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览园 万花一点红
本篇文章3741字,读完约9分钟
这里一年四季不用谢花,植被一年四季常青,所以有“春城”的美誉...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
这就是昆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而举世瞩目。这是第一个在发展中国家的边境城市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地方。世博园区将作为一个企业整体运营,并持续盈利,这创造了一个奇迹。它创造了一个集旅游、国际会议、商业和居住为一体的可持续绿色生态社区的奇迹...
此时此刻,让我们走近世博园区的领导者、科学发展蓝图的实践者王静,沿着他奋斗的足迹,去发现、去思考、去感受、去欣赏他的风采、去感悟他的豪情。
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国际展览局注册的大型国际博览会,由中国政府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承办。时任副主任的王静深刻领会99年世博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组委会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夜以继日地在现场工作。出于内心深处的绿色梦想,为了使世博会成为最具“云南特色、中国风格、世界一流”的国际盛会,他完成了许多任务,也承担了筹集建设资金的艰巨任务。凭借高超的能力,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落实了1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确保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建设者们在原有的垃圾填埋场、采石场、砖窑和贫瘠的山坡上,规划建设了一个美丽而又令人惊叹的昆明世博园区,规划布局随意,循序渐进,宏伟迷人,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世博园以其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和中国著名的植物花卉,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超悠久的造园水平。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园艺产品和科技成果,展示了人类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保护地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文明的历史使命,从而促进了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并使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日益崛起的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世界文明和世界自然。风景如画的昆明世博园以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展示了生态与环境保护的价值,诠释了世博会百年历史中的第一个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概念。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促进了全国各地特别是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并率先在发展中国家的边境城市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负责协调和管理世博会事务的国际组织——国际世博局主席奥尔·菲利普斯说:“中国’99昆明世博会是一届真正成功的世博会,因为这一成就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本届世博会在这一领域是前所未有的、最美丽的、准备最充分的和最国际化的”;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加里说:“昆明世博会将对全球旅游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王子在参观昆明世博园时情不自禁地惊叫起来太美了,这是地球上的天堂。"
中国' 99昆明世博会及由此产生的昆明世博园是一个尊重自然、努力保护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和美好家园的宣言,引发了中国许多城市大规模开展绿化美化环境的自觉行动。“会议改变城市”,昆明世博会对昆明乃至云南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伴随着昆明世博会的东风,云南旅游业也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景点。旅游业已经成为云南省继烟草之后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
怀着崇高的理想迎接挑战
即使在市场经济非常繁荣的发达国家,也没有保留世博园区和配套设施,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先例。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如何在这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创建这样一个事业,已成为2000年初’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结束时云南世博园集团面临的挑战。
2000年初中国’99昆明世博会结束时,云南世博园集团的现状是:资产不清,产权不清,没有企业运作的制度和机制,缺乏熟悉企业管理的人才,成千上万的世博会举办者留给了企业。当时,云南省政府的要求是:只要能养活自己,不向政府要钱就好。
在这种情况下,云南世博园集团的领导人王晶意识到机遇在挑战后面!如果我们能有效地迎接挑战,我们就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发展机遇。他认识困难,给自己施加压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企业目标定位为:“把昆明世博园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知名品牌集团企业,把云南建设成为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龙头旅游企业。”用这样的目标回答我们面临的世界问题;用这样的目标回报中央领导、云南省委、省政府、全省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关怀;以此为目标,我们将团结和领导世博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
以创新为企业灵魂的王静同志,找到了实现既定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走出了自己的路,找到了昆明世博园目标要求层面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脚踏实地、卓有成效地走出了自己的路。巩固、完善和创新已整体保存的昆明世博园区,将世博园区周边的世博生态城保护、开发和建设结合起来,在更大范围内打造一个标准更高、功能更全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园;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发起成立规范的昆明世博园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持续盈利,努力成为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运营平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云南世博园集团公司目标要求层面,王晶提出了“一个核心、三个重点”的发展思路,按照“突出、两条腿走路、三大支柱、四轮驱动”的发展步骤,扎实有效推进。这就是以旅游业为核心产业,以生态房地产业、会展产业和园艺花卉产业为重点产业。首先,世博园有限公司将提高效率,在集团内树立“卓越”的地位;届时,世博兴云房地产有限公司将拥有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与世博公园有限公司携手支持集团“两条腿向前”;此外,世博会展业、园艺业等优势将快速增长,形成世博集团“三大支柱”乃至“四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格局。
2000年3月,时任世博集团总经理的王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世博集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弘扬“世博精神”,以人才和智力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敏锐的机遇感,开拓创新,做大做强,创造高效。显然,世博集团的目标是巩固、提升和再造世博品牌,建设以“世博精神”为内涵的世博企业文化;实现昆明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建成世界名园;科学合理构建云南世博集团产业结构,打造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名牌企业集团。
伟大的人才和新道路的伟大发展
企业目标的确立给企业带来了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在王晶的领导下,世博集团全体干部职工逐步统一思想,以改革求发展,走企业化道路。与此同时,许多干部和员工不理解,许多同志经历了思想的波动。世博集团把转变观念作为首要问题。通过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讨论活动,组织学习中央和省级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方针政策,要求广大职工、中层干部,特别是集团领导班子,必须努力实现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工作作风要变得求实务实,党政机关的行为要转变为企业的行为,使世博集团从行政模式转变为企业模式,从分散管理转变为集约管理,从粗放管理转变为规范管理,最终体现工作的实效和突破。经过不懈的思想变革,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有出路,只有改革才能实现既定目标,只有改革才能赋予“世博”品牌新的内涵,打造云南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改革思路的统一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成为世博集团深化企业改革的强大动力。
实现昆明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建成世界名园;科学合理地构建云南世博园集团的产业结构,打造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名牌企业集团,是世博园集团因企业制度而确立的改革目标。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正确的、具有挑战性和开拓性的目标,在王晶的领导下,世博集团确保各项改革工作有针对性、有条不紊地进行。
世博公园有限公司的成立实现了产权多元化,这是世博集团一期改革的主要标志。
2000年5月,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了企业重组工作组。经过半年的努力,世博公园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29日由世博集团和其他五家股东共同成立。在这五名股东中,有四名公司股东和一名私营企业,新筹集的资金为9500万元。世博园有限公司的成立为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盈利模式和长效机制,世博园集团在深化企业改革方面迈出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世博有限公司首次向世博集团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和民间资本,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世博公园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按照加强和细化主营业务、稳定辅业的原则,对环卫、绿化和绩效部门进行了改革,分别成立了世博园物业管理公司、世博园阳光花卉公司和世博园文化传播公司,实施企业化运作。坚决消除阻碍发展的各种观念、制度和机制缺陷,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运作。公司自2001年以来连续四年盈利,年均利润约4000万元,成为世博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
母子公司制的建立标志着世博集团二期改革已经实现既定目标。
世博集团的改革转型过程是一个回报社会、让员工受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过去的五年里,通过改革的逐步实施,世博集团取得了持续的利润。在折旧的前提下,2000年世博集团实现利润总额537万元;2004年,世博集团实现利润近5000万元,上缴利税1亿多元。
标题:世界博览园 万花一点红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194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煤矿安全生产必争第一
下一篇:企业之败与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