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化集团黄陵矿区:为实习大学生“量身裁衣”
本篇文章1033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随着陕西煤化集团黄陵矿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梦想到矿区工作。为使新进大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井下生产技术,完成角色转变,黄陵一矿高度重视新进大学生的培养。根据他们的特长和特长,他们为自己制定“裁缝衣服”的训练计划。通过关键岗位轮岗培训、技术人员协助、专业技术人员教学,使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岗位轮换培训
对于新分配的大学生,黄陵一矿安排他们在指定的区队轮训。每个区队学习三个月。前两个月是地下实习,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的员工被任命为师傅,学习设备操作和维护。第三个月是实习,学习技术管理,协助编写规章(办法)和整理技术资料。通过关键岗位的轮换,大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井下作业流程、采煤技术和区队管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在综采队实习已经快3个月了。我熟悉综采工作面各岗位的特点,增强安全意识,接触企业管理,体验井下工人的艰苦工作,实践我的真知。我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我自己的所学和所想。”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的大学生马成说。
技术人员援助
根据专业和分工,每个矿领导帮助一名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指导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并检查他们写的实习报告;定期与他们交谈,听取他们对矿井的了解和合理建议,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想法,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给他们理想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我们给新来的大学生施加压力,铺平道路,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养成积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积极适应环境,敢于努力,敢于接受挑战。这种精神将为将来扎根煤海、建设煤海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矿总工程师黄伟明说。
专业技术人员授课
“易慧,我们可以通过故障树分析来分析这样的故障,并逐步找出故障的原因。”第三掘进队的电工刘勇军帮助实习学生分析工作面的线路故障。
“刘师傅的现场课非常生动,让我记忆深刻。我过去只在课本上学习知识,将来在工作中学习知识。”
技师教学是在矿山创建“五精”岗位(现场)过程中推广的一项培训活动,由专业技师向新工人传授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自实施以来,提高了新工人和实习学生判断故障、分析故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激活了地下“传帮带”,创新了传统的“师徒关系”。
在矿上搭建的大学生培训平台的帮助下,一大批85后大学生通过不断提高和自我完善走上了管理岗位。生产技术部的年轻人负责一项业务,并成为采煤专家。一些人员担任部门。和区队领导的重担,他们用青春投身于矿山建设,用辛勤的劳动回到矿山。
标题:陕煤化集团黄陵矿区:为实习大学生“量身裁衣”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3338.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