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铁力市委书记张泱:把农业培育成最赚钱的产业

铁力市委书记张泱:把农业培育成最赚钱的产业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5 07:41:02阅读:

本篇文章1362字,读完约3分钟

人们羡慕农民,这是近年来铁力市出现的新现象。与传统农民主要依靠天气吃饭的情况相比,铁力市农民已经开始吃“品牌米”、“科技米”、“规模米”、“流通米”和“观光米”。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已经成为铁力市最赚钱的产业,铁力市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黑龙江省铁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0.4%,远高于13.5。铁力市委书记罗章表示,农业应该成为利润最大的产业。

铁力市委书记张泱:把农业培育成最赚钱的产业

农民吃“品牌餐”。铁力市利用森林覆盖率高达70%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品牌。近年来,铁力市培育壮大了九合泉米业、吉家牧业等2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创了“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发完善了绿色精米、绿色乳制品、绿色糯玉米、肉鸡、北方医药、山地特产等8大农产品产销体系,“绿色产业”真正成为“大文章”。目前,铁力市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已达到40.05万亩,其中已建成一个国家A级绿色水稻基地,开发绿色水稻36.2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6%,并创建了38个绿色(有机)食品标签。

铁力市委书记张泱:把农业培育成最赚钱的产业

农民已经吃过“科技餐”。铁力市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012年,实施超级稻推广等5个项目,实施万亩粮食生产示范片17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多年来,铁力市开展了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项目。这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个多项目同时实施的县,连续三年被确定为推进体制改革和建设示范县和国家高产创建示范县。2008年,水稻高产研究田亩产量达到806.8公斤,创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区水稻亩产量新纪录。同时,投资1175万元建设两个水稻发芽、浸种和育秧基地和一个200吨智能水稻浸种催芽车间,每年可为10万亩稻田提供优质发芽种子。

铁力市委书记张泱:把农业培育成最赚钱的产业

农民们已经吃过了“流通餐”。没有土地流转,更多的农民就无法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无法提高;没有土地流转,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土地管理和发展现代农业。铁力市碾峰乡宋冀村结合城镇化建设,开展了土地流转。村民转租土地,解放劳动力,外出工作,实现双向收入。人均年收入从往年的2万多元增加到4万多元。铁力市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新农村管理体制,建立了九合泉、益民等现代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集约耕地10万亩,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水平。2012年,铁力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转让土地4万亩。

铁力市委书记张泱:把农业培育成最赚钱的产业

农民们吃了一顿“观光餐”。铁力市投入巨资建设了集实验示范、科技培训、良种繁育和旅游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每年有近100个农作物品种被测试和展示,10多项新技术被展示。园区内有现代化的水稻育苗基地和农业气象监测站,每年可为6000亩稻田提供标准化的种苗生产,农业气象监测站为农业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与此同时,铁力市争取并整合了近1亿元的各项资金,建成了覆盖6个村5万亩耕地的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新建了1000亩水田核心示范区,实施了统一优质的品种、标准化的操作环节和机械化的生产流程,对铁力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引领作用,促进了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铁力市委书记张泱:把农业培育成最赚钱的产业

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农业已成为铁力市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铁力市的农业和农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们“在广阔的土地上耕作,住在宽敞的建筑里”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许多城市居民开始羡慕富裕的农民。

标题:铁力市委书记张泱:把农业培育成最赚钱的产业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1293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