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原审被告人为何翻供?听证会上,检察官出示了一张纸条”

“原审被告人为何翻供?听证会上,检察官出示了一张纸条”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1-03-01 12:43:05阅读:

本篇文章1563字,读完约4分钟

资料来源:检察日报、陕西检察微信公共平台

“服刑中的武氏和父亲不服判决提出申请,希望邀请社会代表担任听证员,对这个重大刑事案件进行听证评议……”

最近,陕西省检察院召开了武某故意杀人刑事起诉案件的听证会。 本院副检察长李志虎担任主持人,被邀请的5名听证人员中有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信息媒体人员,其中3人是省市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省内法律专家。 经检察官汪洋介绍,投诉人、原审被告武某的父亲同意。

“原审被告人为何翻供?听证会上,检察官出示了一张纸条”

听证会现场

年4月,被告人侯某、武某和被害人赵某在西安建筑工地的“护场子”之间发生矛盾。 同年4月28日晚,侯某、赵某、武某坐出租车来到小学操场,侯某先与赵某战斗后,向被告武某求助,用武某拿着的斧头猛砍赵某的头,侯某也用拿着的斧头朝赵某的身体猛砍,看到受害者一动不动。 年3月17日,西安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侯某死刑,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武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后,侯某、武某提出上诉。 二审期间,民事诉讼原告与原审被告侯某签订民事赔偿协议,向侯某表示谅解,建议从轻处罚。 同年12月19日,陕西省高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侯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限制减刑。 维持武某无期徒刑的判决。 武某还不服,一、二审判决认定了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委托父亲武某向陕西省检察院申诉。

“原审被告人为何翻供?听证会上,检察官出示了一张纸条”

“投诉人及代理人可以充分陈述投诉的理由和根据。 审查申诉的检察官必须证明一、二审时指控犯罪的根据和理由,证明目前审查、复核的证据情况,听证者可以就案件有关问题提问。 ”。 李志虎说。

“武氏是怎么供述使用凶器的斧头的? ’听证员樊小莉问。

检察官回答说:“武先生先于第一被告侯先生作案,事发后亲自向侦查人员说明使用凶器斧的案件详细情况,使入住前的3次口供和入住后的4次口供的复印件一致,并与现场调查的记录和次日作案的侯先生的口供相互证明。”

“武某什么时候开始招供的? ’听证员崔安庆提问。

“年7月8日,武氏开始供述受害者的伤是侯某一方。 该复印件与查获的武某向侯某传播的备忘录一致。 ”。 检察官当场出示了武某手写的原件复印件:“侯哥:现在是我的关键时刻,从现在开始谁问你,你说我没动过手,一定要记住,一定要兄弟扛过这个关,我在这里谢谢你。”

“原审被告人为何翻供?听证会上,检察官出示了一张纸条”

小武兴奋地说。 “儿子说他受到了折磨。 我在看守所看到他有蓝痕。 ”。

“什么时候去看武某? ’听证员李文超问道。

"年5月1日,他被困了近一年才去看. "

“被关了一年后的蓝痕和一年前的讯问笔录有什么关系? ’听证员李文超继续问道。

武某没有回答。

李文超询问了检察官武某入住时的身体状况。

“武某控告他在去年4月30日的第二次审问中受到酷刑。 经讨论,武某于5月1日上午9时被拘留在看守所,入院时体检记录正常,身体无疾病、受伤。 当天,看守所的值班民警和武某进行了谈话,但他也没有提到受到酷刑的事情。 之后,在看守所的多次口供与入住前的口供复印件一致。 ”。 检察官回答说。

“原审被告人为何翻供?听证会上,检察官出示了一张纸条”

听证会历时3个多小时,投诉人充分表示投诉意见的案件检察官制作详细ppt出示相关证据,5名查明本案法律适用的听证人收紧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提问十分准确、专业,所有问题一一得到回答。

五位听证员在全面了解事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了一致。 李文超代表的5名听证人员发表了综合评议意见:申诉理由不充分,同意审查意见。

“感谢检察院给我的这个机会,感谢听证者的评议。 ”。 投诉人的代理人在听取评议意见后表示。

陕西省检察院根据该案的事实证据审查情况,结合听证会听证人员的评议意见,作出结案审查决定,原法院和终审判决书认定武某犯故意杀人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正确,认为武某申诉理由不成立。 前几天,刑事起诉结果通知书已经送达了投诉人武某及其父亲。

“原审被告人为何翻供?听证会上,检察官出示了一张纸条”

(复印件:倪建军王文宾照片:李柏栋:丁靓)

标题:“原审被告人为何翻供?听证会上,检察官出示了一张纸条”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0733.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