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立潮头
本篇文章6219字,读完约16分钟
引用词语
近年来,“中国企业十大新闻”、“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最受关注企业家”、“最具成长性企业”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其近年来的辉煌业绩被评为“最具影响力企业”;董事长张雨浦因其在引领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创新、壮大企业品牌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被评为“最关心的企业家”。陕西汽车集团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两项大奖的企业。
自1999年以来,陕西汽车集团的生产经营一直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势头。2002年和2003年,分别销售1557万辆和20400辆,销售收入分别为26.6亿元和38.5亿元。2004年,共销售汽车28500辆,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提高,成效显著。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和“发展最快、增长最好的50强企业”,综合实力在“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中排名第45位,在陕西省排名第一。2003年,15吨以上的卡车市场占35%的市场份额,“三分之一”,重型军用越野车占95%以上的市场份额。2004年,8吨以上的重型车销量排名上升到第五位,15吨以上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市场第一位。
曾几何时,陕西汽车集团的实力远不如人。为什么它的性能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三倍,从2000到28000?多了不起啊!多聪明啊!这么快就起飞的答案是什么?日前,笔者怀着探究的心情走访了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无论他走到哪里,骄傲的陕西汽车人都会骄傲地告诉你,火车跑得很快,这取决于前面的皮带。陕西汽车腾飞的原因是张雨浦主席给了陕西汽车腾飞的翅膀。
在危险中被命令——不要相信东风不能回电
三、四十年前,在“大三线”建设期间,陕西汽车制造厂被国家分配在岐山。岐山是周朝的发祥地,人们对它有各种各样的联想。那是一个艰难的时期,陕西汽车也在艰难中成长。从蹒跚起步到步履蹒跚,陕西汽车制造了陕西省的第一辆重型卡车,为国家装载了几辆空白车。然而,随着国家的开放,重型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国有企业的积弊导致陕西汽车每况愈下。1990年,该企业濒临倒闭。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曝光了管理不善和债务沉重的问题。成千上万员工对上级领导部门的无知和焦虑,在陕西汽车都变成了痛苦和探索,这自然也包括了陕西汽车员工对尴尬的抗争。
在危机时刻,上级知道了这颗珍珠,时任陕西汽车执行副总监的张雨浦接管了指挥权。面对满目疮痍的局面,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心二意,没有陕西汽车的祝福,他停止了轻型汽车的生产;梦想、从事多元化业务并放弃它是不可取的。这样,企业聚集了五个手指,握紧了拳头,集中精力生产重型卡车。
仿佛雾散了,天空敞开了,工人们的眼睛是清澈的,他们的心是明亮的,他们看到了出路和希望。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转变计划经济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打破“大锅饭”,改革现有机制。把握干部作风,突出“严”,调动工人积极性,突出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加强管理后,陕西汽车扭亏为盈,仅用两年时间就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陕西汽车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北地区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生产四大类、十六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重型越野车、重型卡车、客车底盘和大型客车。1995年,陕西汽车被国家统计局和陕西省政府授予“明星企业”称号。明星,明星,是人们羡慕和期待的。
1999年,陕西汽车公司生产的重型军车再次参加了第50届国庆阅兵,并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彰,这是经过全国造型对比试验后,唯一指定装备我军的重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
张雨浦不仅拯救了一家极其困难的三线企业,而且在世纪之交,昔日的重型卡车集体解体重组,三兄弟成为竞争对手。在技术趋同、产品同质化、没有营销团队、企业实力远不如人的激烈竞争中,他在打造销售团队和营销网络的同时,通过实施“双优”工程实施名牌战略,仅用三年时间,他就以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重型市场的第一份额。他审时度势,与许多民营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建立了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该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汽车集团,拥有11个子公司和四大类数千种产品。同时,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管理;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全面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抓住发展机遇。结果,陕西汽车的销售收入从1999年的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8.5亿元,四年间增长了近两倍,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它不仅成为中国汽车行业“50家增长最快、发展最快的企业”,还荣获“中国500强企业”称号,张雨浦还荣获国家国防科工委一等功,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劳动模范。
