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3 17:42:03阅读:

本篇文章830字,读完约2分钟


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智通科技”或“公司”)及其子公司统称为“集团”;股票代码:2203)致力于扩大集团的业务组合,在加强R&D和创新半导体和硬件业务的同时,抓住市场机遇,积极将其业务拓展至智能生活领域,以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积极拓展业务,打造智能生活

目前,中国在5g网络技术方面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并从2020年开始全面实施商用和民用5g网络。随着中国国家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将继续受益。有鉴于此,集团将努力扩大该领域的技术增量,以满足智能生活领域快速增长的需求。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于2019年,本集团完成收购广州王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王智」),该公司主要从事中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并为智能家居、智能公园及智能社区等智能领域应用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包括用于安全及识别目的的硬件,以及用于住宅管理、节能及社区服务的软件。此外,本集团将继续寻求其他收购或投资目标,主要集中于可与广州织造网和半导体业务产生潜在业务协同的智能生活相关技术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电子零部件领域。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强大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

为支持本集团的业务拓展及发展计划,智通科技聘请童文欣先生(前傅志康集团董事局主席 )加入本集团董事局及管理团队。童先生在投资银行、金融及资讯科技等多个行业拥有丰富的营运及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在新任CEO刘一先生(华为产品线前总经理 )的领导下,广织网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华为和其他高科技品牌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准备在几个项目中促进合作。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巩固R&D,创新半导体和硬件业务

过去一年,集团的半导体业务遇到了很多挑战,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和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内疫情逐步控制下,集团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同时,集团了解到半导体行业的特点是技术不断变化,行业标准不断发展,因此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非常重要。本集团将继续专注于研究、开发和创新,以加强其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展望未来,集团将积极开拓商机,进一步拓展和实施多元化经营地图,提升企业实力,包括在中国发展智能园区,支持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加强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凭借管理团队在移动通信、网络和智慧城市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网络,以及与电信运营商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良好关系,相信在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下,集团能够更有效地协助地方政府配置基础设施,为完善智能园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它作为一个孵化器,吸引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人才和企业在园区内建立智能技术研发和生产线。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闹当科技有限公司(闹当科技,前身为太邦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旨在寻求世界领先的科技研究成果,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产品和智能领域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于公众的家庭和社区生活。脑当科技是一家半导体制造商和基于智能通信基础设施的智能现场解决方案提供商。集团涵盖并提供围绕智能家居、智能社区和智能城市主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通信设备组件、用于安全目的的软件和硬件等。,其客户遍布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香港、韩国、泰国、越南、台湾和欧洲等。

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每当我们见面,他总是微笑,给人一种非常友好和舒适的感觉。这是煤化工运营公司青能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经理马进力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是怎么跑进《外出》的...

应该肩负起在北疆实施心脏工程的使命。在山西、陕西、蒙古交界处的智能公司马地梁矿,就有这样一群人,牢记工程建设的初衷,不忘开拓疆域、荆棘丛生、破浪前进、团结带领北疆部队的使命...

标题:脑洞科技紧抓市场机遇 业务扩展至智能生活领域 创造跨业务协同效应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1417.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