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打基础,高四985,这话有没有道理”
本篇文章4777字,读完约12分钟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不久就到了数百万考生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有些人在考虑如何和心仪的对象去同一个城市,有些人在考虑是否能去想去的大学,但另一些人开始考虑是否复读,再战斗一年。
前几天,一位北京考生离开考场,自信地说。 “考试结束了。 高中三打基础,高中4,985,拜拜了。 明年再见吧。 ”。 这个看起来满脸春天的学生,不是需要复读的人,而是学霸,但他击中了很多人的想法。
每年都有一些人对高考分数抱有很大的不满,来到复读学校的教导所收费申请。
这只是每年数以万计的复读浪潮的第一波。 第二波选择复读的人是在志愿者发表后出现的。 之后沉默了一个月或几个月,大学入学后,有点失落的新生离开象牙塔,回到了炼狱般的高中。 他们付出的代价,一波比一波大。
但是,复读真的值得吗? 高三打基础,高四复学真的能上985大学吗?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
达到后不一定要重读
与人们想象的复读生不同,每年的复读军中有不少已经达到本科线。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发现,在一本、二本、三本达线者中,分别有5%、22%、42%的人选择复读。 贵州一所补习学校的老师坦言,她刚任教时复读的学生还是以三本学生为主,但现在有近一半的高四生上过二本线。
明明终于从万马千军越过了圆木桥,为什么又杀了回马枪?
年,北京、高中三年级的校园里写着“提高一分,杀死一千人”的标语。
要说高考是高三学生的指挥棒,那么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就是高四学生的指挥棒。 达线学生看重的不仅仅是通知书,通知书还能让他大学毕业后去哪里上班?
现实是为了这样的考虑做出了最好的脚注。 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公司招聘时,普通高校学生月薪5000,要点高校、211、985、清华北大依次上涨1000。 这样的谣言还有很多。 例如,113家国资委的子公司中有85家歧视非要点大学的学生。

当大学不就业很难达成社会共识的时候,高中生不容易提前为自己的未来做计划。 与其四年后咽下大学出身的坏苦果,还不如再苦赌一年,改变命运。
年5月23日晚10点35分,在武汉市黄陂一,考生还在复习,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充分准备。 为了改变命运,高中生真的很拼命。
但是,只要想着重新学习985,进入好企业,到达人生巅峰的好戏码,就已经决定了一年的想法,太有希望了。 认真考虑支付和回报,决定是否重读才是正道。
对已经达到本科线的学生来说,复学一年后大概的率也会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上。 根据对2000名分数高的再生学生的调查,8成高的4名学生的成绩几乎没有变化。
但是,如果你相信自己是那两成能得分的幸运儿,住在直辖市的话,请考虑复读。 复读就像抽牌一样,并不是百分百当选。 但是,付费玩家和免费玩家面临的转盘并不相同。 你说前者的灯饰闪闪发光,后者的灰色较暗,谁更容易抽?

4个直辖市的高等教育资源密集,几乎占全国211的三分之一。 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是大省河南的五分之一,但211大学的录取率是后者的五倍。 所以,如果你是这些教育富矿的幸运儿,一步一步,自行车可能变成摩托车。 这可能真的能实现“高三打基础,高四九八五”。

2019年6月6日晚,北京、世贸天阶在屏幕上打出“高考必胜”、“金榜题名”的文字,为2019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加油。 如果你在北京的话,也许可以再读一遍迈出一步
但是,如果你“不幸”地出生在大学入学考试省,最好考虑一下恢复大学入学考试的风险有多大。 关于211高校的合格率,山西3.56%、河北3.51%、甘肃2.55 %不得不暗自流泪。 在这些地方复读,即使你不发挥异常,明年也未必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复学本来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找更好的工作。 但如果你达到一线,冒着复读失败的风险再来一年,它就不会消失了。
不,值得上大学。
说到上岸,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恢复一年打赌的更好的大学,就需要深思熟虑。 对于那些连本科及格线都没碰的学生们,最好直奔高四。
因为在中国,没有本科学历,一步也走不动。
没有本科学历,多名员工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虽然一个员工只需要高中学历就可以胜任,但37%的公司已经确定要求大学学历。 因为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来看,高中和大学学历的员工会对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而本科生则不然。
年3月2日,“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大公司服务直通车招聘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招聘会结束很久了,还在不断有大学生前来应对。 在报名的5万人中,公司连确实大热的公务员考试都对非本科学历者不友好。 大专学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不能再低的底线。 但是,年国考放出的15589个岗位中,允许大专学历的只有823人报名,只占5%。 即使有三本毕业证,职场狩猎范围也会增加十倍,达到8246人,一半的职场是你选择的。