特别是2004年,企业面临着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紧缩、原材料价格上涨、德隆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关心陕西汽车发展的领导们正在为陕西汽车挥汗如雨。张雨浦以前瞻、准确的预见和控制能力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他及时指出,上述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它们不是决定性因素。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内部管理水平和适应性。因此,他把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并从调整领导分工入手,加强对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领导;在实施5s现场管理、成本控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项目管理,追求管理精细化;注重开发新产品,改革营销模式,增加货款回收,从而有效提高运营质量,挽救危险。重型汽车产销量创新高,增速超过50%,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同时,国际化战略取得了实际成效。与德国曼公司实现全面技术合作的同时,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4倍以上。
战略——从形势的角度看的战略
谈到战略管理,人们似乎会觉得空是一个神秘的口号。然而,凭借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张雨浦成功应对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在战略转折的实际操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保守和进取是企业战略失控的两个陷阱,是许多企业无法成长和长寿的关键。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张雨浦控制了战略转折点,成功地避开了激进和保守两个陷阱,使陕西汽车健康发展。当竞争对手通过减少配置来打价格战时,张雨浦警告员工要诚信经营,不要通过减少配置来牺牲用户的利益。一方面,他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亲自组织了“双优”项目,以优异的质量和卓越的服务实力抢占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积极与国际重型卡车巨头德国曼公司合作,用21世纪的最新技术开发自有品牌重型卡车,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给用户以极大的享受价值,从而实现了“我有的你没有,我有的你有”的名牌战略。当超载开始流行时,竞争对手迎合了一些支付较少路桥费用的运输用户的心理,以“大标准小”占领了市场,张雨浦在2002年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双前桥重型卡车和(8×4)自卸卡车,通过增加轴重满足了用户对朵拉快速行驶的需求。2004年,国家全面限制超载,诚信经营给陕西汽车带来了丰硕的回报,让陕西汽车尝到了产销两旺的甜头。
战略家的前瞻性思维、灵活的适应性和无私无畏的性格使张雨浦能够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找到机会并果断行动。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公路建设率先快速发展。他预见到汽车工业,特别是重型汽车,即将到来,并向政府提出,只要解决4亿元的技术改造资金,三年内年销售收入可达40亿元。当时,陕西汽车的产值只有5亿元。没有人相信这种大胆的预见,资金也无法自然解决。他没有等。在筹集技术改造资金的同时,他率先与民营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利用民间资本全面加快技术改造,提前完成40亿元的目标;首先引进先进设备,建设国内先进的重型车桥生产基地,使重型车桥成为主业;率先与德国全面开展技术合作,自主开发中国替代重卡;首先开始新基地的建设...赢得企业发展的机遇和主动权。
无私和无畏是张雨浦成功控制战略转折点的品质因素。他认为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是战略实施的基础。因此,在他任职的第一年,他通过带头自我惩罚扭转了拖延的惯性;1996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汽车工业再次跌入谷底。陕西汽车的计划落到了空.身上他率先为自己和领导小组预扣了每人7000元的按揭风险。第二年,他再次扣压了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别说空.的风险抵押成立了为了解决技术改造资金和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弊端,他放弃了控股权,大胆引进了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和资金。利用私人资本全面加快了技术改造,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技术创新是陕西汽车发展战略的重点。张雨浦亲自主持引进当代国际先进的奥德汽车技术,使陕西汽车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重型军用越野车和重型特种卡车的开发制造方面,具有专有技术和独特优势。陕西汽车以不断满足国防现代化和军民用电需求为目标,采取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产品创新战略,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他亲自主持了德国man公司引进f2000先进重型卡车技术的工作,并率先开发了德龙f2000,专家一致认为可以在中国替代进口重型卡车。目前,陕西汽车生产的重型军车不仅是我军唯一指定装备的主要战车,而且陕西汽车生产的重型卡车也是油田、矿山、码头、公路等长途运输的主导车型,在重型卡车市场中占有34%的份额,位居第一。其产品不仅成为陕西省第一批名牌产品和国家一级产品,而且被评为出口质量和信誉良好的产品,出口欧洲、亚洲和非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是中国唯一出口欧洲的重型卡车。
再生-管理赢得新的太阳和月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高效的管理是陕西汽车取得骄人业绩的重要内在原因。管理是基础,但它深刻而深刻,意义重大。我们不仅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创新,还要向其他的山借石头。十多年来,陕西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卓越管理是:新、主动、严格、亲、强、硬。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突出“新颖性”,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员工素质,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组织体系和管理流程,定期定量评估管理者,认真定性评估其绩效,并观察其绩效。参照民主评议,奖罚并用,员工积极性大大提高。
劳动与就业,突出“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就业方面,面向社会,开放条件,平等竞争,择优就业。公司的聘用条件和方式按有关规定执行。对所有员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福利。工人干部的身份被打破,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正常流动,形成了员工可以进出的机制。
