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1-03-17 11:55:45阅读:

本篇文章2038字,读完约5分钟

妈妈给我打开了新的语言之门,让我今后进入博大的中文世界,一起来,成为了作家。

在父母的再三支持下,离开了今天的我。 这是我父母的骄傲,更是我的骄傲。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 何况,我不知道这一切为我拉开了学习语言的序幕。

我妈妈小学4年级的时候,故乡马上就要解放了。 那天晚上,枪声突然响起,爷爷很警惕,先是把我妈妈和叔叔爷爷藏在院子里的麦草下,然后让叔叔背着我妈妈逃进胡杨林外面的荆棘丛。 祖父叫叔叔跑到没人的地方。 跑得越远越好。 几天后事态停止,再回来。 整晚响起的枪声在黎明时变得稀疏,渐渐停止了。 叔叔背着母亲在荆棘丛中躲避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干粮断档,还喝了水,不得不穿过荆棘回家。 此时的小镇很安静,国民党军队的残局已经溃逃,下落不明。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那是1949年9月底,解放军迅速推进到若羌县,挨家挨户地开展推进动员工作。 由于女老师临产,母亲被临时指定为小学教师,开始带一年级学生。 那个时候需要懂文断字的人才,所以妈妈调到县政府做基础推广和女性工作。 她在县政府的集体宿舍和四个汉族姐妹同住,其中有17岁和15岁的湖南亲姐妹,母亲和她们朝夕相处,学习湖南方言。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母亲是个天性执着的人。 她为解放军做导游、翻译,第一个任务是每次先进地问家里有没有男人,如果家里没有男人,解放军决不会进入老百姓的院子。 这是纪律。 后来妈妈加入地方员工队伍推翻了保甲制度,减少了租房反霸等一系列员工。 很快,由于表现突出,母亲成了这个小镇青年和学生代表的人物。 1952年9月,新疆派遣牧区参观团到内地参观,母亲很荣幸成为参观团成员。 但是,当时若羌没有像样的道路,参观团需要集中在遥远的乌鲁木齐。 于是解放军派了卡车,先把妈妈送到耆那那,然后开车四天去乌鲁木齐。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曾经穿越广袤的塔里木沙漠,商旅骆驼队不得不走了一个月。 现在他们出发了。 解放军战士全副武装,解放初期有匪徒残存,需要随时准备进入战斗。 卡车车队几乎“趔趄行走”在沙漠中,但第一天只走了20公里左右。 更特殊的是,整个队伍只有我妈妈一个女人。 母亲至今想起来了,非常兴奋。 她说,哪个解放军真的好,一排士兵,照顾着我唯一的女同志的安全,我们就这样慢慢走,过沙漠,过荆棘,半个多月就来了耆那。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那时铁路刚通向兰州。 从新疆到兰州要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吐鲁番、哈密,再经过星峡,穿越漫长的河西走廊。 妈妈到乌鲁木齐后,参加了新疆牧区参观团,1952年9月10日出发,汽车开了将近10天到达兰州。

在这里,参观团一行有幸参加了天水至兰州铁路开通的剪带仪式。 对我妈妈来说,第一次坐火车是全新的体验。 参观团配备了新员工。 很久以后,妈妈明白了她曾经和宿舍的姐妹们学的是湘音中文,从现在开始必须学普通话。

第二年回老家的时候,妈妈已经会说标准普通话了,这是我妈妈在内地参观的最大收获之一。

妈妈的这份收获在我7岁入学的那年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我到了入学年龄的时候,父母开始了艰难的选择。 他们说要带我从祖父母进城,带我去学校。 父亲明确地说了。 哈萨克语因为你会说了,所以应该学习汉语,才能和更大的世界交流。 我对他的这些说法,完全无知,完全没听懂。 那天下午,他们带我去了中文学校申请。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我们来到了我家后面的第十五所小学。 这是当时伊宁市唯一的中文学校之一。 学校里很安静,按当时的条件来说,这是一所校舍齐全、初具规模的学校。 在招生登记处,负责招生的人说还没有招收过少数民族学生,建议申请少数民族学校。 鉴于我父亲的坚决态度,他们这样说。 至少必须有一些中文基础。 否则,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表达信息。 于是,他们同意给我做一个简单的口试。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两个校方的人把我们一家三口带到一个办公室,在那里给我做了口头测验。 那时,校方的两位老师摇头说,这孩子没有中文基础,不能收。 我父母几乎都拜托了校方。 妈妈今天回来后告诉孩子一点,说明天来就能通过考试。 两位老师终于点了点头。 我的中文学习从这一天开始。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一回家,妈妈就根据校方的问题从1数到10,然后告诉了我照片的名字。 第二天早上,父母带我去学校参加口试。 还是第一天的两个人问了我问题。 两位老师对我好像比头天满意一点。 妈妈主张每天回家都自己教,爸爸也当场向校方主张学习中文,校方终于接受了我。 之后,我在班上过了三个月的适应期,只需要用善意的眼光和同学们交流。 三个月后,我终于能用中文和同学们说话了。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我爸爸果然从我入学开始就在自学中文。 他的中文水平迅速提高,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已经能用中文教汉族学生班了。 我和中文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今天想起这件事,我依然为父亲的长远观点感到自豪。 妈妈给我打开了新的语言之门。 我从此进入了博大的中文世界,一起来,成为了作家。

“[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耄耋之年的母亲是新中国七十年历史的证人,也是亲身经历者。 正因为有父母的再三支持,我学习中文的道路才延伸到今天。 这是我父母的骄傲,更是我的骄傲。

(作者:艾克贝尔·米开朗基罗《中国作家》原主编)

标题:“[我与新中国]哈萨克作家: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家之路”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2311.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