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什1989年访华时 李鹏赠送他一辆飞鸽牌自行车”
本篇文章4539字,读完约11分钟
正文来源:本网发布时间:年12月19日
马克斯·巴克斯,美国媒体称提名白宫或他为新的驻华大使(资料图)
据美国中文网、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宣布年初离任后,谁将接替驻华大使备受各界关注。 由于明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有可能展开访华之旅,下一任驻华大使将安排这一年中美重要的交流,这一地位的意义更为重要。
据美国媒体报道,蒙大拿州参议员马克斯·鲍克斯( max baucus )有可能成为新的驻华大使。 一位民主党官员表示,白宫将鲍克斯视为驻华大使的有竞争力的候选人。 因为为了深化中美关系工作了20年。 他访问过8次中国,在华盛顿和蒙大拿也接待过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大大在内的许多中海外交官和贸易代表。
美国驻华大使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桥梁,也可以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美国派遣了10名驻华大使。 其中六位驻华大使会专门起中文名字或说中文。 中国人对他们最了解。 这六位大使分别是恒安石( 1981-1985 )、李洁明( 1989-1991 )、芮效俭( 1991-1995 )、尚慕杰( 1996-1999 )、洪博培( 2009-)、骆家辉( 2000 )
此前的美国驻华大使在世界上留下了许多逸闻,值得一看。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资料图)
作为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的身世背景飘飘然。 他的前任们一个也不是华裔,但很多人在成为大使之前,就已经和中国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乔治·布什:我不想让他去
1973年,中美两国互设联系方式,名义上低于大使馆,但中美关系敏感重要,因此毛泽东评价:联系方式比大使馆更是大使馆。
1974年9月乔治·布什被福特总统任命为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由首任主任布鲁斯代替。 原本福特打算让布什出任英国或法国大使,但布什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在当时美国人看来遥远而神秘的中国。
布什在自传中说:“建立英法固然令人垂涎,但去中国更具挑战性,中国正在崛起,美中关系在未来几年将进入关键时期,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之后的历史表明布什确实眼球远大,他喜欢奇胜。
1974年10月21日,布什夫妇抵达北京,住进建国门外使馆区的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官邸。 布什最初骑的是豪华的克莱斯勒轿车,不到一个月就骑了自行车。 在风沙很大的日子里,他也和很多中国人一样戴着口罩,很容易就能过北京的街道。 他喜欢网球,是国际俱乐部网球场的常客,后来和喜欢网球的中国主教练万里成了球友。 到了星期天,布什夫妇将去崇文门教堂做礼拜。 1975年夏天,布什的儿子乔治、尼尔、马文和女儿多萝西在北京过暑假,多萝西于8月18日自己生日在崇文门教堂接受洗礼。
布什在自己的《北京日记》中写道:“我的精力有点过剩,政治直觉告诉我,这项工作的兴趣是尽可能多做,尽可能多建立联系。” 1975年,他计划举办7月4日的美国独立日招待会,由于美国国务院没有为这次活动支付经费,他自费举办了这次活动。 结果,第一次美国独立日北京招待会顺利举行,参加者约500人。
1974年11月毛泽东会见基辛格时,向参加会见的布什致意。 请一定要来见我。 1975年12月1日,美国总统福特访华,布什再次会见毛泽东,并几次会见邓小平。 毛泽东会见福特时,宣布了布什被任命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消息。 毛泽东对参加会见的布什说:“你升职了。” 对福特总统说:“我们真的不想让他走。