分配制度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强调“严格性”,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在他执政的第一年,张雨浦率先惩罚了自己,这样他的话将是忠实的,他的行动将是卓有成效的。经营者的工资收入体现了高风险、高待遇,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生产工厂,在计件工资的基础上,实行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销售人员实施与贷款回收相关的销售工作系统;新产品委托奖和技术人员技术津贴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销售工作非常重要,突出“专业”一词。张雨浦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特别注重从员工行为中分析文化原因,从干部管理中发现文化特征,从而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的根源,及时点燃创新文化的火花,用全新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工作引领大家参与市场竞争。他把“双卓越”的品牌文化和“贴心服务”的营销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以“双卓越”的理念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以用户为中心,用市场需求指导企业的决策,建立了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生产经营快速反应机制和运行模式。
在张雨浦的带领下,陕西汽车迅速在全厂推出“双优”项目,并推出“贴心服务”品牌,成为陕西首家服务品牌注册商标。“双优”工程和“贴心服务”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用文化传播产品,走文化传播之路,用产品体现文化追求,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传达企业对社会的关怀,打破传统的用户与制造商的狭隘关系,用文化打开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绿色通道。“双优”项目使所有员工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新途径,突出“强”。当年,陕西汽车处于弱势,生产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它想借4亿元的技术改造资金,但是没有办法。为了不错失机遇,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它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的发展。新模式,先与相关厂商整合,然后合资,成立公司;它还大胆重组民营企业资产,创新国有企业机制,加快民营企业发展。通过资产置换,我们获得了雄厚的技术改造资金,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的大好时机,立竿见影;重组和重组带来了企业机制的根本变化,强有力的联盟带来了优势互补和一体化。资产重组加快了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为了做好整个集团的体制改革,陕西汽车也加大了其子公司的改革力度,实现了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目标一致、利益统一、同步发展。陕西汽车和湖南火炬资产重组后,不仅加快了陕西汽车的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进一步推动了陕西企业改革的步伐。
生产秩序的管理,突出了“恶意”。狠抓过程整改和现场整改,严格工厂管理,把计划的严肃性和市场需求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强化调度指挥权,对生产节奏实行周、日控制。在成本管理中,特别强调预算控制管理的严肃性,坚持盘活现有资产,坚持比价采购,不断降低成本,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自2003年以来,企业在追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了erp项目,同时实施了物流管理方法,以减少库存和占用,提升管理平台。只有当它“尴尬”时,它才能被抑制;只有它的“尴尬”可以是开源的;只有当它“残酷”时,好处才会不言而喻。努力,尤其是看到爱的深度。
展翅腾飞——雄霸关中,连接世界
张雨浦的战略决策是陕西汽车辉煌的关键。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这位在陕西省内获得多项功勋并被评为突出贡献的专家,作出了高瞻远瞩而冷静的观察,分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产业全球化、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汽车产业技术进步迅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本文从陕西汽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与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相关的十大战略问题,并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为了开拓进取,赢得更大的发展,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打造西部汽车城!目前,总投资19.8亿元、占地3400亩的新重型汽车基地正在Xi经济技术开发区精卫工业园全面启动,预计第二季度投产。西部汽车城的建设标志着陕西汽车第三次创业的开始。
第三次创业的第一阶段,即2001年至2004年实现产值50亿元的目标已经实现!
第二阶段:新建基地,2005年至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第三阶段:2010年将诞生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汽车城,销售收入200亿元。
面对漫天飞舞的雪花,陕西汽车集团2005年商业年会在xi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战略、新形象、新梦想”。会议正式发布了陕西汽车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立足20年,规划大陕西汽车,力争在10年内把陕西汽车建成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
立足20年,规划大陕西汽车!在张雨浦的精心策划下,陕西汽车在国内外汽车市场的平台上正式向全世界吹响了歌唱陕西汽车的号角。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生动地描绘了以Xi北郊新重型卡车基地、蔡家坡零部件基地、宝鸡专用车基地为核心,以秦川800公里为链条,以陕西汽车集团为核心,力争在10年内将陕西汽车打造成为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宏伟蓝图。
很快,一个中国一流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汽车生产基地将在三秦渭河之滨迅速崛起!
我们坚信,我们期待着它!
标题:乘风破浪立潮头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537.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