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微软,影创科技成为国内可量产MR设备公司,出货量达全国第一
本篇文章1882字,读完约5分钟
应创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孙俪在游戏研发方面有十多年的经验,但进入游戏领域对孙俪来说只是一个意外。2013年底,他卖掉了公司,并决定追求他的长期兴趣: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尽管当时mr的概念还处于学术阶段,尚未商业化,但他对产品的终极愿景是Mr。
Mr,也称为混合现实,是一种新技术,它以更高的保真度将真实和虚拟世界结合在一起,并产生一种新的数字孪生环境和可视化,其中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交互。数据显示,到2023年,全球磁共振市场预计将达到28亿美元,增长率将达到77.3%。英创预计今年的收入将超过4亿元人民币,其中近90%来自mr技术和设备以及支持解决方案。
据报道,目前mr business有两个主要产品,即2018年5月发布的mr智能眼镜action one和今年6月发布的mr智能眼镜jimo。
前者更喜欢头盔的形状,而后者则注重轻量级用户体验,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轻、最小的mr一体机。孙力表示,即墨实现大规模生产后,可以将目前的头盔式mr眼镜缩小到普通眼镜的尺寸,价格将从1万元降到5000元以下,从而将其应用范围从工业和医疗领域扩大到更广的范围。
据报道,英创已发展成为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生产双目mr智能眼镜的公司。孙立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除了Filmography,微软和magic leap都推出了成熟的商业mr产品,并涉足光学设计和制造以及计算机视觉核心算法。其中,微软是最好的。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国际背景下,国内政府采购将优先考虑国有产品。与微软相比,英创的优势在于,英创在中国拥有直接的技术和售后服务支持,价格仅为微软眼镜的三分之一,可维持70%以上的毛利 。
此外,英创产品的工艺和核心算法的优化使产品更小。ICIC使用的美国高通芯片可以实现更小的体积,这是ICIC磁共振设备大规模生产的关键。孙立认为,mr设备本身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而移动芯片只能由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公司来满足。然而,高通公司对其全球合作伙伴非常严格,大多数初创企业无法获得直接的技术许可。Icon一直是高通公司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而mr设备的计算芯片全部来自高通公司。
大规模生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磁共振设备的光学系统。与供应链完善的手机不同, mr近眼显示器的光学系统没有完整的生产供应链,完全是自主研发和制造的,拥有完全独立的国内自主知识产权。
最后,mr设备在设备装配中要求高度一致性,大多数误差需要系统校准。然而,只有富士康和一些大型铸造厂在中国进行了校准工作,而英创的合作工厂也有校准能力。
不仅仅是硬件,英创已经布局了从上游部件、主板设计、整机生产到解决方案的整个产业链,这是英创的商业发挥和优势。
孙力表示,英创mr设备总出货量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并已掌握数百项相关专利。
行动 一个有超过30,000个订单,大约20,000个订单已经生产和发货。jimo系列有超过10,000个实际订单,其中超过2,000个已经发货,数万个vr设备已经订购。
目前,英创mr设备主要属于教育和文化旅游行业(接近总收入的80-90%)。据报道,教育领域已进入中国400多所大学和近100所中小学,并已实际应用于课堂。文化旅游领域已与中国数字图书馆等达成合作。明年,在聚焦两大产业的同时,将同时推动工业和医疗领域的落地。
接下来,英创将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的便携性,使其尺寸与普通眼镜相同。孙莉认为,这将需要大约3-5年的时间。
5g时代即将到来。目前,英创5g+mr全息教室已经登陆全国许多知名大学、中学和职业学校,为智慧教育开辟了一条实用的新路。英创还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合作制定相关标准。孙莉表示,一旦标准制定出来,5g场景的应用就可以真正发布。
目前,集团有200多名成员,其中R&D人员占90%。核心团队由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后和博士生组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在阿斯玛、西门子、罗彻斯特光学、华为、祁龙等国内外著名科技企业工作的经历。
在融资层面,银创已经完成了第二轮融资,目前已获得6亿元融资。
资料来源:企业家精神
每当我们见面,他总是微笑,给人一种非常友好和舒适的感觉。这是煤化工运营公司青能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经理马进力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是怎么跑进《外出》的...
应该肩负起在北疆开展“心脏工程”的使命。在山西、陕西、蒙古交界处的智能公司马地梁矿,就有这样一群人,牢记工程建设的初衷,不忘开拓疆域、荆棘丛生、破浪前进、团结带领北疆部队的使命...
标题:对标微软,影创科技成为国内可量产MR设备公司,出货量达全国第一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0057.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