布什在离任前与中国领导人告别时,邓小平会见了他,并设宴款待。 布什曾担心中国政府可能对在中央情报局工作不满意,邓小平对此直言不讳,无论你什么时候访问,我们都欢迎,作为中央情报局局长也欢迎。 下一个笑话惊动了布什,邓小平低声说道。 “你在监视我吗? 然后,对他神秘地笑了笑,布什急忙否定了。
1977年,布什以个人身份访华,历史性地参观了西藏。 他的随员中有82岁的老记者劳维尔·托马斯。 布什一行人参观“西藏革命展览馆”时,墙上出现了劳维尔·托马斯的照片。 解说员对布什说,这是美国中情局的间谍。 布什非常不自然,问解说员:“你为什么说他是间谍?” 解说员当场取出劳维尔·托马斯写的书《在这个世界之外》,解释说:“这是托马斯父子1950年来到西藏活动后写的书,一看就知道他是什么人。” 布什接过书,继续参观。 布什当天将书还给员工,称托马斯的指控是有根据的,他本人事先并不知道。 中方有关人士表示,很久以前的事件,作为历史只能实话实说,但访问不会受到影响。 在《这个世界之外》中,托马斯“坦白”了在西藏活动之前如何与情报部门取得联系,接受任务,到达西藏后煽动西藏地方政府武装对抗中央等活动。 随后,布什青云直上,直到入主白宫,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美“驻华大使”。
布什1989年访华时,李鹏总理赠送了信鸽自行车。 (资料图)
伍德考克:在北京结良缘
伦纳德·伍德·科克是第四任联络主任,工会领导人出身,熟知中国当时流行的“无产阶级”的思维,因此被认为“善于和中国领导人表达信息”,卡特总统派往北京。
伍德考克在成为北京的联络主任之前,和妻子分居了15年。 到北京后,他认识了在联络处工作的护士姐姐伦,不到一年就彼此预约了一生。 伍德考克于1978年1月初返回美国,一方面履行职务,另一方面办理离婚手续。 他2月中旬回到北京,很快就去美国联系人附近的中国民事机构办理了结婚手续。 他通知外交部,将于4月22日举行婚庆宴,邀请外交部和有关部门领导人参加。 这在北京的外交舞台上还是第一次。 黄华外长赠送了伍德科克夫妇一套咖啡用具,外交学会会长邓德青、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王耀庭、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等赠送了礼物。 在北京有了良缘,他把北京称为“第二故乡”。
中美正式建交后,伍德科克成为美国首位驻华大使。 1979年1月邓小平作为副总理访美,伍德·科克在9天的行程中同行,破坏了国际通行的外交礼节。 1981年里根在选举中表示要“与台湾恢复正式关系”,但伍德科克破例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批评里根“措辞不当”,一位国家驻外大使公开批评本国元首也违反了外交规则。 据此,里根上台后,伍德科克几乎在第一时间接到离任通知。
1984年5月4日,邓小平在钓鱼台养源斋会见美国前驻华大使伍德·科克和夫人并宴请。
永安石:中国出生的抗日游击队
1981年5月底,新上任的国务卿黑格受到强烈推荐,美国政府物色了新任驻华大使恒安石。 恒石1920年6月1日出生于中国山西省汾阳县,是第一位出生于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 他父亲的中文名字叫恒慕义,1910年去山西汾阳,为基督教教会学习,担任汾阳“铭义中学”校长。 恒石8岁时回国,1940年再次来到中国,在“辅仁男子中学”教英语,喜欢北宋时期努力进行锐意改革的宰相王安石,因此取名为“恒安石”。
1941年12月美日进入战争状态。 中国侵华日军将恒安石和居住在中国的美英等华侨1500多人收容在山东汉县乐道院集中营。 在游击队的帮助下,恒安石和英国海军退役上尉迪伦于1944年6月成功越狱,参加了当地国民党抗日游击队“山东挺进军第15纵队”。 不久,声援中国美军总部,赠送第15纵队机枪、弹药、药品,送去一台收发机、一亿元法币,指示恒安石实地参加中国抗日部队。 恒石住在当地老家,非常照顾您。 他们比士兵好一点,每天多一样的蔬菜,再加一包烟、茶和糖果。 两个人每天读书看报,经常和附近的中学老师和学生闲聊,打球,下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两人参观漫长的解放区,受到新四军第四师团长张爱萍将军的亲切接见。
