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信远工业集团:专注创新登上国际舞台
本篇文章1920字,读完约5分钟
■陈醉吴红波
●新源集团总经理袁毓林
"去年,我们公司的销售额约为2亿元,比前几年还要少!"谈到企业家最关心的“数字”,新源集团总经理袁依林似乎轻描淡写。在这个不引人注目的数字背后,该公司已经悄悄地赢得了四个领域的技术高地,拥有115项专利。
袁依林的工作时间也支持这一组数据。他说:“我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外交流,接受新事物,躲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和开发,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谈生意。”自从20年前公司成立以来,这种基调就已经确定了。
厚积薄发。正因为鑫源坚持技术标杆,将产品研发和流程开发放在战略高度,公司的年产值近年来才开始快速增长。
专业:一种材料和n种“解释”
鑫源公司是做什么的?袁毓林收集了他的产品清单:光谱可以控制黄金气候,航空空航空航天密封,牙科针,渗透蒸发膜等。似乎没有综合的范畴。最后,他想了很久,说:“制造石墨材料。”
“我们的许多技术和产品都是通过这种材料传播的,而材料的‘解释’则是多种多样的产品。”袁依林说道。
石墨是鑫源公司最早的产品。1994年初,袁依林以2000元的启动资金在江北万头租了一个砖厂,白手起家,生产石墨制品。天然石墨呈片状,被分成像头皮屑一样的小块。但是,两块之间连接处的阻力很大,不能充分发挥这种材料的特性。他突发奇想,像爆米花一样传播磷酸盐,得到了高质量的膨胀石墨。高级材料一诞生,就被国家空间局“盯着看”。鑫源公司成立了技术研究团队,开发和制造航天用高精度密封件,最终产品安装在航天器上,如中国的昌家佳系列运载火箭。
袁依林一睁眼就有了新的发现:膨胀石墨的热量经常消失,她注意到经过几次仔细的搜索,热能变成了红外线。"那么膨胀石墨有可能进入制冷和制热领域."袁毓林说,因此,一种光谱能量控制技术已经慢慢产生了想法。它由膨胀石墨板加上石墨烯状材料和碳纳米管组成。没有冷热风,红外线调节人体的能量平衡。它看起来不像空的腔调,但它更高级。“/きだよ”
焦点:一个产品十年生产一次
在袁依林的书桌上,有一盒小针头,类似于“迷你版”的冲击钻头。袁依林指着小针的一端,它只有几厘米长,直径只有1.6毫米。针的中部凹进一个直径为0.8毫米的颈部。针从上到下是不同的,当转速很快时,小凹槽变成了一个“脆弱区”。国内生产企业长期陷入“低谷”,只能生产低端针头。
●新源工业集团生产车间一角
新源开始开发该产品时,国产牙针的最小针杆直径为2.7毫米,只能承受每分钟20,000-30,000转的转速,但针杆直径只有1.6毫米的针在国外已经普及,可以承受每分钟300,000-400,000转的转速。长期以来,国内的牙科用针都是从加拿大、日本、德国和美国进口的。
这项技术挑战被袁依林接手,新源公司开始了牙针技术的研发。鑫源团队解剖了国内外的针头,发现国内的针头大多是经过加工和热处理的普通碳钢制成的,而国外的针头则是由硬质合金制成的。然而,硬质合金容易获得,生产技术难学。"这种材料又脆又硬,要把它磨成这么细的针不容易。"鑫源的技术团队已经尝试了很多次,开发了一种金刚石砂轮。对于“沟槽”零件,磨削容易直接折断。他们将细小的针分成硬质合金和弹簧钢,相当于在车针的“凹槽”处安装了一个坚韧的“弹簧”,很好地解决了断针的问题。
然而,如何将这两种材料无缝连接是一个新问题。新源团队又花了两年时间来研究独特的焊接工艺。
技术问题层出不穷,直到10年后新源公司才交出了第一台“硬质合金牙科车针”。目前,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针,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许多人认为花10年时间不值得。然而,袁毓林认为:“只有做好技术工作,中国制造业才能与世界竞争。”他引用了一组数据。全球每年对牙科用针的需求为8000万,全球市场对这种技术衍生的微型钻的需求超过20亿。
专注:致力于技术的“商业化”
不断创新技术,在众多领域打造“行业小巨人”,新源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袁依林的回答是:“产品R&D和技术装备能力使技术商业化”。自主制造和核心设备升级的能力,架起了R&D向生产转型的桥梁,使新源走得更远。
在鑫源公司,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叫做“加工中心”。每年都有几十台制造设备在自己手中,自动化水平高于国内同行。在袁依林看来,一个企业的卓越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开发能力上,还需要工艺设备的开发能力,至少需要强大的设备控制能力。
“每个人都听说许多卷烟厂引进了先进的德国设备。当德国工程师在那里时,他们每分钟生产100,000和200,000件,但是当德国工程师离开时,产量下降到数万件。”袁依林表示,目前需要的是企业自身的设备研发和控制能力,而鑫源每年都需要升级工艺和设备,以提高效率。
从一开始,奥克斯就显示出自己是一个行业的展示者,但今天,他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营销专家。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标题:宁波信远工业集团:专注创新登上国际舞台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11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