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厚——中国书画艺坛骄子专题报道
本篇文章929字,读完约2分钟
小宫后
萧红后,笔名无语,石头。四川省巴中市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高级职称。他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专业文艺创作、电视剧导演、电化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等。他发表了多种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影视作品和专业论文,并获得多项大奖。擅长古琴、古筝和琵琶。现为中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画院成都分院名誉副院长、世界中国艺术网顾问、重庆音乐文学协会会员。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或在书刊上发表。有的被拍卖并捐赠给汶川地震灾区,有的被有关个人或单位收藏,有的被邀请参加在纽约、日本、台湾的展览并获奖。出版的著作有《肖公厚绘画》、《无言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集》、《教孩子的歌》等。相关介绍可以在许多网站和书籍上找到,如《中国专家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名人》、《新中国艺术家盛典》。
[附件]对他的一些作品的评论
边肖:肖红厚出版:北京《中国收藏》杂志132页
评论:中国收藏杂志时间:2008年12月
萧红厚的作品题材多样,包括花鸟、山水、人物、写意、工笔和兼职。画竹子挺拔,画牡丹盛开;只有墨水笔才能描绘出壮丽的山川,或者红色散落在雄伟的岩石上;画中的女士有成千上万种举止,她们的表情自然流畅;钟馗的头发必须是开放的,他的根是可以辨别的,他不生气也不傲慢。各种风格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他的《朱墨图》
展览:中国互联网艺术博物馆评论:北京的一个研究部门
时间:2011年2月22日
“梅、竹、兰、菊”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文人画的“四君子”。竹子以其高雅的风格和明亮的节日而闻名。因此,对于画家来说,表现竹子的特性和书写朱墨时间节是非常重要的。这幅墨竹由边肖全景式创作,描绘了竹子的全貌。数竹枝前后,虚实相生,笔园生机勃勃,生意兴隆,笔快,挫败感强。竹子的魅力,英国风的力量可以瞬间展现。图中,竹枝从地面升起,有细长的节,嫩叶,柔软优雅的叶子,小节和胖枝。正如李羲之在元代所说:“风雨的枝杈是同一个种类长出来的,它们也是暂时变化的,不能被同一种东西所抑制。”这件作品充满了自豪,充分展示了艺术家“卓越表现”的内在精神品质。这也解释了他对冷漠、崇高、正直的中国文人的追求。
肖公侯作品1
肖公侯作品二
肖公侯作品3
标题:萧功厚——中国书画艺坛骄子专题报道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4073.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