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污染要从源头治

污染要从源头治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4 21:14:03阅读:

本篇文章1089字,读完约3分钟

说到污染源控制,顾名思义,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制止此类项目的启动,避免环境破坏事件的发生,避免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一个地区或企业应该对其想要开发的项目有一个总体规划,包括考虑工业布局或企业发展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只有在环境容量允许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才能批准和启动相关项目。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们把工业化视为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把钢铁、电力、冶金、石化等产值大、利税高的项目作为实现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法宝,所以旧的粗放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得到强化。以实施“区域审批限制”的唐山市为例。在环境容量不足的令人担忧的情况下,该市新建了70家钢铁企业,当地政府修建的第一条环保线也因此倒塌。

污染要从源头治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去年中国有7700亿元的投资项目停滞不前。最初,环境影响评估可以建立第二道防线,以弥补地方政府只希望启动项目而不考虑环境容量的错误,但结果适得其反。以唐山市为例,该市70家新建钢铁企业中,80%的企业在没有环评的情况下上马,第二道防线仍然名存实亡。此外,一些地方政府担心污染严重的投资项目不会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批,所以启动污染项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污染要从源头治

即使前两条防线崩溃,地方政府仍然可以找到第三条减少污染的途径。例如,他们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一些“无烟产业”,如服务业或生产节能环保产品的产业。但是,这些行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速度并没有上述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快。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上,走“捷径”的地方政府往往“敬而远之”。

污染要从源头治

将污染企业的产值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然后在污染严重到无法承受的时候投入巨资进行治理,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和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将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陷入一个永远无法逆转的“怪圈”。在这个“怪圈”中,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巨大的社会成本来支付污染,这实际上是透支了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基本条件。

污染要从源头治

对于企业来说,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投资选择应该是清洁生产,消除高污染和高能耗,生产环保产品。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降低风险,高污染、高能耗的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企业投资中不可低估的风险。企业根据环保要求选择投资项目并做出投资决策,事实上,首先规避风险是一种理性行为。

污染要从源头治

源代码管理是明智之举。如果我们不能以这种不正常的方式解决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我们最终可能不得不从制度建设开始。这一体系不仅能使地方政府获得资金来源,还能使企业在投资时规避风险。淡化地方gdp增长与干部政绩考核的关系,重在预防,而不是走“治污先治污”的老路,这可能是政府和企业共同期待的状态。

标题:污染要从源头治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554.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