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节约型企业的责任
本篇文章1126字,读完约3分钟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很多地方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基础上,是子孙后代的食物,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发成本过高。近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会议强调,“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提和标准。
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拥有两条日产万吨的水泥生产线,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水泥生产企业。这里风景如画,员工公寓看起来像一个高档住宅区。除了草坪、溪流、树木和鸟儿,这是现代生产线发出的隐约可闻的“歌唱”声,塔楼矗立在青山、绿水和蓝天之间,就像神话的异国世界。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陪同记者到该矿采访,他说,铜陵海螺水泥仅投资一项新技术、新工艺和国产设备就节约了大量资金。特别是自投产以来,高新技术和工艺保证了循环经济的实现,矿石、煤炭等原材料的运输完全封闭,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本集团正计划尽快兴建及利用废热发电。该技术已在海螺宁国水泥厂成功应用,不仅节约了大量电费,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缓解了中国电力紧张的局面。
海螺集团宣传部副部长黄小平去培训新进大学生时表示,海螺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员工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基石。自2000年以来,海螺每年招收6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经过严格培训后,他们被分配到各个岗位。听说这次培训,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作为中国某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兼职教授,也将在池州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授课,记者当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据海螺集团副总经理、铜陵海螺和池州海螺公司总经理吴立康介绍,池州海螺水泥的规模虽小于铜陵海螺水泥,但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不逊色。工厂生产与周围环境高度和谐,使得海螺集团的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最佳,非常适合人畜居住,更不用说经营企业了。
记者看到的成千上万只鸟的奇观每天都在这里发生。一面环山,一面环水,现代化的水泥生产线尽收眼底,无尽的密封输送管道顺山直游入工厂生产线,直插波光粼粼的长江。在海螺集团的万吨码头边,有几艘船在装卸水泥熟料和煤。新生产的水泥熟料通过密封管道不断流入仓内,从远处运来的煤沿着另一条管道运入工厂。记者有幸在早上拍了两张长江大堤的照片。这幅仙境般的画让人流连忘返。
郭文叁主席直到晚上7点才结束演讲,据说为了回答新招收的大学生的问题,演讲一再推迟。董事长郭文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关键是技术和人才,其中人才是重中之重。海螺近年来能够在如此高的起点上发展,依靠技术和人才的高度融合,在尖端技术和工艺的保证下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建设环境和谐、循环经济的现代企业,真正在企业中建设节约型社会。每次培训新进大学生,都要从源头上把握新进员工的素质,为海螺的可持续发展输送后备力量。
标题:建节约型企业的责任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34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倡导技术节能的发展
下一篇:节能降耗促进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