没有本科学历的不幸总是相似的,但有本科学历的利益不止一个。 不仅可以触及被吸引的职场就业门槛,职业道路也更加光明。
网上也有小学毕业成为千百万富翁的故事,但抛开幸存者偏差,有关收入的真相还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整体上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约为6%,受教育年限越长,收入越高。
年2月24日,北京、小米5正式发布,雷军现场介绍了小米5手机的黑科技。 网络领域的许多领导者都毕业于名牌大学
2003年,本科学历者收入是高中学历者的1.15倍,2006年这一差距扩大到1.65倍,年达到1.98倍。 可以看出,好好学习是无法获得稳定收益的保本投资。
如果不想辛苦一年的再学习,就要混专业,吃没有本科文化的亏。 大学毕业半年后,高职高专毕业的月平均收入为3200元,比本科院校的3773元低573元。 但三年后,本科生平均工资达到7045元,而高职专科生却在5636元徘徊。
除此之外,普遍公认的专科生也不能有好的就业。 事实上,失业经常伴随着没有本科学历的人。 从全国来看,高中和中专学历者陷入无收入和无就业状态的概率是本科学历者的2.9倍。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情况增加了3.54倍。
年2月22日,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农民工在职业介绍所招聘广告前找了工作。 这些工人大部分在专业以上,低学历的失业风险远远大于高学历
因此,有学者综合就业概率、机会价格等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结论:超过34岁时,只有放弃本科教育才能保本,18岁的人即使考上3年大学,也是无法稳定盈利的买卖。
虽然说复学不能保证考上顶尖名校,但是过去的高考合格率比应届毕业生要高。 年,湖南省应届毕业生二本以上合格率为29.4%,复读生二本以上合格率达到这个数字的两倍。 复述改变命运质量的概率不小。 毕竟700分的荣耀王者提高了10分,难度比400分的倔强青铜提高了100%,不知道哪里去了。

所以,如果成绩达不到本科线,可以重新学习一年。 大学毕业十年后的你会感谢这一年的努力。
三种人不适合复读
当然,如果无视分数线,你自己或你周围最好的朋友弟弟妹妹决定在补习学校关闭一年,自问是否适合复读也可以。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决定复读的想法可能只需要1秒,但是跑完复读的整个过程需要将近1年。 虽然不适合复述,但再学习一年的话,产生相反效果的可能性很高。
兵马不动,粮食先行。 第一个是不适合复读的人,没有家庭支持的人。
2002年,教育部明确禁止公立高校使用教育资源开办复读班。 但是,这一规定非但没有遏制补习浪潮,反而创造了补习班稀缺的局面,抬高了复读的价格。
年,北京复读一年的费用从3万开始。 北京大学校本部学费5000元起,实验班不过5300元,住宿费不过750-1200元。
年8月5日,河南省郑州市街头的高考补习学校咨询处。 补习学校不仅价钱贵,千金难找
民间补习机构的钱更不友好。 高考工厂毛坦厂的中学有民办金安中学,收款额将达到4.8万元。 在一些学校,分数不够,不能交钱进入,“文科438~467,理科402~431”的学费提出了每年3.6万元的标准。 这比很多大学四年的学费还贵。

事实上,复读的价格不仅如此。 高中毕业后,平均工资每月2279元。 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支持孩子复学必须放弃2.7万的收入。 在你家庭经济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怎么走用钱开店的道路?
二是不适合复读的人,心理素质差的人。 复学生在焦虑、抑郁、偏执、人际敏感等项目上得分高于应届毕业生。 特别是自尊心高的男性,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失败,比女性更容易被自己打败。
72岁的祖父迎来了第一次落榜以来的第19次高考。 虽然佩服他的毅力,但在高考中也不得不学习和平和计划,而不是野蛮人
另外,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内心,在复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陷入被动的复读境地。 自主复读的考生对高考有更积极的态度,而心理奔放的复读生,越来越多的人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预计后者的复学不会取得什么效果。

第三个不适合复读的人是找不到可靠的补习学校的人。
高考复习一般遵循先分单元对各科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从零散的知识建立体系的模式。 之后,展开特别训练,进行变形训练。 最后融合贯通,贯通各单元之间的壁垒。 有经验的学校制定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锻炼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符合高考能力测试要求。

年6月5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毛坦厂中学复读生参加即将到来的高考。 如果没有进入优秀的补习班,也许比不上第一次的大学入学考试
很少有学校能够将真正有效的备考方法制度化,贯彻执行军令。 环顾国内,只有近年来媒体发生火灾的几所大学入学考试工厂和地方指向中学私设的补习班。 因此,如果学校的模式不进入优秀的再学习班,最好不要浪费这一年的时间。

参考资料
[1]教育需求体系结构,编码到汽车构建器服务器
[2]魏建国、罗朴尚、宋映泉. ( 2009 ) .家庭背景与上大学机会关系的实证研究.教育快速发展研究( 21 ),15-20
[3]张小萍、张良. () .中国优质大学入学机会和招生偏好研究——以211大学为例.高等教育研究(7),28-35。
[4]马莉萍、潘昆峰. () .留还是流? ——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选择与出生地、大学地关系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34(5),118-124。
[5]国家统计局. () .各省的年度数据
[6]桐果就业大数据. () .就业难度指数出来后东三省人才“严重外逃”就业难度指数最大.
[7]麦可思研究所. ()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8]汤二子,孙振. () .基于准实验数据的学历对公司和工人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 ),58-67
[9]李春玲. ( 2003 ) .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当前教育经济收益率的考察.社会学研究(3),64-76。
[10]马磊、魏天保. () .高校扩招后,我国高校学历溢价波动研究——基于――2003年cgss数据的解体.教育科学,33(1),59-67 .
[11]默子兴、亮点、世水、王俊. ( 2009 ) .家庭教育决定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集体经济( 24 ),28-30。
[12]刚人民. ( 2006 ) .从城乡入学机会看高等教育公平性.教育快速发展研究(9),29-31。
[13]罗媛、李鹏程. () .回族家庭和汉族家庭的教育投资行为比较——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1(4),56-61。
[14]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报考条件介绍
王珂. () .高考失利选复读? 高考复读市场经验复审.濮阳信息港
[16]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课题组. () .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年毕业生起点报酬比较研究
[17]中国青年报. () .深圳公司招聘论校工资清华九千普通大学五千
[18]宋丽云. ( 2003 ) .八成高分复读学生的成绩跌至清华北大不到10%。
标题:“高三打基础,高四985,这话有没有道理”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1751.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