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工健康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本篇文章1954字,读完约5分钟
近年来,太原铁路分局实施了“提高全员素质,人才强企”计划,旨在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最终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员工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这四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员工学习、交流、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保证,而且对其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智力素质乃至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探索和完善对员工的健康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员工的健康心理素质,确保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们对员工的健康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当前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员工的心理异常、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往往导致所谓“好人犯罪”的悲剧,由此类心理问题引发的犯罪比例逐年上升。作为社会的一员,铁路职工也不例外。受工作性质的影响,铁路员工分布在许多地方,而且排长队。由于每个人的教育水平、生活经历、环境、经济状况、婚姻、家庭、职业和健康都是不均衡的,他们的心理素质是不同的,一些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特别是面对铁路改革不断深化、跨越式发展稳步推进的新形势,部分员工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思想波动,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1.一些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感到疲倦和厌恶,处理事情,甚至对自己的理想和职业产生了抵触情绪。
2.个体员工对事物着迷,不善于正确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特殊事件,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员工的人际关系。
3.个体员工往往有不合理的行为,甚至由于严重的心理缺陷而导致犯罪。
4.个体员工无法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和周围的人际环境,往往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过度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犹豫、易怒、怨恨、猜疑等。他们的个人潜力无法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充分发挥。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和环境因素。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的加剧,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价值观的冲突、贫富差距的扩大、利益格局的调整导致员工心理失衡;由于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引起的困惑、困惑、不安和紧张也在明显增加。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员工的心理异常。
2.个人经历因素。相当一部分员工的心理异常与其家庭环境或早期经历有关。由于自身经历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和专业技能的差距,个人的志向与现实脱节,每个阶段对成功的心理期望过高,自信心过强,可能的主客观困难被低估,对挫折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因此,一旦挫折发生,一个人将遭受巨大的打击。
3.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重大的变化,如工资调整、工作变动、失恋、亲人去世等。因为事件的发生会带来生活的变化,员工必须努力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当心理承受力超过极限时,就会引起各种不适应问题和心理障碍。
4.缺乏心理健康意识。通常,人们更注重身体疾病,而对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关注较少,甚至不愿正视和承认,这是精神疾病的隐患。各级组织对员工的心理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员工工作和生活中消极、异常现象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思想教育”或“政治教育”等社会概念上。
三、对策和建议
1、提高工人的适应性。要通过集中培训、技术竞赛、学历教育等多种有效载体,推进“全员提才强企”计划的实施,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障碍的根源。要深入开展形势与任务教育,特别是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教育,增强员工的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积极参与激烈的竞争,为各种挫折和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在挫折面前理性分析挫折原因,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心理咨询及时消除心理矛盾,使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2.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种宣传载体和咨询培训,在员工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心理学理论,提高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个人心理素质,从而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不断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感特征、坚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目标、和谐的沟通能力、创新进取的生活态度,并尽可能做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适度的自我约束。
3.关注和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各级组织要正视员工的心理问题,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积极建立有效的健康咨询工作机制,让员工始终以平和愉快的心情面对工作和生活。可以尝试在分局、站、车间设立心理服务中心、服务热线和服务网站,培养干部职工自愿参加的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通过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现场咨询和网上咨询,我们可以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问题指导,解决他们因工作、生活、家庭、婚姻等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从挫折中认真反思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清醒地认识问题的本质,明确努力的方向,达到心理平衡,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愉快经历。
标题:关于职工健康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78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海信集团荣获节能贡献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