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帮扶定向帮扶——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税务局扶贫纪实
本篇文章1791字,读完约4分钟
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税务局以农村帮扶工作为出发点,采取“精”和“准”的务实措施,从防疫防控、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民生工程、特色产业建设等方面探索“行业帮扶+定向帮扶”模式。到目前为止,包保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8.5万元,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2800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1.7万元,远远超过国家和省市3800元的贫困线。
密切关注疫情防控,使短期“困难”转化为长期“福祉”
“谢谢你!现在,党的政策是好的,税务官员也是尽职尽责的。只要人们勤奋,他们就不会贫穷。”玉树市顾靖村村民杨宪庭从车上卸下化肥,对前来参观防疫和农业生产准备工作的驻地干部说,“有税务干部在,我不用担心任何疫情!气温已经上升,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准备耕种。”疫情爆发后,市税务局首先向两个有保障的扶贫村发放口罩、酒精、84消毒剂等防治材料,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第一时间配合村“两委”检查农民工回村登记情况,确保一户不漏;第一时间为村民送去防疫知识,消除村民的麻痹思想和恐慌情绪。
长期以来,市税务局以卫生扶贫为工作重点,积极联系和争取省级医院的“心脏惠民工程”,为贫困家庭免费实施心脏瓣膜手术。联系医院免费为村民做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与此同时,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引导村民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对村民进行健康检查,实现注册登记家庭医疗保险100%覆盖,为所有贫困家庭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为每个贫困家庭提供签约医生。
“半健康致富难”和“精确救助”激起了许多救助对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贫困家庭铺平了道路。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将产业“优势”转化为扶贫“动力”
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者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和促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有5大类41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2大类12项税收优惠政策。有五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增加扶贫捐赠...市税务局以帮助“万人帮万企业”和开展大规模税费减免访问为契机,发布了2000套《支持扶贫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与市扶贫办携手,将税收优惠政策与扶贫政策相结合,将优惠政策的推广和指导送到门口,为龙头企业量身定制资格确认、优惠申报、税收减免等“一站式”跟踪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全力振兴农村经济。吉林德达公司、中粮生化公司和大理集团吉林分公司通过“政策包”获得了45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和增值税减免等税收优惠。在享受奖金的同时,企业实现了对社会的回馈,每年购买近1亿元的地方玉米等粮食和农产品,为周边贫困家庭带来300多万元的劳动收入。
建设民生工程,打造基础“保障”硬核“支撑”
“没有困难,道路是明确的,村庄是美丽的,每个人都很舒适,基本条件是艰苦的,我们将带领村民们全心全意地摆脱贫困,变得富有,走向小康生活。”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根智和驻地小组成员在走访周嘉村书记切德林保堡村时表示,在长春市税务局的帮助下,该村每年都在发生变化。
长春市税务局共投资750多万元,用于修建桥梁,实现水泥道路的“户对户连接”,重建58栋贫困危房,购置小型自卸汽车和小型铲车清除垃圾,在村里打抗旱井,疏浚和修复水库,实现粮食和收入保护...进入玉树周嘉村和顾靖村,村内道路平坦整洁,房屋排列整齐,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完善,一个接一个,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惊喜。
挖掘特色产业,让农家“资源”丰富“金融资源”
“走一走,看看,停一停,停一停,所有的产品都是纯绿色的,粘糊糊的玉米呱呱叫,大家都夸周家的土豆,而且面上都是沙,端上来送货上门!”长春市财政局宝市榆树市秀水镇周嘉村的“第一秘书”孟晓东在长春市精准扶贫“第一秘书发言人”产品展销会上兴奋地大喊。基于扶贫的优势和特点,市税务局在挖掘特色产业、建立长效扶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一条帮助农村振兴的新途径-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而且使贫困户人均年分红收入增加了1192元。
与青岛的一家劳务公司签订了一份向农民工出口劳务的合同。目前有488人在国外工作,他们的年收入增加了2万到5万元。
发展庭院经济,发展畜禽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种植12户,成为致富带头人。
目前,税务部门正与有关部门合作,在周家村建设“玉树人民遗址”旅游文化项目,建设5G大棚种植蔬菜,发展养牛项目,帮助村民致富。
标题:产业帮扶定向帮扶——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税务局扶贫纪实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1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