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4 07:13:03阅读:

本篇文章2611字,读完约7分钟

五年来,重庆特色公园以80%-90%的速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重庆的增长极之一。

精确定位

努力学习“特别”这个词

重庆被定位为西部的增长极,工业是重庆的增长极,特色园区是重庆工业的增长极。在评价重庆“314”总体部署时,总书记曾提到一个增长极理论,把重庆作为增长极。这个职位很高。重庆作为整个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其整体经济水平应该高于整个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园区应该是重庆工业的增长极,其发展水平应该高于重庆工业的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特色工业园区以80%-90%的速度发展."重庆市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增加值方面,2007年,重庆特色园区的增加值占重庆工业增加值的30%,但近70%的城市工业经济增加值在园区内增加。位于西部的重庆,30多个由地方政府设立的特色工业园区以其突出的表现成为中国工业园区家族中一个耀眼的“星座”。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五年前,我们的任务是到2010年重建重庆工业,当时重庆的工业总产值为1500亿元。”重庆市特色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重庆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吴冰对记者说:“2007年,我们的产值超过了1600亿元,其中一些企业退城入园,但今年我们敢说,我们将提前两年实现再造重庆产业的目标,因为今年将超过2500亿元,其中只有新建企业和搬迁企业将增加1500多亿元。”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据了解,重庆的工业园区实际上是几个概念,其中“1+4+30”和“1”是指北部新区;“4”是指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两个属于市级管理的开发区:西永微电子园区和长寿化工园区;“30”是30个特色工业园区。“根据当时的规划,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将改造一个重庆工业,32个特色园区将改造一个重庆工业,即改造两个重庆工业。”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工业园区办公室主任刘枫说。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实施“314”

公园有着特殊的作用

2007年12月,重庆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在讲话中说:“我到重庆以后,最重要的任务是和大家一道,把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规划落到实处。“314”不仅决定了重庆的地位和目标,也为我们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任务。这是重庆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总体轮廓。"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指出城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城市。在这方面,遍布重庆8万多平方公里的特色工业园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何熟悉重庆的人都知道,当地工业园区发展到哪里,资源就会集中,当地经济就会繁荣活跃。主城区向西,主城区向北。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带头喊口号,背后都有工业发展的背景。在这方面,南安区的茶园工业园是典型的。2007年,茶园园区的工业增加值为31.2亿元,因此,“茶园新区”现在是重庆主城区的规划副中心。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工业积聚

这个公园的特色非常突出

重庆特色公园的关键在于“特色”这个词。西永微电子工业园,直到2007年,仍然有人怀疑它是否会成功。今年年初,投资9亿多美元的茂德芯片项目将投入试生产,拉开快速增长的序幕。对企业的吸引力也来自于特性,快速增长的后劲也来自于特性。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长寿化工园区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它已经成为国家名牌,甚至在海外有很大的吸引力。就连跨国巨头巴斯夫也对长寿园区的规划和布局赞不绝口——巴斯夫将在长寿园区建设一个数百亿元的大型化工项目。他们还询问了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苟华,他曾是化工规划院副院长。你认为我们如何能做出更好的布局?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大渡口区区委书记刘本荣将“特色”解释为“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在此指导下,大渡口大桥建设园区发展了数百万头生猪屠宰、玻璃钢产业链、人造皮肤、数码模具、秋田齿轮等特色产业。这个地区的人们生活得很好。

产业集聚缓解了土地供应压力。目前,特色公园用地仍然十分紧张。刘枫给我们算了一个账:2007年,新产业的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也就是每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的50亿元。事实上,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每年为工业园区提供大约20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我们所说的50亿元是主城区的需求,重庆西部每平方公里30亿元,“两翼”每平方公里20亿元。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产业集聚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例如,我们的西鹏,做铝工业,冶炼,然后热轧和冷轧,如果电解铝很接近,它可以直接送到轧机轧制不冷却成铝锭。熔化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刘枫告诉记者。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引领发展

公园的快车

几年前,中国的工业园区掀起了“圈地”的浪潮,房地产开发以发展工业的名义进行。这种现象在重庆特色公园中非常罕见。既有制度因素,也有认知原因。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重庆特色工业园区的年增长率为80%-90%。

对于这种速度,吴冰谦虚地解释说:“起步晚,基数低”,但实际上发展得很快。例如,就投资强度而言,重庆有一个指标,即主城区每平方公里不应低于50亿元,渝西区不应低于30亿元,“两翼”(即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不应低于20亿元,但这一指标已被许多公园超越。例如,大渡口大桥建设园区已超过每平方公里90亿元,这在许多东部和中部地区是无法达到的。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这些特色园区,除了西永微电子园区和长寿化工园区外,均属区县管辖。产业进入园区是方向。部分区县几乎所有产业都在园区内,产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因此,市、区、县党委和政府对园区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特色园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新工作的第三天,他会见了台湾茂德集团董事长,后者投资9亿美元在重庆西永微电子园区建设芯片基地。记者见到的西永微电子园区的干部都提到了这件事,他们都容光焕发。

统筹城乡

公园的特殊贡献

在“314”部署中,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直辖市,统筹城乡”。2007年6月,重庆被批准为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除了通过发展和壮大工业经济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为城乡统筹做出贡献外,特色园区还能做些什么呢?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最直观的数据是,2007年,迄今为止,特色园区安排的就业人数为36万人,占全市工业就业人数的近16%,许多园区近50%的就业人员来自各区县的农民。

然而,与园区的经验相比,当主城区帮助库区县建设移民工业基地时,这是“小巫见大巫”。在重庆北碚区,记者看到了这一模式对库区的重要意义:过去,广东向远离重庆主城区的水库县巫山提供了总计10亿元的资金支持,但并没有改变这个地方的面貌。投资者来来去去,因为他们赚不到钱。

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文”与“化”并列使用,这在战国末期儒家学者编辑的《一本卦相传》中出现较早:观天道观时变;看看人性...

标题:打造工业园的增长极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198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