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老领导、"最好的启蒙老师"袁宝华去世”
本篇文章3084字,读完约8分钟
5月9日,“政事儿”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推进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今天去世,享年103岁。
袁宝华出生于1916年,1985年至1991年期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他长期担任我国工业主管部门和国民经济综合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在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朱镕基称袁宝华为他最好的启蒙老师,是他一直努力学习的典范。
年5月,《袁宝华文集》出版发行,朱镕基作序。
序言中朱镕基说:“宝华同志是我就业以来的第一位领导人,也是我一直努力学习的典范。 1951年夏天,我大学毕业后,在东北工业部的规划处工作。 当时宝华同志负责计划,但我刚出校门,不知道怎么工作,也不知道怎么待人,宝华同志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 他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待人谦和,从不苛求,总是让你感受到他对你的信任、肯定、支持,让你大胆去工作。 ”。
当时,出版社举办了“袁宝华系列著作出版座谈会”,卸任后很少出席活动的朱镕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朱镕基祝贺《袁宝华文集》的出版。 他回忆了60多年前和袁宝华工作的经历,说他是自己最好的“启蒙老师”。 袁宝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同事的信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祝他进入百岁宝华同志:寿超期颐、文垂百世!
朱镕基说:“宝华同志在其80年的革命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他的系列著作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和教育理论,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宝贵文献。 ”。
在《袁宝华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公司联合会会长、中国公司家协会会长王忠禹主持座谈会。
顾秀莲代表当场老同志发言。 她说,自己和袁宝华同志一起工作了12年,长期在他的指导下,深刻感受到宝华同志是个好引路人、努力学习、善于思考的好“领导”。 宝华同志忠于党,勇于担当,诚实,廉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榜样。 她说,袁宝华系列著作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宝华同志的著作,学习他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何立峰也出席并发表讲话,袁宝华系列著作全面展示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工业管理、公司管理、教育管理等行业的思想精髓,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知,
出生于1916年的袁宝华,在青年时代赶上了国家剧变的时代。 1935年,在北大地质系学习的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在《八十述怀》的七律诗中,袁宝华写下了《少壮常怀济民志,垂暮犹留报国心》的诗句。
1985年至1991年间,袁宝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人大官网显示,当时袁宝华深刻认识到,人民大学多门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改革对学校教育科研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 对此,袁宝华多次提出要更新教育文案,改进教育方法,完善教育制度,他强调必须及时吸收新思想、新观点、新系统、新做法和新研究成果。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行业的突出优势。 他指出,科研实际上应该立足于比较问题、现实,密切结合科研和我国当前现实的重大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校友科建设、课程建设,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观察科研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袁宝华还多次强调要加强科研,提高学术水平,从明确选题、组织力、研究过程、成果鉴定与发表等环节入手,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开展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与联系,特别要观察组织、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但另一方面,袁宝华强调,不要忘记人民大学的延安本色,不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忘记人大的奠基之根,放弃人大学业的灵魂。
袁宝华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 他多次强调“教师是建设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教师是我国建设的功臣”、“孝敬老师、教书是天经地义的”。 他强调了“民主办学校”的问题,指出“要搞好人民大学”“必须高度依赖全体教师和学生”“发挥教职工的民主管理作用”。
袁宝华对年轻教师和年轻学生特别关心爱护。 “必须提拔年轻干部。 大胆选拔和启用有才能的年轻人,把他们放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给他们培训的机会,使他们快速成长。 放在单位,信任他,放手让他工作,出了事,领导负责。 当然,对年轻人必须培养、录用和严格要求,培养年轻人在学术上也是受到鼓励的。 ”。
每年新学年开始,袁宝华都会召开学生座谈会,请新生讲述入学体验,请老生讲述暑假回乡的情况,信息提供一个表达思想、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平台。 他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和其他假日,利用探亲、学业实习等机会进行社会调查,并亲自写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论文集》序言。
年9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建校80周年之际,102岁高龄的袁宝华出现在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及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终身奖颁奖仪式现场。
袁华简历
袁宝华,1916年出生,河南南召人。 1934年进入北京大学,1935年参加有名的“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爆发“七七事变”后,回乡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40年开始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1年起中央组织部
新中国成立后,袁宝华同志担任东北工业部秘书长兼计划处处长,重工业部副局长、局长、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物资管理总局局长、物资管理部部长、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兼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1985年5月至1991年12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是中国公司管理协会(中国公司联合会)、中国公司家协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创始人和首要领导人。 他是中共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中央委员,当选为中共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
50年来,袁宝华同志在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和国民经济综合部门担任首要负责人,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国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熟悉我国的经济事业,有敏锐的发现内在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一贯主张,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特别是科技快速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力主经济建设必须走出中国自身的新道路。 他认为管理科学不能停留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范围内,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应该采取“以我为主,聚集多人,融合训练,自成一家”的方针。 他是我国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 他指出“人的研究是一切管理的核心问题”、“公司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多次提出公司家要进行“十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清廉明的公司经营者,永远保持创业青春。
他担任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和再次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时,花了8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司整顿,扩大公司自主权,深入进行公司改革,推动了我国公司改革事业的深入快速发展。 他非常重视员工教育,指出“员工教育是永恒的事业”。 他在兼任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的8年里,把提高公司职工素质作为改善公司管理、提高公司素质的战术任务组织来实施。 他是我国mba教育的创始人。 他对美国mba教育的快速发展方向提出“中国也要快速发展技术型工商管理硕士”。 我国的公司改革、员工队伍建设、公司队伍建设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袁宝华同志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作风,在经济建设、物资管理、公司管理、工业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管理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有很多论述,著作非常丰富。
标题:“朱镕基老领导、"最好的启蒙老师"袁宝华去世”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210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