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阀门”化解核级设备国产化“瓶颈”
本篇文章2735字,读完约7分钟
■水石
辽宁省大连大高阀门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阀门行业的先锋企业,是中国第一家走出去的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公司就引进了加拿大velan公司的先进技术,多次派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赴加拿大、日本和美国学习,应用asme、ansl、rcc-m等国际先进标准,先后获得美国石油学会、挪威船级社、国家核安全局等国际国内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为公司进入核电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核电厂还是核船,在任何与核电有关的核反应堆中,核级阀门都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核电厂设备国产化过程中,泵和阀门的国产化严重滞后,成为核级设备国产化的瓶颈。2006年以前,中国几个主要核电厂的国产阀门仅占阀门总数的4%左右,全部为核二级和核三级,核一级为零,96%的阀门依赖进口。
幸运的是,作为核级阀门国产化的成功节点,以大连大高阀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生产的一、二、三级止回阀在秦山核电二期的国产化率在2007年突然提高到50%,今年红岩河核电厂3号机组阀门的国产化率突然提高到60%,这将使中国更大规模压水堆核电厂一级阀门的国产化迅速增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斌在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电研究设计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科华核电技术公司、清华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家组成的全国联合评审委员会上,对大高阀和秦山核电联营公司联合开发的大型压水堆核电厂核一级大口径全循环高cv锻钢旋启式止回阀样机发表了评论。
短板仍然存在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的加剧,核能占欧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总量的30%~70%,但目前中国还不到2%,中国仍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核电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应达到4000万千瓦,现阶段国产化率应达到80%。2014年6月,在2008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会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指出,如果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不形成自己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就永远不会走得快。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主机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0%的目标,但是泵和阀门这些关键部件已经成为加快核级设备国产化的主要障碍。
核级阀门主要用于核电站的安全壳管道。通过切断或连接管道,他们负责系统的安全功能,并在核反应堆运行的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铸造技术落后,国内企业以前只能开发生产核安全二级和三级阀门,核安全一级阀门的门槛一直难以通过。这个巨大的市场被美国和法国垄断了。
另一股戏剧性的力量突然崛起。
作为中国阀门行业的先锋企业,大高阀门是中国第一家走出去的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公司就引进了加拿大velan公司的先进技术,多次派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赴加拿大、日本和美国学习,应用asme、ansl、rcc-m等国际先进标准,先后获得美国石油学会、挪威船级社、国家核安全局等国际国内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为公司进入核电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国有企业通病的影响,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个大阀门,它也陷入了不可持续的困境。1999年,在被命令处于危险中的现任领导班子组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核电项目作为企业的定向产品,用了十年时间才完成。
随着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变,大型、高阀门的产品结构逐渐向核电转移。五年前,在引进国际先进设计手段、检测仪器和各种检测设备的基础上,大、高阀门倾力投入近5000万元引进先进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其中6300吨热模锻压机是目前国内同行中唯一的制造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加上超过10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厂房面积,使达高阀门在核电市场的价值翻了一番。
根据核电的需要,核安全阀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目前,中国数万家阀门生产企业中,只有不到十家获得了“核”级资质,只有两家获得了顶级阀门(一级)生产资质。大高阀门是中国第一家获得最高“入场券”的制造商,也是中国唯一一家连续两年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这使得大高阀门在核电厂市场上的实力更加强大,这是不可接受的:2002年,在国家863项目和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快堆项目上,大高阀门产品首次批量进入核电市场;2003年,在清华大学、原国家科委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核反应堆上,大高阀再次亮相;2004年,在中国对巴基斯坦核电厂项目的援助中,达高阀门一举获得了反应堆一、二、三级的所有截止阀;2005年,在中俄合作的江苏田湾核电厂,由于从俄罗斯进口的阀门不合格,俄罗斯项目负责人带领俄罗斯工程师和专家来到大高阀门,详细考察了公司的技术资料、生产现场和测试方法后,决定用大高阀门的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签订了4000多套合同;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中,国产核级阀门为“零”。2006年二期扩建时,达高阀门是中国唯一获得核级阀门的企业;2007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商业化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中,第一、第二、第三座大型高阀门核电阀门,使核电厂截止阀和止回阀的国产化率提高到50%。今年,在红岩河核电厂国际招标的四个核级阀门包中,大高阀门一举拿下两个包,核级阀门的国产化率提高到60%。
国产化率从“零”到4%,再到50%,再到60%,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也反映了大型和高端阀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正如中广核核装备鉴定认可中心和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办公室高级工程师赵岳洋在接受采访时所言,作为核电设备的最后一道屏障,核安全阀的技术含量和安全要求相当高。世界上第一次核电事故是因为安全阀没有回到原位,导致了无法估量的放射性灾难。
任重道远
在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核电研究设计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全国联合鉴定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大高阀门开发的大直径、全流通、高cv值锻钢旋启式止回阀填补了国内空空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然而,国内核电设备的核级阀门不能完全阻断进口。大高阀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有六七个关键的核级阀门,如主蒸汽隔离阀、先导安全阀等,由于技术含量较高、加工工艺较复杂,尚未被突破。虽然这些阀门的数量很少,但它们占阀门总价值的40%。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去年,公司针对中国第三代核电厂和世界核电的发展方向,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万多平方米的专业核电厂,添置了一些现代化的软硬件,并全力以赴尽快获得国际核电阀门资格认证。同时,一方面,大高阀门进一步加强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它与中国广东核电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标是使中国的核级阀门产品在短短几年内进入国际核电市场。
标题:“大高阀门”化解核级设备国产化“瓶颈”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37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双管齐下话创新
下一篇:攀钢实现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