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钢企面临的节能考验
本篇文章2030字,读完约5分钟
遵循产业政策,不盲目追求规模,从品种、质量入手,增加高附加值,降低成本,以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市场位置,占领市场份额,可能是大多数民营钢铁企业的出路。
随着压力越来越大,国务院今年安排的第一次全国节能减排专项检查拉开了序幕。6月21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八个中央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组赶赴河北。
据了解,此次行动的重点将是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和落实相关组织、差别电价、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清理投资促进、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展、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
相当数量的民营钢铁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政策风险。
差别电价的叠加电价控制
有关部门早在上个月底就安排了这次专项检查,并明确指出此次检查的范围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重点是钢铁、铜、铝、铅锌、水泥、电力、电石、焦炭、铁合金等行业,以及其他区域能耗大、污染重的行业。
据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打算在此次检查后对现行差别电价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因此电价将是此次检查的重点之一。
根据中国电力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发电量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去年高4.4个百分点。由于供电能力的增强,今年1-5月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其中高能耗行业增长迅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奇表示,电力的充裕将为高能耗行业带来更多的投资动力,而中国的电力本身主要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火电。从差别电价的角度来看,这是调控节能减排最直接的方式。
就在一个月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钢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该通知的重点是进一步对80多种钢铁产品征收5%至10%的出口关税,并将钢坯、钢锭和生铁等初级钢铁产品的税率从10%提高至15%。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表示,上述措施是“进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增加能源、资源性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北京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信息总监徐向春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几项重大措施的出台将使钢铁出口成本增加13%至18%。
民营钢铁企业的劣势凸显
压力的增加显然对中小民营钢铁企业更加不利。2005年7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钢铁工业发展政策》,提出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钢铁企业。
在今年4月27日召开的钢铁行业关停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上,曾培炎副总理强调,钢铁行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
他说,工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力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投资反弹趋势依然存在,高消耗、高污染产品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大,是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下决心关闭和淘汰落后的钢铁生产能力。
数据显示,中国钢铁行业约占总能耗的15%,二氧化硫排放量的6.6%,工业总能耗的14%。目前,落后的炼铁能力约为1亿吨,落后的炼钢能力约为5500万吨。这些设备容量小、效率低、污染重。单位能耗通常比大型设备高10%-15%,物耗高7%-10%,耗水量高1倍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高3倍以上。
据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秘书长耿炳喜介绍,在钢铁产量占全国40%的民营钢铁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产能约为200万吨,“现在都是中小企业”。
此外,国家将2005年8月以后建成的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和120吨以下的转炉视为限制企业,并提高了差别电价,但中国大多数私营钢铁企业尚未达到这一标准。
遵守政策并积极回应
与民营钢铁企业的困境不相称的是它们产量的快速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钢铁产量增速最快的大多是民营企业,其中钢铁产量增速前五位的都是民营企业,而产量同比下降的大多是大型国有或特钢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钢铁协会重点企业的钢、铁、木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15%、18.36%和17.62%;而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其他企业增长率分别高达34.07%、24.24%和39.75%。
因此,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自2004年以来,中国十大钢厂的钢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4.7%、33.6%和29.4%,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计划到2010年这一比例应达到50%以上。
复星集团副董事长梁新军警告称,一些民营企业出于扩张的强烈愿望,忽视了自身的能力匹配。民营企业家要积极适应转型时期的变化,把风险防范放在重要位置,适当控制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步伐。
业内人士认为,遵循产业政策,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大科技和环保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都是我国民营钢铁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们表示,民营钢铁企业不应按照国家相关发展政策和环保要求盲目追求规模,而应从品种、质量、增加高附加值、降低成本等方面入手。,找到合适的市场位置,以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的特点占领市场份额。
标题:民营钢企面临的节能考验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17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白庄矿利用风井资源挖出效益
下一篇: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条例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