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5 04:52:02阅读:

本篇文章1594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三星电子展示了其先进的it解决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三星成功开发的世界上最大的80英寸等离子电视(pdp)和将投入大规模生产的世界上最大的57英寸液晶电视(lcdtv)。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投机比物质更重要

自2012年以来,随着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等离子作为数字电视的图像产品,也加速了其普及。在“五一黄金周”促销的帮助下,年初价格在4万元左右的等离子彩电一举突破了2万元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专家预测,今年年底可以达到的超低价格将提前半年以上实现,国产品牌已经成为今年等离子彩电普及风暴的发起者。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在激动的背后,等离子电视的价格战透露出一点“虚火”——在国美,记者看到一台42英寸的康佳等离子电视,最高降价7000元,已定价26800元;另一个创维品牌与此相似,目前价格约为23000元;海信还以19999元的价格推出了两款42英寸的数字等离子彩电。每个卖彩电的人都知道,目前42英寸等离子彩电只占市场的9.5%。我们选择在这个时候降价的原因仅仅是为了宣传我们也卖便宜的彩电。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其他“虚拟火灾”是外人所不知的:由于频繁的降价,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已经面临换工作的局面,他们很难保证产品质量。

价格在短期内很难大幅下跌

等离子彩电的主要成本部件是等离子显示屏和电路,占总成本的70%以上。到目前为止,只有三星和索尼等六家公司掌握了等离子彩电的核心技术。中国公司没有掌握等离子体的关键技术,也没有生产等离子体。他们只是安装了整台机器,不可能大规模降低成本和价格。即使将来等离子彩电在中国生产,短期内也不可能大幅降价。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目前,42英寸标清等离子彩电在发达国家的价格仍在4万元左右。专家估计,等离子彩电在未来五年内只会进入普及阶段,仍没有大规模降价的产业和市场条件。

大幅下跌带来巨大损失

等离子彩电的大幅降价将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三星彩电产品市场部主任李明旭认为,等离子彩电产品降价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由于高端彩电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日本和韩国公司手中,国产等离子彩电的核心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因此,要生产高端彩电产品,国内企业实际上面临着比跨国品牌更高的成本。销售旺季降价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快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销售价格长期低于成本价,即使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他们仍然无法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这最终会导致亏损。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据市场专家分析,中国彩电企业抛出的等离子彩电价格已经是亏损价格。然而,如果不低价出售,这些旧等离子彩电将带来更大的损失。与其悄悄地赔钱,不如大声喊着赔钱,赔钱的理由还有很多。由此可见,中国彩电企业对等离子彩电的降价真是无奈。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Pdp引领高端电视市场

三星等跨国企业在中国没有单一的等离子彩电基地。他们将按照市场接受的顺序支持背投、液晶和等离子彩电。虽然目前等离子彩电的价格仍然很高,但随着技术进步导致产品的技术贬值,价格自然会降低,逐渐进入普通家庭。

此外,2013年将有四分之一的中国电视台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今年中国将公布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三星彩电产品市场部总监李明旭表示:“过去,我们主要是通过背投来开拓中国市场。现在pdp已经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所认可。未来,我们将与背投和pdp共同开发中国高端彩电市场。”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由于其高性能,等离子彩电正在用新的dvd和家庭音频取代原来的大屏幕彩电,形成第二代家庭影院中心。商用42英寸pdp主要集中在公共场所,如会议、酒店和ktv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离子电视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消费者家庭。

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彩电企业中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其他公司抢占,于是他们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等离子电视价格战,而且愈演愈烈。事实上,等离子彩电的跌落越来越少,任何型号的跌落都不是最重要的。性能价格比是否合理,是否能使消费者受益,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标题:等离子降价一团“虚火”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831.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