恒石担任驻华大使的4年间,最大的功绩是推动了《八一七公报》的签署,他自己认为这是他人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
乙:和华裔女作家结婚的中国通
1985年11月,美国第六代驻华大使温斯顿·罗德抵达北京。 当时48岁,是美国历史上驻华大使中最年轻的人,他是美国著名精英组织“骷髅会”的会员。 他来中国之前与尼克松、基辛格、福特等美国领导人进行了11次访华。 洛德的夫人是华裔女作家包柏伊,写有《春月》一书。 这些使他成为美国海外边界的“中国通”。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时,洛德是基辛格的特别助手,飞机越过中巴边界上空时,洛德坐在专机的最前面。 他自豪地说:“我是中美22年断绝后,首次进入中国的美国官员。” 在与基辛格会谈前,周恩来和美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轮到洛德时,周恩来对洛德说:年轻人很年轻,我们还是半个亲戚啊。 我知道你妻子是中国人,正在写小说。 我读了她的书,欢迎她的访问。 洛德惊讶地连连道谢。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当天下午,毛泽东和尼克松在中南海会面。 在美方同行会见的人当中,除了基辛格,只有一个洛德创造了记录,国务卿罗杰斯也没有出席。 考虑到会见高度机密,基辛格可能希望中方不要告诉美方国务院的人。 也不能说洛德参加了会见。 中方在发布会见照片和电视转播时,应美方要求,打掉了加载的镜头。 关于这件事,周恩来一直想找到机会来弥补。 1973年2月17日,基辛格再次来到中国,在毛泽东的晚上和基辛格见面,周恩来特地点了洛德的名字,和他一起去见面。 第二天报纸上果然刊登了洛德参加会见的照片。 在所有的美海外交官中,除了基辛格之外,洛德是见到毛泽东次数最多的人。
李明:他曾是中情局的对华情报员
1989年1月20日,布什成为美国第41任总统,上台时,他任命外交政策顾问李洁明代替洛德担任新任美国驻华大使。
1928年,李洁明出生在青岛,父亲是美孚石油企业驻华营销代表。 1940年李洁明回国,10年后,他进入中央情报局。 他说:“当时我23岁,投身美国对抗中国的秘密战争……但我的武器不是炸弹,而是传单、无线电通信的监听和间谍。 为了掩盖我的真实身份,我在朝鲜战场上空以军人的身份出现,离开战场,成为陆军部的文职工作人员。 ”。 他奔走于日本和台湾岛之间,训练台湾特工,与台湾“保密局”毛人凤取得联系,交换信息,试图迅速发展特工人员,将特工空投放到中国东北地区。
李洁明于1953年5月以学生身份潜入香港大学,暗中迅速发展特工,探析了大陆情报。 当时港英当局不希望美国利用香港进行间谍活动。 这是因为李洁明有很多限制。 有一次,他迅速发展的特工因向香港偷运武器被港英当局扣押,并依法被判处死刑。 李明害怕这件事暴露了自己的身份,逃走了。 他此后一直从事反对中国的隐蔽事业,但没有机会进入中国。
基辛格访华后,李洁明看到了进入中国的机会,但美国国务院强烈反对中情局向中国派人。 1973年中美建立联系方式,李洁明毛随后自荐,基辛格意外同意,但指示不得开展隐蔽活动。
1973年7月,李洁明穿越深圳罗湖桥,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个合法进入中国的美国特工。 1974年10月,《华盛顿邮报》内幕专栏作家公开了李洁明的特工身份。 这样,李洁明就不能在中国了,不能为中情局而动。 1975年3月,李离开中国,从此脱下“秘密”外衣,成为公开的情报分解官。 2009年11月,李洁明在华盛顿去世,希拉里称李洁明为美国“首席外交官之一”。
本文刊登于《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年第7期,文/周涵。
标题:“老布什1989年访华时 李鹏赠送他一辆飞鸽牌自行车”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1565.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