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为留学生配学伴,不是自卑就是自作多情”
本篇文章1046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有消息称,山东大学从2009年开始为该校留学生一对一配对学校伙伴。 年,该制度升级为1比3,即一名留学生配对三名学校伙伴。 这消息一出来,网络上舆论哗然。
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在该校留学生学伴名单上,页眉写着红字“同学们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以符合心仪的学伴”,“你参加学伴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交外国朋友”
“结交异性”“匹配”“心仪”在婚姻中介中心和交友软件中很常见。 对此,有网友在微博上评论说:“将不擅长、不熟悉人事、可能没有恋爱过的女孩作为同学介绍给外国男留学生,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改革开放40年来,留学生已经极为常见,无论是从中国学生出国,还是从外国学生到中国,每年都数不胜数。 我国很多高中,特别是211以上的学校,几乎所有学校都有一群留学生。 只有山东大学这么爱外国留学生,在笔者看来,这不是自卑,而是自私。
山东大学骨子里有外国人优秀的自尊心吗? 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要为外国留学生公开学校的伙伴呢? 中国每年有那么多学生出国留学,有几个学生能享受到这份荣誉,有哪些国外大学为中国学生制定过类似制度? 问问在附近留学的亲戚和朋友吧。
根据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官网发布的《发布“学伴”分组结果和首届“学伴”活动面对面party的通知》,截至2011月15日,活动共收到270条报名新闻。 在报名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目前选拔了141名中国学生和47名留学生,成功组成了47个友好的“同学”群体。 观察是“成功选拔”,多么隆重,多么认真。
一份网上流传的《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证明》文件显示,中外学生“学伴”活动是为促进中外学生学习而开展的活动,中外学生互为学伴,均为自由报名,单独为国际学生伴学
从这个证明意义上说,“学伴”活动不仅是为国际学生,也是为国内学生寻找学伴、相互的。 我觉得这有点自私。 不要说国内学生找朋友不需要学校的帮助。 国际学生必须找朋友学习,也并不是说学校就这么扫兴。 留学生可以不远万里来中国学习。 我不敢相信三五天。 找几个同学朋友很难吧要知道,在国内各大学,外国留学生和国内学生在三五班或二比一班随处可见。
澎湃消息称,山东大学一个班的男同学,“学伴计划”是和学校的同学一起工作。 例如,一起看书,看电影。
我觉得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以,但是青春期的男女长时间在一起看书看电影的话,瓜田李下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大学时代没有谈过恋爱的是谁? 那不是说一起看书吃饭看电影吗? 明明谈恋爱什么都没有,那学校为什么要做任性的事?
标题:“人民网:为留学生配学伴,不是自卑就是自作多情”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1617.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