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台湾齐白石艺术收藏市场
本篇文章910字,读完约2分钟
台湾喜之堂现任总经理陈晓军,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近20年来中国书画收藏在台湾的成长历程,对齐白石的收藏进行了梳理。摘要:本文总结了齐白石台湾作品收藏的特点,并阐述了自己对齐白石未来收藏市场的判断。
齐白石作品集在台湾的成长过程
陈晓军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台湾艺术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政治因素,西方绘画仍然是主要轴心。1994年春天,苏富比拍卖行在台北拍卖了张学良的书画,获得了100%的成功。其中,古书画占有60%的股份,而张大千是近代最受欢迎的一位,18件作品全部售出(张大千与齐白石同名,但根据张大千1978年至1983年在台湾的人际交往,他比齐白石更受收藏家的欢迎)。这在书画市场引起了轰动,但这只是昙花一现。
拍卖热潮过去后,风景消失了,几乎整个中国书画市场都失去了声音。后来,由于税收制度和整个市场繁荣的逆转,苏富比和中国贸易盛嘉两家拍卖公司退出了台湾,而香港凭借高度的金融自由,成为了亚洲艺术交流中心。
直到2002年,台湾齐白石的收藏出现了一个大的转折。这就是当年举办的齐白石展览。此次展览由席志堂和荣宝斋主办,是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齐白石画展。通过展览影响力的延续,许多人追逐齐白石的作品,这间接地创造了市场前景。
陈晓军说,20世纪20年代以后,台湾齐白石的艺术收藏倾向主要集中在他晚年的作品上。如《财运图》、《无量寿佛》、《秋水似枝》、《金林万里》、《秋声》、《长命》、《莲肉鸭图》等作品。经过台湾艺术品市场多年的淘洗,藏品的积累相对成熟,许多精品都集中在少数高素质的收藏家手中。这种质量有很高的水平。
未来市场流通的作品会越来越少,精品的价格会越来越大
对于齐白石在台湾的市场收藏前景,陈晓军表示,台湾的收藏团体其实相当宽容。除了题材、画面、人物、山水,各方面都很完整,尤其是作品或艺术创作转折时期的作品所具有的历史属性,更是深受台湾收藏家的青睐。因此,对于这些精品,大部分都是收藏和隐藏的,他们不愿意出售。预计未来市场上流通的作品会越来越少,所以这种供求关系将会影响齐白石作品未来的走向。这将导致齐白石作品的价格一次又一次的上涨,尤其是精品部分,因此未来的价格拉锯战将会越来越激烈。
标题:管窥台湾齐白石艺术收藏市场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1574.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奥迪兄弟销量连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