因此,必须首先处理这个湖。加强水土保持,在治理江河湖泊的同时,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堤防建设与河道管理并重。要把堤防建设与加强河道管理结合起来,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搞好河道管理。要明确河道行政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认真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查处河道破坏案件,严格审批涉河工程,禁止河道无序开发,加大河道清淤力度。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水电效益与其他水利效益并重。水利的好处是多方面的。要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优先满足人民生活用水,兼顾工农业用水、防洪安全用水和水力发电用水。

标题: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水的和谐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571.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