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照明:点一盏创新之灯,开启自在未来
本篇文章1867字,读完约5分钟
“超越你所见”,行走在Op Lighting的吴江厂区,这四个字随处可见。它要么挂在工厂区路边的灯柱上,要么放在办公楼最显眼的位置。
如果你对Op Lighting了解不够,你很难把这个口号和它联系起来。但实际上,这些话是对Op Lighting 20多年发展历程的高度概括,也是指引其未来的一盏“明灯”。
“超越自我”的内涵是自由、创新和活力。”马秀慧女士于1996年创立了Op照明。她曾经承认,Op Lighting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舒适的优质生活;在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基础,以超越我们所见和不断提高的实力,到达更广阔的空空间,用我们的专业能力创造一条创新之路。
从传统照明到led照明,再到将自己定位为全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领导者,Op Lighting从未成为时代的追随者。“欧普照明不仅仅是制造和销售灯具,而是一个‘光的使者’。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国内品牌,结合了传统和现代,承载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光芒,穿越海洋,照亮世界。”近日,在上海市上市公司协会举办的“走进同城上市公司”活动中,20多家会员单位参观了欧普照明吴江厂区,协会相关负责人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点亮智能灯,照亮舒适的生活
在办公室里,玻璃幕墙上设置有传感器,室内人工光源可以通过感知室外自然光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的光强,从而保证桌面照明能够满足读写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然后转换到日常家庭场景。如果家中有人需要经常在晚上起床,可以在卧室内相对较低的位置设置灯条,并通过红外感应控制开关,以保证晚上起床的安全性,而不影响他人的睡眠质量。
这些智能和私密照明方案由Op照明设计师设计。走进Op Lighting的模拟实验室,家庭、办公室、商场等微型场景都是用舒适的灯光营造出来的,这是设计师的别出心裁,让光影知识丰富有趣。
此外,随着led照明的成功转型,全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战略再次展示了Op Lighting的雄心。Op Lighting在2016年与华为成功联手后,通过hilink 协议实现了与其他智能硬件的互联,并进一步与其他技术巨头的智能家居技术平台对接,实现了照明与其他智能硬件在不同场景下的联动,并提供了移动应用、墙壁开关、语音等多种控制模式,让用户真正实现全屋智能家居体验。
如果对智能生活的探索表明Op照明充满活力;因此,智慧城市项目的实践是其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
2019年上半年,公司在联合国的5g运营商在苏州和常州登陆了多个nb-iot路灯智能项目,实现了各路灯点对点调光、故障报警、订单自动调度、运营管理数字化等功能。“我们自行开发的智能城市系列化系统,如智云户外智能照明管理平台和智源智能公园管理平台,可以在用户界面、交互和新功能方面快速迭代升级。”
打造一条智能线,勾勒腾飞趋势
在Op Lighting的车间里,智能和制造的结合带来了彼此最好的一面。
材料检验、光源焊接、光源安装、照明测试、塑料包装...在一个几百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有12条管式射灯自动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每小时能生产600-700件产品。
“生产线经历了三代技术迭代。如今,不仅劳动力从14人下降到6人,而且生产技术水平也是业内首屈一指的。”据Op Lighting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筒灯生产中的管与罩的组装为例,行业中普遍的做法是使用焊接或胶水,但Op Lighting选择引入超声波设备,使分子通过超声波运动,从而将两个组件整合在一起。这样,灯可以密封得更紧,使用时不易进水和脱落。
更出乎意料的是,自动装配线上机器的装配、布局和系统连接都是由Op Lighting自己的工程师团队完成的。“吴江工厂是我们全球R&D中心的所在地,拥有500多名R&D员工。与此同时,Op Lighting每年投入1亿多元进行研发,拥有2000多项专利技术。”上述负责人表示,如此大的投资,使得欧普照明的智能制造实力迅速提升。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工业机器人的安装数量已经超过400个,大大减少了生产线上的工人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凸显了制造端的规模优势。
高质高效的生产能力也很快体现在欧普照明的“成绩单”上。根据公司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3.26%;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5.60%。
“做一个企业,做好企业工作,实际上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和进步。”本着这种开放进取的态度,欧普照明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先品牌,并积极开拓全球照明市场,使“中国的智力创造”走向全球。目前,欧普照明已经在亚太、欧洲、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运营。(正文:刘
标题:欧普照明:点一盏创新之灯,开启自在未来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1235.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